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4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8137.X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盖设于所述壳体形成容置空间;以及容纳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电极组件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层,所述正极活性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选自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正极活性层的面密度240g/m2~350g/m2;所述电解液的钠离子电导率为3mS~7mS/cm。通过对正极活性层的设置以及电解液钠离子电导率的设置,钠离子二次电池在兼顾循环性能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能。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038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42293.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锰源、铜源和钠源混匀后,得到混合物料;所述混合物料的压实密度≥1.8g/mL;所述混合物料中,Mn、Cu和Na的摩尔比为1:x:1+x,0.08≤x≤0.12;将所述混合物料烧结后,得到所述正极材料;所述烧结的温度大于1000℃且小于1100℃,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5~30h。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制得非传统的O3相或者P2相,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以及棒状形貌的正极材料,改善了正极材料的空气稳定性、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复合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5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15092.9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电学性能差,使得钠离子电池的容量降低、倍率性能下降、材料的一致性差等问题。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体材料与包覆材料混合均匀,得到粉末,所述的包覆材料包括Mg、Ti和Zr三种元素;将所述的粉末高温煅烧,粉碎,筛分得到所述的复合包覆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中包覆材料选择包括Mg、Ti和Zr三种元素,包覆材料可以在正极材料表面能够起到保护界面、抑制电解液分解以及一定高温阻燃的作用,并且能够实现表面残碱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稳定性。

    一种煤基硬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1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1623.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基硬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硬炭材料体积能量密度不足、煤基硬炭材料活化过程复杂且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基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预碳化过程、S2空气活化过程、S3高温碳化过程。所述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工艺条件较为温和,克服了煤粉空气活化易燃易爆的技术难题,无需引入其他腐蚀性活化剂(如碱性溶液),环境友好,适于规模化推广;且利用上述材料制得的电池性能优异,体积能量密度高,充电比容量最高可达300.3mAh/g,放电比容量最高可达365.7mAh/g,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