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坑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6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77711.4

    申请日:2021-12-06

    Inventor: 陈大野 张晨 王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坑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法,所述一种露天矿坑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在矿坑内选取两个相对立的帮壁,分别为第一帮壁和第二帮壁,在第一帮壁上挖设弧形基坑,在基坑内铺设定日镜阵列,定日镜阵列包括均匀分布在基坑内的多个定日镜,在靠近第二帮壁的矿坑之外的地面上布置聚光吸热塔和发电装置,聚光吸热塔和发电装置相连,在矿坑内构建生态系统和投影装置。对比相关技术平地设置的定日镜,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日镜铺设于弧形基坑内,且定日镜阵列与聚光吸热塔存在高度差,降低定日镜的设置数量以及聚光吸热塔的建设高度,从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形成特色宏大的人工景观,并利用投影装置投放水幕电影,起到吸引旅客的效果。

    鱼草共生景观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78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62966.3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草共生景观系统,所述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包括箱体、缸体和水循环组件,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箱体内具有第一腔,箱体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与第二子底板,第一子底板与侧板相连以将第一腔分成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第一子底板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邻近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第一缺口连通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缸体设在第一出口的下方,水循环组件连通缸体与第一进口,以将缸体内的水输送到箱体内,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绿化栽植适于通过第一通孔设在第一腔内。本发明的鱼草共生景观系统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同时对空间要求很低。

    安装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的绿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19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61199.4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办公卡位隔断上的绿化装置,所述绿化装置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多个第三隔板和多个第四隔板,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箱体内具有第一腔,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隔板设在第一腔内,第一隔板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连,第二隔板设在第一隔板的一端,第二隔板分别与第一隔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顶板相连,多个第三隔板和多个第四隔板沿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多个第三隔板均与顶板相连,多个第四隔板均与第一隔板相连,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绿化栽植适于通过第一通孔设在第一腔内。本发明的绿化装置不挤占桌面办公空间和室内行走空间,即可增加绿化美化效果。

    一种闭坑露天矿流态回填循环工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5184.5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闭坑露天矿流态回填循环工艺系统,包括:取料组件,用于从外排土场采集固态回填物料;混合组件,用于将固态回填物料与水进行混合,得到液态回填物料;回填组件,用于将液态回填物料填至矿坑内目标位置;以及循环组件,用于收集矿坑内剩余水,并输送至混合组件或储水器。本申请实施例的闭坑露天矿流态回填循环工艺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外排土场固体废弃物和矿山涌水,变废为宝,将外排土场回填后能同时将外排土场和矿坑占地恢复到可以再次利用的水平,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卡车重车下向运输,排土机高台阶作业的技术问题,有效的利用物料自身重力作用实现坑内自流,降低回填治理费用。

    一种煤矸石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添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96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1904.6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矸石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添加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铲土和下料的同时进行加热,便于储备筒的装卸,且能够对土壤和生物炭进行混合的同时将土壤打散,提高混合的效果和效率的煤矸石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添加装置。一种煤矸石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添加装置,包括有导向架和安装架等,导向架设有前后两个,导向架左右两部之间均连接有安装架。本发明通过将土壤铲进开挖管中,同时对生物炭进行下料,然后通过加热管对土壤和生物炭进行加热,从而能够自动铲土和下料的同时进行加热,提高生物炭的吸附力,减少土壤中的水分,且便于储备筒的装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