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81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4673.8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双马来酰亚胺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10~25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马来酰亚胺预聚物和0.01~0.1份引发剂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入75~90份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中,在80℃下充分混合后,得到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该制备方法可以在保留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的优异介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的优点。本发明制得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可作为高性能胶粘剂、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等。

    耐湿热氰酸酯/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29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018414.1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氰酸酯(CE)/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按重量计CE/微胶囊复合材料的组分为:氰酸酯100份,环氧树脂0~5份,环氧树脂微胶囊2~30份,纤维0~600份。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于CE中制备CE/微胶囊树脂体系,制备具有高耐湿热性能的CE复合材料。与未加微胶囊的CE体系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明显提高。它可应用于制备高速数字及高频用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氰酸酯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062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096622.4

    申请日:2006-10-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氰酸酯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树脂在80℃~150℃温度下加热熔融至透明,保温1~3h,所述树脂中含有100份氰酸酯树脂,然后加入1~3份碳纳米管,在80℃~150℃温度下保温2~4h,待降至室温,得到树脂基体;2)在上述树脂基体中按1∶0.8~1∶1.2的体积比加入丙酮,配成胶液,将该胶液浸润碳纤维或碳纤维布,然后晾置,待挥发份以重量计<1%后,热压成型,即得到所述氰酸酯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在制成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内加入碳纳米管,从而有效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使适用范围更广,并具有成型工艺简单、材料来源方便的特点。

    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81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234673.8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双马来酰亚胺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10~25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马来酰亚胺预聚物和0.01~0.1份引发剂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入75~90份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中,在80℃下充分混合后,得到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该制备方法可以在保留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的优异介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的优点。本发明制得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可作为高性能胶粘剂、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等。

    一种高性能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7004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023104.4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热固性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它由按重量比为0.01~10∶100的环氧化碳纳米管、热固性树脂组成,其中,环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是将纯化的酸氧化碳纳米管与硅烷偶联剂溶液混合,于40~80℃下搅拌回流10~48小时;再经水洗、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环氧基团与多种基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因此本发明采用环氧化碳纳米管制备复合树脂不仅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分散,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界面强度。制得的复合树脂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胶粘剂、复合材料等。

    耐湿热氰酸酯/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29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414.1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氰酸酯(CE)/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按重量计CE/微胶囊复合材料的组分为:氰酸酯100份,环氧树脂0~5份,环氧树脂微胶囊2~30份,纤维0~600份。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于CE中制备CE/微胶囊树脂体系,制备具有高耐湿热性能的CE复合材料。与未加微胶囊的CE体系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明显提高。它可应用于制备高速数字及高频用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一种高性能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192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23104.4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热固性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它由按重量比为0.01~10∶100的环氧化碳纳米管、热固性树脂组成,其中,环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是将纯化的酸氧化碳纳米管与硅烷偶联剂溶液混合,于40~80℃下搅拌回流10~48小时;再经水洗、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环氧基团与多种基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因此本发明采用环氧化碳纳米管制备复合树脂不仅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分散,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界面强度。制得的复合树脂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胶粘剂、复合材料等。

    表面含活性基团的微米级无孔环氧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4311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020939.4

    申请日:2007-03-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含活性基团的微米级无孔环氧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将阿拉伯树胶、助乳化剂、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水相体系;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和液态咪唑类固化剂混合均匀,配制成油相体系;在搅拌条件下,将油相体系倒入水相体系中,混合均匀后乳化,在80-85℃下反应;经自然冷却及过滤、干燥,即得到表面含-OH、(见右式)基团的微米级无孔环氧树脂微球。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控制、成本低、合成产率高、微球粒径分布均匀等优点。制得的环氧树脂微球可用于色谱分离、本征增韧、生物医学等领域。

    一种以磷酸酯盐为分子骨架的环氧树脂或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999568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098020.2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酸酯盐为分子骨架的环氧树脂或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不断搅拌下,将0.1mol缩聚磷酸盐溶于50~80℃水中,形成缩聚磷酸盐的水溶液;将0.1~1mol环氧氯丙烷溶于酮类或醇类溶剂中,形成环氧氯丙烷溶液;在50~80℃下,将环氧氯丙烷溶液和pH调节剂缓慢滴加到缩聚磷酸盐的水溶液中;滴加完毕,在50~80℃恒温回流搅拌6~10h;减压蒸馏,得到一级粗产物;用热水洗涤一级粗产物数次,得到二级粗产物;将二级粗产物溶于酮类或氯代烷烃类溶剂,放置24~48小时后,过滤;蒸馏滤液,对蒸掉大部分溶剂后的产物真空干燥,即得到以磷酸酯盐为分子骨架的环氧树脂或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