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993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4749.3

    申请日:201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该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具备:输电线圈(31)和隔着间隙与该输电线圈对置的受电线圈(32),输电线圈设置于地面侧,受电线圈设置于移动体侧,并通过电磁感应从输电线圈向受电线圈进行馈电,具备异物检测单元(50),其基于向输电线圈供给异物检测用电力而求出的馈电损耗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差值来检测在输电线圈(31)上有无金属异物(100),并在检测到金属异物(100)时输出异物检测信号;以及异物去除单元(70),其接受到了检测到金属异物(100)后,从输电线圈(31)上去除金属异物(100)。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并且去除输电线圈上存在的金属异物。

    热电半导体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5121C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97115568.2

    申请日:1997-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08 H01L35/16 H01L35/34 Y10S257/9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热电半导体,它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通过焊剂层分别连接于所述p型和n型半导体层上端表面的上电极、通过焊剂层分别连接于所述p型和n型半导体层下端表面的下电极,其中:所述p型和n型半导体层分别由铋-碲半导体颗粒的烧结层形成;在所述上电极和其对应焊剂层之间以及在所述下电极和其对应焊剂层之间分别分布金属层;所述烧结的p型和n型半导体层中的所述铋-碲半导体颗粒的结晶a轴与所述金属层的平面垂直;以及所述金属层由从铜、铜合金、铝和铝合金中所选的一种组成。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制造该热电半导体的工艺。

    移动体用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80009297.7

    申请日:2012-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判断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位置偏移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的移动体用非接触供电装置。送电线圈及受电线圈具有H型磁芯,在送电线圈的H型磁芯的磁极部安装有探测线圈Cy1a、Cy1b、Cy2a、Cy2b、Cx1、Cx2。利用Cy1a、Cy1b、Cy2a、Cy2b的检测电压检测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y方向的位置偏移,利用Cx1、Cx2的检测电压检测x方向的位置偏移。在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也能够识别位置偏移的方向性。

    双向非接触供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29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80028668.5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向非接触供电装置,其是共振电容器(53、54)与初级侧线圈(51)、次级侧线圈(52)串联连接的SS方式的双向非接触供电装置,在初级侧连接第一电力转换器(61)、第二电力转换器(62),在次级侧连接第三电力转换器(63)。在G2V时,第二电力转换器(62)将商用交流转换成直流,第一电力转换器(61)转换成高频交流,第三电力转换器(63)将高频交流转换成直流并对蓄电设备充电。此时,若恒压驱动第一电力转换器(61),则进行对蓄电设备的恒流充电。在V2G时,第三电力转换器(63)将直流转换成高频交流,第一电力转换器(61)将高频交流转换成直流,第二电力转换器(62)将直流转换成工业交流。此时,若恒流驱动第三电力转换器(63),则第一电力转换器(61)的输出成为恒压。

    移动体用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9297.7

    申请日:2012-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判断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位置偏移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的移动体用非接触供电装置。送电线圈及受电线圈具有H型磁芯,在送电线圈的H型磁芯的磁极部安装有探测线圈Cy1a、Cy1b、Cy2a、Cy2b、Cx1、Cx2。利用Cy1a、Cy1b、Cy2a、Cy2b的检测电压检测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y方向的位置偏移,利用Cx1、Cx2的检测电压检测x方向的位置偏移。在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也能够识别位置偏移的方向性。

    热电式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634A

    公开(公告)日:1998-01-28

    申请号:CN97113758.7

    申请日:1997-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F25B2321/023 H01L35/32

    Abstract: 一种热电式装置,它包括一具有良好导热性并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吸热侧热交换基座(2)以及一散热侧热交换基座(4),它们之间设有一热电元件组(3)。该热电式装置包括一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框架(6-1),它将所述吸热侧热交换基座(2)和所述散热侧热交换基座(4)之一固定在其外周上。框架(6-1)和不被它固定的另一热交换基座(2)上都设有大致沿吸热侧热交换基座(2)、热电元件组(3)和散热侧热交换基座(4)之堆叠方向延伸的延伸部(6-1b,2a)。延伸部(6-1,2a)结合在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