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57695.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李金忠 , 吕晓露 , 赵义焜 , 汪可 , 张书琦 , 程涣超 , 谢茜 , 罗亮 , 张农 , 李刚 , 王一林 , 张荐 , 李熙宁 , 李戈琦 , 唐勇 , 孙建涛 , 赵晓林 , 杨帆 , 滕文涛 , 遇心如 , 吴超 , 刘雪丽 , 汤浩 , 王健一 , 赵志刚 , 赵晓宇 , 徐征宇 , 谭瑞娟
IPC: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顶盖及油浸式电力设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盖板和吸能泄压层;所述第一盖板的底部用于与油箱本体连接,所述吸能泄压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上方,二者相互贴合,且所述吸能泄压层中设置有若干多孔结构件,用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盖板传递的油箱本体内的压力冲击作用时,发生压缩变形吸收能量,并使得第一盖板与油箱本体顶部的连接件之间形成泄压通道;吸能泄压层的顶部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接,以在泄压完毕后,在外部零部件的重力作用下下移,使得第一盖板再次接触并密封油箱本体。本发明能有效保护油箱及其内部的机械和电子设备,具备更高能量等级电弧故障容错性,可更有效地保护油浸式电力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6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53125.6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调节阻尼阀及使用该阻尼阀的减振器、悬架系统,该多级调节阻尼阀包括节流阀、溢流阀和多级先导阀,多级先导阀包括一个机械调节阀和若干个不同节流孔径的高速开关电磁阀。该阻尼阀通过中间腔连接于减振器的有杆腔与储油腔之间,通过高速开关电磁阀的高频开关,实现减振器的多级阻尼迅速调节,并通过结合弹性元件、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与控制器,组成具有多级阻尼调节功能的车辆悬架系统,能够根据车辆与路面信息,实时调整至最佳阻尼,兼顾车辆的平顺性、操稳性与安全性。本发明能够实现与连续阻尼调节技术相当的悬架性能改善效果,相比之下,本发明的加工精度、制造成本、控制与标定难度实现了大幅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8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070234.9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9 , H01M10/6567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液罐、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泵、冷却机构、节流阀、汽车电机液冷机构和汽车电池液冷机构;系统中的工质沸点53℃的全氟己酮;第一换向阀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第二、三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低温时可有效利用电机热管理系统的热量,节约了电池加热的成本;在温度较高时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有效控制电池的温升和避免电池过热。本发明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5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549418.0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毂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轮轮毂电机驱动集成散热系统。冷却液经水泵加压后依次经过第一冷却水套、第四冷却水套,从第一节温器的进口流入,一路从第一节温器的旁通阀门流出,流回水泵,形成前轮轮毂散热回路小循环系统;另一路从第一节温器的主阀门流出,经散热器流回水泵,形成前轮轮毂散热回路大循环系统;冷却液经水泵加压后依次经过第二冷却水套、第三冷却水套,从第二节温器的进口流入,一路从第二节温器的旁通阀门流出,经电磁阀流回水泵,形成后轮轮毂散热回路小循环系统;另一路从第二节温器的主阀门流出,经散热器流回水泵,形成后轮轮毂散热回路大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397396.0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驾驶员加速意图识别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A)整车控制器分别分配给电机基准输出转矩和动态补偿转矩,驱动电机总的输出转矩由二者相加得到。(B)整车控制器采集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实时信号和电机转速实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输出相应的基准转矩。(C)整车控制器采集实时车速信号与加速踏板开度变化率信号,识别驾驶员的加速意图,根据加速意图的强弱给予驱动电机不同的动态补偿转矩。(D)整车控制器在对电机施加补偿转矩之前,先判断所接收的加速指令是否为驾驶员误操作,若非误操作,则给予电机动态补偿转矩。本发明使电动汽车在保证瞬时加速性能的同时,经济性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103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561202.7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和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水泵、第一相变换热器、第一膨胀水壶和电池水冷盘管;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水泵、第二相变换热器、第二膨胀水壶、散热器和第一电机水冷盘管;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热泵空调、蒸发器和干燥器。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相变换热器与热泵空调制冷循环及制热循环系统相连,当制热循环时,相变换热器将储能传递给蒸发器进行预热,当制冷循环时,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换热器储能。本发明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减少了蒸发器数量,使车内结构布局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3885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89389.0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效率提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原有电机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替换,采用双电机输入的动力总成结构,为行星轮式或平行轴式,驱动模式包含:第一电机单独驱动、第二电机单独驱动、双电机联合驱动;通过各优化模型对动力总成的驱动模式、电机输出扭矩和速度进行选择,使动力总成结构的能量效率得到提升。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双电机模式使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平均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从而节省能耗成本,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219214647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484794.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度、阻尼、惯容可调的半主动悬架及其系统和车辆,该半主动悬架包括液压油缸、蓄能器、液压马达、发电机、电机内部电感、电机内部电阻、可调电阻以及电容,各悬架元件通过液压管路互连。本发明提供的半主动悬架可与悬架弹簧、悬架减振器连接于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之间,当车辆控制器根据确定的车辆模态计算出各车辆模态的能量占比之时,可指示半主动悬架进入相应阻尼连续或分级调节模式或是惯容连续或分级调节模式,并通过改变系统电阻值的方式连续地或分级调节系统的阻尼或惯容,且针对系统阻尼的调节取决于理想天棚阻尼力与悬架减振器实际输出力的差值,针对系统惯容的调节取决于理想天棚惯容力与半主动惯容器实际输出力的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21776805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283948.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李金忠 , 赵义焜 , 吕晓露 , 汪可 , 张书琦 , 程涣超 , 谢茜 , 孙建涛 , 赵晓林 , 杨帆 , 滕文涛 , 李刚 , 张荐 , 王一林 , 唐勇 , 罗亮 , 张农
IPC: H01F2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抗爆柔性油箱,该抗爆柔性油箱的油箱壁为多层结构,抗爆柔性油箱的油箱壁包括:内隔离层、中间能量吸收层和外支撑层;其中,中间能量吸收层夹设在内隔离层和外支撑层之间,并且,中间能量吸收层上设有孔隙结构,用于利用孔隙结构进行压缩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以缓冲抗爆柔性油箱内部爆炸的压力冲击;内隔离层用于将中间能量吸收层与抗爆柔性油箱内的油液之间隔离,以阻止油液填充中间能量吸收层的孔隙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箱引入柔性,在受到超压冲击时,发生变形,降低油箱内压力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防护,有效地防护油浸式电力设备,避免油箱发生大变形甚至破裂,进而避免油箱破裂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002455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839069.3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行走机构的液压装置,其包括以成对的方式分别设置在车辆的两侧,用于为车轴提供等效抗弯刚度的液压缸,用于连接液压缸的各个腔室供液压介质流通的液压管,用于开闭液压管以改变由液压缸输出的等效抗弯刚度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液压缸的无杆腔室通过液压管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液压支路,有杆腔室通过液压管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液压支路,两个液压支路中由液压缸的腔室延伸出来的液压管上设置有能够各自独立地控制各个液压缸腔室相互连通/阻断的电磁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