-
公开(公告)号:CN104364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80026919.1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畑村发动机研究事务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1 , F01L1/185 , F01L1/2405 , F01L1/267 , F01L1/344 , F01L13/0063 , F01L2001/0537 , F01L2013/0068 , F01L2105/00 , F01L2800/00 , F01L2800/02 , F02D13/0249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中,控制装置(19),在低负荷运转状态下,判断部(19a)判断处于非预热状态时,对升程时机变更部(9)实施控制,以使得排气阀用凸轮轴(8)的相位相对于曲轴(12)滞后,进而使得到达上止点后,进气阀(3)的打开时机比排气阀(7)的关闭时机早。控制装置(19),在低负荷运转状态下,判断部(19a)判断处于预热状态时,对升程时机变更部(9)实施控制,以使得排气阀用凸轮轴(8)的相位相对于曲轴(12)提前,进而使得到达上止点后,排气阀(7)的关闭时机比进气阀(3)的打开时机早。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114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0880114887.X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荻野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1/0623 , B21D39/00 , B21D39/048 , F16C11/0685 , Y10T29/4965 , Y10T29/49652 , Y10T29/49696 , Y10T29/49853 , Y10T29/51
Abstract: 球节的制造过程中在使承窝壁的直径缩小时恰当地控制承窝和球部之间的间隙而不在承窝的外表面产生接合线或褶皱。在球节(10)的球部(14)容纳在承窝内的状态下支撑具有球部(14)的第1构件和具有承窝(16)的第2构件。一对模具(20、30)从径向外侧夹住围绕承窝(16)的开口(17)的壁(18),并反复进行接近或远离的小幅振动且渐渐接近并朝径向内侧断续地挤压壁(18)。断续挤压的各间隔中,支撑转动装置(40)使承窝(16)(第2构件(15))以其中心轴为中心仅小距离转动。结果,模具(20、30)对遍布于承窝(16)的壁(18)外表面的整个外周上的多个点进行逐一挤压,承窝(16)的壁向内侧弯曲并且其直径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49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80026919.1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畑村发动机研究事务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1 , F01L1/185 , F01L1/2405 , F01L1/267 , F01L1/344 , F01L13/0063 , F01L2001/0537 , F01L2013/0068 , F01L2105/00 , F01L2800/00 , F01L2800/02 , F02D13/0249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中,控制装置(19),在低负荷运转状态下,判断部(19a)判断处于非预热状态时,对升程时机变更部(9)实施控制,以使得排气阀用凸轮轴(8)的相位相对于曲轴(12)滞后,进而使得到达上止点后,进气阀(3)的打开时机比排气阀状态下,判断部(19a)判断处于预热状态时,对升程时机变更部(9)实施控制,以使得排气阀用凸轮轴(8)的相位相对于曲轴(12)提前,进而使得到达上止点后,排气阀(7)的关闭时机比进气阀(3)的打开时机早。(7)的关闭时机早。控制装置(19),在低负荷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776130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0910254282.7
申请日:2009-12-14
IPC: F16H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08 , F16H1/321 , F16H35/008 , F16H55/10 , Y10T74/1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齿轮装置以及章动齿轮装置。第一齿轮装置具有:作为第一齿轮的输入部件,和作为第二齿轮的内轮。内轮的第一端部,相对于输入部件倾斜并且啮合。输入部件包括:形成于输入部件主体的多个保持槽,和保持于各保持槽且分别构成输入部件的齿的多个销。第一端部具有可与销卡合的多个齿槽。销受到来自保持槽和齿槽的力的合力,能够将销作用于保持槽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1087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180041413.9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035 , B21C23/085 , B21C23/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管方法,包括:第一工序,从第一方向对工件进行第一反挤压加工,由此制作第一有底筒状体(12),其中,在进行上述第一反挤压加工时打入第一冲头(11);第二工序,从上述第一方向对上述第一有底筒状体(12)进行第二反挤压加工,由此制作第二有底筒状体(14),其中,在进行上述第二反挤压加工时,在上述第一有底筒状体(12)的内表面引导下打入第二冲头(13);以及第三工序,通过在上述第二有底筒状体(14)的底部开孔,由此制作具有贯通孔(16a)的第一筒状体(16)。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114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80114887.X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荻野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1/0623 , B21D39/00 , B21D39/048 , F16C11/0685 , Y10T29/4965 , Y10T29/49652 , Y10T29/49696 , Y10T29/49853 , Y10T29/51
Abstract: 球节的制造过程中在使承窝壁的直径缩小时恰当地控制承窝和球部之间的间隙而不在承窝的外表面产生接合线或褶皱。在球节10的球部14容纳在承窝内的状态下支撑具有球部14的第1构件和具有承窝16的第2构件。一对模具20、30从径向外侧夹住围绕承窝16的开口17的壁18,并反复进行接近或远离的小幅振动且渐渐接近并朝径向内侧断续地挤压壁18。断续挤压的各间隔中,支撑转动装置40使承窝16(第2构件15)以其中心轴为中心仅小距离转动。结果,模具20、30对遍布于承窝16的壁18外表面的整个外周上的多个点进行逐一挤压,承窝16的壁向内侧弯曲并且其直径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363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10129312.4
申请日:2010-03-09
IPC: F16H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章动型齿轮装置、传动比可变机构以及车辆用操舵装置。本章动型齿轮装置具有:绕第一轴线(Z1)旋转的轴心固定齿轮(211)和以相对于第一轴线(Z1)倾斜的状态摆动的轴心摆动齿轮(212)。一方的齿轮(211)的多个销(77),关于销的长度方向(X5),在规定长度(X2)的卡合区域(771、803),与另一方的齿轮(212)的多个齿槽(80)卡合。在销的中心轴线(J1)的对应区间(J11)内的任意的点(P2)与第一轴线(Z1)的距离为rCO,任意的点(P2)与第二轴线(Z2)的距离为rFO,轴心固定齿轮的销的数量为ZC,轴心摆动齿轮的齿槽的数量为ZF时,公式rCO/rFO=ZC/ZF成立。
-
公开(公告)号:CN10310870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80041413.9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荻野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035 , B21C23/085 , B21C23/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管方法,包括:第一工序,从第一方向对工件进行第一反挤压加工,由此制作第一有底筒状体(12),其中,在进行上述第一反挤压加工时打入第一冲头(11);第二工序,从上述第一方向对上述第一有底筒状体(12)进行第二反挤压加工,由此制作第二有底筒状体(14),其中,在进行上述第二反挤压加工时,在上述第一有底筒状体(12)的内表面引导下打入第二冲头(13);以及第三工序,通过在上述第二有底筒状体(14)的底部开孔,由此制作具有贯通孔(16a)的第一筒状体(1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