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733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80004372.6

    申请日:2011-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187 C30B29/36 C30B33/06 H01L29/1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衬底,其能够减少使用该碳化硅衬底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成本,以及该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方法。具体地,一种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S10)每个均由碳化硅(SiC)构成的多个单晶体(1)的步骤;形成(S20)集合体的步骤;将单晶体彼此连接(S30)的步骤;以及对集合体进行切片(S60)的步骤。在步骤(S20)中,通过布置多个SiC单晶锭并且其间插入有包含Si的硅(Si)层,以形成单晶体的集合体。在步骤(S30)中,通过加热集合体将所述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碳化硅,并且经由Si层中被形成为碳化硅的该部分将相邻的SiC单晶锭彼此连接。在步骤(S60)中,对其中SiC单晶锭彼此连接的集合体进行切片。

    碳化硅半导体器件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2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80047091.2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有源区域包含第一超结层和元件层。第一超结层交替地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周边区域包含第二超结层、终端层和绝缘层。第二超结层交替地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终端层与第二超结层接触并设置在第二超结层之上,并且交替地具有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第五区域与第三区域对应地设置,并且第六区域与第四区域对应地设置。第六区域的杂质浓度大于第五区域的杂质浓度,并且为第五区域的杂质浓度的68倍以下。

    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和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84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80031861.X

    申请日:2020-05-13

    Inventor: 增田健良

    Abstract: 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具有碳化硅衬底、第一绝缘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碳化硅衬底包含第一杂质区、第二杂质区、第三杂质区、第一超结部、第四杂质区、第五杂质区、第六杂质区和第二超结部。第一超结部具有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二超结部具有第三区和第四区。在相对于第二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第一沟槽的底面位于第二端面与第二主面之间,并且位于第四端面与第二主面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