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24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31365.X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它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壁材原料,以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为主要囊芯原料,以水为反应介质,选择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一定的转速,调节反应溶液体系的pH值为4~5,反应温度在30~50℃,反应2~4小时后,合成得到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将反应产物经水/丙酮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白色的微胶囊粒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工艺操作简单,易控制,合成的微胶囊产品的产率为85~95%,可同时用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控制以及相关材料的增韧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19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518934.X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GS/SF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PGS/SF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GS预聚物与干态的SF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采用具有平面的接收装置接收微纳米级纤维,纺丝完全后进行干燥并固化,得到PGS/SF电纺膜;PGS预聚物与SF的质量比为0.1‑100:0.1‑100。本发明利用SF提高了PGS的可纺性和成纤维性,成功得到PGS/SF电纺膜,该电纺膜兼具PGS的优良弹性以及SF优异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该电纺膜固化后仍具有良好的微纳米纤维结构,在干湿态下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并且湿态具有较低的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6782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51290.9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酸酯/微胶囊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将100份的氰酸酯在80~100℃下加热熔融后,把0.125~5份聚脲甲醛包覆的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填充于CE树脂中,利用囊壁材料聚脲甲醛对囊芯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的缓释作用,实现对CE固化反应温度及反应速率的调节。得到的CE/微胶囊树脂体系固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该树脂体系可用于制备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16182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58998.7
申请日:2011-03-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在烯丙基化合物改性的BMI中得到一种新型的BMI树脂体系,这种新型的树脂体系与未添加微胶囊的BMI树脂体系相比,其介电常数相对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提高,可用于国防与民用工业中的尖端领域,如航空航天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2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31365.X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它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壁材原料,以催化剂有机锡化合物为主要囊芯原料,以水为反应介质,选择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一定的转速,调节反应溶液体系的pH值为4~5,反应温度在30~50℃,反应2~4小时后,合成得到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将反应产物经水/丙酮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白色的微胶囊粒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有机锡化合物微胶囊,工艺操作简单,易控制,合成的微胶囊产品的产率为85~95%,可同时用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控制以及相关材料的增韧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19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18934.X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GS/SF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PGS/SF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GS预聚物与干态的SF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采用具有平面的接收装置接收微纳米级纤维,纺丝完全后进行干燥并固化,得到PGS/SF电纺膜;PGS预聚物与SF的质量比为0.1-100:0.1-100。本发明利用SF提高了PGS的可纺性和成纤维性,成功得到PGS/SF电纺膜,该电纺膜兼具PGS的优良弹性以及SF优异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该电纺膜固化后仍具有良好的微纳米纤维结构,在干湿态下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并且湿态具有较低的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9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76986.0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薰衣草精油、橙花精油、茶树精油和薄荷精油混匀,然后与溶剂混匀,得到复方精油溶液;薰衣草精油、橙花精油、茶树精油和薄荷精油的质量比为1‑4:1‑2:1‑2:1;将复方精油溶液加入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同时加入乳化剂,混匀后反应1‑2h,再向其中加入壳聚糖,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基于植物精油的微胶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将基于植物精油的微胶囊整理到纺织面料中的方法:将基于植物精油的微胶囊与粘合剂混合,得到微胶囊整理剂;然后将织物在所述微胶囊整理剂中浸渍1‑4h,水洗后在60‑80℃下焙干,得到整理后的织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