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24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31365.X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它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壁材原料,以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为主要囊芯原料,以水为反应介质,选择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一定的转速,调节反应溶液体系的pH值为4~5,反应温度在30~50℃,反应2~4小时后,合成得到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将反应产物经水/丙酮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白色的微胶囊粒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工艺操作简单,易控制,合成的微胶囊产品的产率为85~95%,可同时用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控制以及相关材料的增韧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211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710191879.2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L101/00 , C08K7/04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该复合树脂由100份热固性树脂及固化剂、1~70份陶瓷晶须和1~70份片状铝粉经充分混合而成,其中,陶瓷晶须为碳化硅、氮化硅、氮化钛、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锆、碳化钛、钛酸钾或硼酸铝。本发明制得的抗激光复合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和隔热性能,可作为涂料、胶粘剂和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148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56989.7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在120~140℃下,将100份双马来酰亚胺缓慢加入到O,O′-二烯丙基双酚A中,得到预聚体I;缓慢地将1894份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加入到120~140℃的预聚体I中,得到预聚体II;称取215~280份的氰酸酯,缓慢加入到预聚体II中,升温至140~160℃,再保温搅拌1~2小时,得到一种含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用性广;制得的树脂可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制备高性能覆铜板等的基础材料,还能用于制备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胶黏剂、绝缘漆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14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31738.8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6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惰性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300~1500份溶剂和100份双酚A钠盐,升温至30~120℃,滴加入由30~105份均均三溴苯和140~1600份溶剂组成的溶液,在1~5小时内滴完,升温至130~185℃,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盛有冷冻冰水的容器中,搅拌后将得到的粗产物洗涤,再溶于四氢呋喃中,用冷冻冰水沉淀,再用环已烷洗涤产物,在50~80℃下真空烘干,得到超支化聚苯醚。该方法具有单体来源广、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的优点,并可通过两种单体的不同配比控制其分子量和末端基团,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4495.3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在氮气气氛和30~45℃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溶于乙醇中,调节体系的pH至2.8~3.5,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烷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在50~60℃下恒温反应0.5~1小时,升温至72~78℃,再恒温反应8~10小时后,滴加封端剂和去离子水,在72~78℃的恒温条件下反应6~10小时,得白色乳浊液;静置至完全分层,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经真空干燥,得到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提纯,反应温和,易于控制,可加工性大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421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018413.7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双马来酰亚胺/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在烯丙基化合物改性的BMI中得到一种新型的改性树脂体系。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与未添加微胶囊的BMI复合材料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用于对材料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国防与民用工业中的尖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32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31369.8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以环氧树脂为囊芯,以2,6-二甲基苯酚为壁材原料,以铜氨络合物等为催化剂,合成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该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所制得的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具有较高的抗性形变能力,良好的耐热性能,有望用于增韧低中高温成型的热固性树脂基及其复合材料,并可能赋予其优异的介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89033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610098112.0
申请日:2006-12-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L75/12 , C08K3/24 , C04B35/4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损耗的耐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由40~99.9%的氰酸酯和0.1~60%钛酸钡组成,所述钛酸钡的粒度在600目~150目之间;其制备方法是,将氰酸酯和钛酸钡混合、在100℃熔融后,升温至130~160℃预固化至钛酸钡无明显沉降。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钛酸钡在组合物中的含量、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组合物的后处理工艺实现组合物介电常数在2~16范围内的可调;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原材料易得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29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414.1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氰酸酯(CE)/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按重量计CE/微胶囊复合材料的组分为:氰酸酯100份,环氧树脂0~5份,环氧树脂微胶囊2~30份,纤维0~600份。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于CE中制备CE/微胶囊树脂体系,制备具有高耐湿热性能的CE复合材料。与未加微胶囊的CE体系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明显提高。它可应用于制备高速数字及高频用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311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020939.4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含活性基团的微米级无孔环氧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将阿拉伯树胶、助乳化剂、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水相体系;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和液态咪唑类固化剂混合均匀,配制成油相体系;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体系倒入水相体系中,混合均匀后乳化,在80-85℃下反应;经自然冷却及过滤、干燥,即得到表面含-OH、(见右式)基团的微米级无孔环氧树脂微球。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控制、成本低、合成产率高、微球粒径分布均匀等优点。制得的环氧树脂微球可用于色谱分离、本征增韧、生物医学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