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制备覆盆子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66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64833.6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制备覆盆子酮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共表达苄基丙酮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重组工程菌作为生物催化剂,以对羟基亚苄基丙酮为底物,利用有透性的微生物全细胞自循环NADPH供体系统合成覆盆子酮,在50mL体系中,45℃下反应1小时,覆盆子酮浓度可高达9.4g·L‑1。本发明克服了化学合成高污染、非生物来源和生物发酵法低产量低、生产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法高效合成覆盆子酮的方法。

    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和突变株

    公开(公告)号:CN1087537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663210.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和突变株。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与野生型反式茴香脑加氧酶氨基酸序列相比,其75位氨基酸Thr变为Met,331位氨基酸Phe变为Leu,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其合成对茴香醛、藜芦醛、洋茉莉醛、香兰素的转化速率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17、1.39、1.34、1.51倍,在生物法合成芳香醛香料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一种Lasiodiplodia iranensis菌及其发酵产茉莉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726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616357.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siodiplodia iranensis菌及其发酵产茉莉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株可以产茉莉酸的菌株DWH‑2,经ITS鉴定为Lasiodiplodia iranensis,该菌已于2017年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288。DWH‑2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5天,转接发酵培养基中静止发酵6~10天,可以产生1500mg/L以上的茉莉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微生物发酵法产茉莉酸的方法,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种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突变菌株和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0875391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63244.6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突变菌株和突变体,包括以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基因为模板,进行易错PCR,获得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文库;将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反应底物添加入含有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将反应液与2,4‑二硝基苯肼进行显色反应,并加入碱溶液及有机溶剂反应,测定吸光度。本发明通过易错PCR构建突变库,并建立以2,4‑二硝基苯肼为显色剂,酶标仪测定OD470为基础的高通量筛选方式,筛选合成洋茉莉醛重组菌株的突变菌株,该方式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的优势,突变株LSQ‑3对于合成洋茉莉醛、对茴香醛以及香兰素的催化效率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黑曲霉、其α-L-鼠李糖苷酶制备方法及质粒载体及重组菌

    公开(公告)号:CN1085879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7103.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黑曲霉、其α-L-鼠李糖苷酶制备方法及质粒载体及重组菌,所述α-L-鼠李糖苷酶来源于所述黑曲霉,所述α-L-鼠李糖苷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水解柚皮苷的菌株黑曲霉WDQ-1,并从其中获取了编码α-L-鼠李糖苷酶的基因,通过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获得大量的α-L-鼠李糖苷酶,本发明构建重组菌毕赤酵母GS115/pPIC9K-rha和GS115-rha+vgb-3,在3-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发酵液产酶活性达到19000U/mL以上,展现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一种藤仓赤霉菌及其转化丁香酚合成松柏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86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96678.8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郑璞 陈鹏程 张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645 C12P7/22 C12P7/24 C12P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仓赤霉菌及其转化丁香酚合成松柏醛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丁香酚为底物,筛选获得一株的能够降解丁香酚积累松柏醛的菌株,藤仓赤霉(Gibberella fujikuroi)ZH?34,已于2016年4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16171,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利用该菌株转化丁香酚合成松柏醛,在丁香酚浓度为1g/L时,可产0.96g/L松柏醛,摩尔产率94%;当分次添加丁香酚进行转化,总丁香酚浓度6g/L,可产3.76g/L松柏醛,1.35g/L松柏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法制备松柏醛的新方法。

    一种甲基营养菌及其发酵生产吡咯喹啉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87026.4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郑璞 姚红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菌及其发酵生产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新菌株Methylopilasp.YHT-1,该菌能够生产吡咯喹啉醌,已于2014年1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016。该菌株在以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好氧培养3-4天,产吡咯喹啉醌50-113mg/L。本发明首次报道了Methylopilasp.能过量产生PQQ并能分泌到胞外,为发酵法制备PQQ提供了新菌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