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1697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039172.6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66 , A01H5/00
Abstract: 菊花抗逆转录因子CmMYB2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和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CmMYB2是由CmMYB2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simplevector(Takara),经BamH (Takara)和Sac (Takara)双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BamH和Sac位点得到的。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CmMYB2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超量表达,大量合成MYB2蛋白,调控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342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003048.4
申请日:2011-01-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紫花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以紫花野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两激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筛选出最佳再生培养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培养后分化出再生小苗,而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本发明首次针对紫花野菊建立了其高频再生体系,为紫花野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84112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15398.9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菊花花粉与柱头互作差异蛋白的方法,属于菊花蛋白质组学领域。该方法包括:以栽培菊花作母本,野菊为父本进行菊花远缘杂交工作。授粉后1h及24h,剪下已授粉的花序;去除取得的花序中舌状花花瓣及萼片得到雌蕊。所得的雌蕊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样品;运用iTRAQ与质谱技术快速鉴定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发明针对菊花及其近缘属野生种,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菊花花粉与柱头互作过程中的关键差异蛋白,为解决菊花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提供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67654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2706.7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菊花‘钟山紫桂’生长素响应蛋白Aux/IAA编码基因CmIAA1表达载体构建。本发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CAMBIA 1301-CmIAA1是由CmIAA1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 simple vector,经BamH I和Xba I双酶切后连接到载体pCAMBIA 1301的BamH I和Xba I位点而得到的重组质粒。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CmIAA1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超量表达,大量合成Aux/IAA蛋白,影响生长素信号途径,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负调控作用,抑制植物主根伸长,促使侧根增多,并抑制植物整体生长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61995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49155.0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菊属异色菊耐寒基因DdICE1及其表达载体和构建方法。DdICE1基因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的表达载体是将DdICE1基因插入到gateway入门载体pENTR1A的Sal I和Not I酶切位点之间,重组的pENTR1A-DdICE1质粒Nsi I单酶切线性化后与pEarleyGate103载体质粒进行LR重组反应得到的。直接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创造耐寒新种质,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可进行植物品种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95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7838.9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得栽培菊花单倍体的方法。本发明选择栽培菊花品种为“母本”,利用蒙导父本的灭活花粉进行授粉杂交,并采用组织培养手段进行胚珠的离体培养,以克服菊属栽培菊花单倍体的生产和鉴定障碍。对获得的单倍体材料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细胞学鉴定,选择茎、叶、花序、气孔等形态学特征与“母本”不同或出现特异性状单倍体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若染色体组成为“母本”数目的一半,即为获得的单倍体。应用本方法成功地生产了多个栽培种的单倍体,为菊属植物种质创新和起源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34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3048.4
申请日:2011-01-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紫花野菊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以紫花野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两激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筛选出最佳再生培养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经过2-3次继代培养后分化出再生小苗,而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本发明首次针对紫花野菊建立了其高频再生体系,为紫花野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513167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29625.X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菊属与近缘属的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选择栽培菊花品种为母本,以野生的抗病虫能力强或具特异观赏价值的近缘属物种为父本,采用组织培养手段进行杂种胚的离体培养,以克服菊属与近缘属远缘杂交后合子胚败育的障碍。对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鉴定和原位杂交鉴定,选择茎、叶、花序、表皮毛等形态学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母本不同、出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双亲不具有的新性状的后代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若染色体组成为分别来源于双亲,即为获得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应用本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菊属与多个近缘属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对现有栽培菊花品种进行了改良,并创造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398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710019346.6
申请日:2007-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进行菊花离体保存的方法,专用于菊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取菊花脚芽为外植体,以腋芽进行继代增殖。在1/2MS或1/2MS(1/2NH4+)或1/4MS,附加6-BA0.3mg/L和NAA0.1mg/L的培养基上进行保存,12个月后存活率均为100%,比正常MS培养基上的试管苗延长存活8个月。保存材料恢复生长正常,其后代经过氧化物酶(POD)及酯酶(EST)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检测未发生遗传变异。本发明首次利用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保存菊花试管苗并对其后代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不但保存1年后植株生长正常,而且保存材料的后代未发生遗传性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002538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19365.9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平阳霉素诱导菊花矮化育种的方法,属于菊花化学诱变育种领域。取脚芽为外植体,以腋芽进行继代培养。在附加1~8mg·L-1平阳霉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诱变处理,20d后转接到不含诱变剂的MS培养基上。本发明将组织培养与化学诱变育种相结合,提高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频率,促进了突变育种的成功。与传统菊花杂交育种相比,周期短,工作量小;与转基因、原生质融合等生物技术相比,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本发明处理得到的菊花株高平均值约占未处理菊花株高77.5~88.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