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储能系统价值体系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63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27593.6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储能系统价值体系评价方法及装置,考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储能系统价值体系评价方法,包括:采集储能系统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储能系统运行数据构建新能源消纳模型;对所述新能源消纳模型进行求解,生成包含储能的电力系统运行最优策略集;对所述包含储能的电力系统运行最优策略集进行经济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环境性评价,生成储能系统价值体系评价结果,所述储能系统价值体系评价结果用于为包含储能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该方法促进了新能源消纳和提高新能源合理利用率,实现了对包含储能的电力系统的经济、技术和环境价值的量化分析,为储能系统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决策提供了参考。

    一种可动态投切的储能电池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3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65720.5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态投切的储能电池簇及控制方法,储能电池簇包括:多个储能模块,多个储能模块串联连接,储能模块与外部电路连接;储能模块包括:投切管理单元,投切控制开关、二极管组和电池模组;其中,投切管理单元分别与电池模组和投切控制开关通讯连接,投切控制开关与二极管组并联连接,电池模组与投切控制开关串联连接;投切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充电指令、放电指令和电池模组的状态参数,基于充电指令、放电指令和电池模组的状态参数确定投切控制指令,并将投切控制指令发送给投切控制开关;投切控制开关,用于基于投切控制指令进行通断,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控制。该储能电池簇控制逻辑简单,实现了对电池模组的安全控制。

    储能系统
    86.
    发明公开
    储能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05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10103.6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储能模块,各储能模块中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储能支路和第一可控开关;各储能支路中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和第二可控开关;各电池模组中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电芯;处理组件,与各第一可控开关以及各第二可控开关连接,处理组件用于根据各个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各第一可控开关以及各第二可控开关的动作,以使储能系统保持正常工作。上述储能系统,根据各个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各个电池模组以及各个储能模块是否接入储能系统,从而可以保证储能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减少了储能系统受单个电池模组的影响。扩大了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多目标驱动的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7004.9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驱动的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经济性优化目标函数、低碳性优化目标函数和可靠性优化目标函数,经过投资决策约束条件,构建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规划层模型;构建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调度层模型;利用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对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规划层模型和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调度层模型进行迭代求解,生成帕累托解集;对帕累托解集分别进行经济评估、低碳评估和可靠性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确定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方案,微电网群云储能优化配置方案用于多目标驱动微电网运行。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低碳及可靠性多类型效益,实现了微电网群云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

    一种柔性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776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18177.4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储能电池集成管控系统,包括一个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总控,至少一个电池簇管控单元及若干个模组管控单元,所述储能电池集成管控系统支持储能电站新电池系统工况下的高效率运行模式与长期运行后逐步转入老旧电池与梯次利用场景的长寿命运行模式。构建面向新建电池系统、老旧电池储能系统及梯次利用系统不同运行特征的智能电池管控总控,标准化的模组及簇管控单元接口,通过快速替换模组与簇管控单元硬件,柔性切换电池系统、簇与模组的多层级一致性管理、电量均衡、故障隔离与簇间均衡工作模式,实现高效率与长寿命的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