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487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148055.1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C12N15/866 , C12N7/0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体外组装草鱼呼肠孤病毒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核心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外衣壳蛋白VP5和VP7的体外组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增殖GCRV873、含有核酸的病毒核心的获取及离心纯化、外衣壳蛋白VP5和VP7的表达、体外组装和离心纯化步骤。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其制备的纯化的体外组装病毒粒子R‑GCRV为研究VP5及VP7介导的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378927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037633.X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混合纤维素酯膜富集水体甲肝病毒的方法,具体是:水样预处理;通过玻璃纤维膜预过滤水样;利用混合纤维素酯膜富集水样中的甲肝病毒;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制作标准曲线;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甲肝病毒;计算甲肝病毒富集效率。本发明方法构思合理,装置操作简单、轻便,适于实验室操作和野外作业;省去了常规的加入洗脱剂洗脱病毒和加入有机或无机絮凝沉淀剂沉淀病毒的二次浓缩,体积可浓缩约250倍;特别是富集效率高,PBS水样中富集效率平均达(92.62±5.17)%,东湖水样中富集效率平均也可达(79.45±12.10)%。本方法对于各种环境水体中的甲肝病毒高效精确的检测与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05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7885.2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51 , Y02A50/54 , C12Q1/70 , C12Q1/686 , C12Q2531/113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甲肝病毒定量检测试剂盒。具体为:设计并验证了甲肝病毒特异性检测的引物对;通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的优化,找到了适合定性和定量检测甲肝病毒的最佳荧光定量PCR条件;检测试剂盒中附带有制作标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和质控品,可以消除样本间的差异干扰,最大程度上保证定量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突破了以往甲肝病毒的检测方法上精确度低和不确定性大等缺点;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极限可达10拷贝/μL;同时,该试剂盒重复性好,6次重复实验,组内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
-
公开(公告)号:CN10378927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37633.X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混合纤维素酯膜富集水体甲肝病毒的方法,具体是:水样预处理;通过玻璃纤维膜预过滤水样;利用混合纤维素酯膜富集水样中的甲肝病毒;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制作标准曲线;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甲肝病毒;计算甲肝病毒富集效率。本发明方法构思合理,装置操作简单、轻便,适于实验室操作和野外作业;省去了常规的加入洗脱剂洗脱病毒和加入有机或无机絮凝沉淀剂沉淀病毒的二次浓缩,体积可浓缩约250倍;特别是富集效率高,PBS水样中富集效率平均达(92.62±5.17)%,东湖水样中富集效率平均也可达(79.45±12.10)%。本方法对于各种环境水体中的甲肝病毒高效精确的检测与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645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110644.2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Q1/70 , C12Q1/68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RNAi的方法,具体是:先对相关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找出保守区域,设计出针对相关病毒保守区域的siRNA;将siRNA克隆到表达质粒pLVTH后,再与pCMV-dR8.91、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中,收集转染后细胞上清,经超速离心、纯化、浓缩后形成了表达siRNA的高滴度的慢病毒载体,然后将其与LV-tTR-KRAB共转导入靶细胞,并且利用四环素类似物DOX来严格控制siRNA药物作用的时间及剂量。本发明因其高效的转导率及严格的控制体系可以真实的评价siRNA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追踪药物干扰作用的全过程,从而为临床提供了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550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50012.8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C12N7/01 , C12N15/63 , A01K67/027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先将嵌合B亚型env基因的毒株SHIV-KB9的全长基因组克隆到低拷贝数载体pBR322上,再以所得质粒SHIV-KB9/pBR322为基因组骨架,并用中国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8_BC的env基因对其相应基因片段进行替换,得到感染性克隆SHIV-KBQJ-12;所置换进去的env基因来源于HIV-1CRF08_BC的感染性克隆株QJ001,包括gp120和gp41的整个胞内区、跨膜区和部分胞外区,被置换进去的env基因的位置对应于标准参考株HXB2的核苷酸位置为6103-8249;本发明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在短时间内获得所述感染性克隆,用于建立SHIV/中国恒河猴感染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94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0044.3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蛋白F与抗体恒定区Fc的融合蛋白(F-Fc)的生产方法,及其作为RSV亚单位疫苗的用途。本发明首先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含有RSV F蛋白与人IgG1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表达融合蛋白;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以CpG为佐剂,用融合蛋白滴鼻免疫BABL/c鼠,激起针对RSV的特异性粘膜免疫、体液免疫以及偏向于“Th1型”且“Th1/Th2平衡”的细胞免疫,有效抑制RSV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80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49720.5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C12N7/01 , C12N15/866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Bac-to-Bac系统对基因组不含有gp64的杆状病毒进行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的方法,其包括重组病毒的构建,重组病毒多角体的扩增和重组病毒的生物测定;构建策略为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arNPVbacmid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位点,插入由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启动子及冷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囊膜糖蛋白基因启动子共同控制的gp64基因,以及在Ac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和Hear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共同控制下的Hear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构建了一株共表达GP64和F蛋白两种囊膜糖蛋白的重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本发明比野生型病毒具有更好的杀虫活性,且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53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7025.X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液相芯片检测虫媒或接触传播病原的引物和探针及方法,其用于9种临床常见的虫媒或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原的检测。本发明基于MASA液相芯片技术对9种临床常见的虫媒或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原进行检测,主要根据基因库中能够检索到的9种目标病毒所有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进行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和特异性探针,通过两轮PCR,分子杂交,再用Luminex100系统检测,确定样本中所含病原体的种类。本发明提供的对这9种临床常见的虫媒或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病原的检测及早期诊断,对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及时的应对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发明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和利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85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542645.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 C12N15/41 , C12N15/63 , C07K14/085 , C07K16/10 , C07K16/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磁性微球分离和化学发光免疫成像的EV71病毒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EV71病毒兔抗多克隆抗体与磁性微球偶联;在微孔板中加入待检样品和磁性微球,使待检样品中的病毒与病毒多克隆抗体结合;再加入生物素化的EV71病毒VP1蛋白兔抗多克隆抗体,使其与待检样品特异性反应;加入SA-HRP,使其与生物素结合,最终形成磁性微球-多克隆抗体-病毒-多克隆抗体-HRP复合物;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检测化学发光强度。本发明中化学发光强度和待测病毒浓度成正比,可以得出化学发光强度和待测EV71病毒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能更好地满足EV71病毒临床检测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