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9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1185.1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基准失稳补偿式接触网偏移量检测装置,对检测跨的接触网偏移量进行监控检测,包括标靶、数码相机和主机;标靶分为定位点标靶、跨中点标靶和背景标靶三种;定位点标靶安装在一个定位悬挂的接触导线上,跨中点标靶安装在跨中部位的接触导线和承力索上,定位点标靶和跨中点标靶配置背景标靶,背景标靶固定在地面上;数码相机为面阵相机,分为定位点相机和跨中点相机,工作时的分辨率和拍摄帧率一致,均安装在检测跨的另外一个定位悬挂的支柱上;定位点标靶和背景标靶位于定位点相机的取景器内,跨中点标靶和背景标靶位于跨中点相机的取景器内;主机连接的风速风向仪;主机能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远程服务器通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01575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0278.4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L23/00
Abstract: 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态势评判方法及装置,其中行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集风特性参数及路况信息;步骤S2,建立列车气动力-路况模型和列车气动力-风特性参数-车速模型;步骤S3,建立车辆倾覆稳定模型;步骤S4,根据所述车辆倾覆稳定模型确定列车保持安全运行的速度限值。本发明的多元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态势评判方法及装置通过综合考虑风速、风向、车型等综合信息,建立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式。基于该关系式,获得列车安全运行下的速度限值,从而对列车的运行进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4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5039.3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动发射式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台、发射器、实车和撞击墙;发射器与撞击墙之间的钢轨上摆放实车;发射器为气动发射装置,包括行走小车、支架、储气罐、空压机、空心活塞、触发机构和缸套;空心活塞安装在支架上,缸套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空心活塞与缸套之间设置触发机构;撞击墙的侧面安装撞击测速装置和高速摄影装置;在撞击试验过程中:中央控制台程序控制发射器、撞击测速装置、高速摄影装置和撞击墙的测力采集装置的工作,接收并保存相关数据;实车无动力自由滑行距离至少为发射器有效行程的1.1倍;实车与撞击墙的试验撞击速度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实验结束后进行分析计算,输出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62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5040.6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一种压力摩擦板制动式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台、发射器、实车和撞击墙;发射器与撞击墙之间的钢轨上摆放实车;撞击墙的侧面安装撞击测速装置和高速摄影装置;配置在调试工况时使用制动装置、调速制动装置接头和调试测速装置;制动装置为压力摩擦板式结构,包括楔式摩擦板、摩擦底板、摩擦腔体、压力装置和钢丝绳;压力装置为液压、气压、电磁、或机械式可调的压力装置。在撞击试验过程中:中央控制台程序控制发射器、撞击测速装置、高速摄影装置和撞击墙的测力采集装置的工作,接收并保存相关数据;实车无动力自由滑行距离至少为发射器有效行程的1.1倍;实车与撞击墙的试验撞击速度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
-
公开(公告)号:CN10386335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5788.7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径切削复合式能量耗散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该能量耗散装置包括:中空内顶杆、与所述内顶杆另一端相连的外套筒、伸入所述内顶杆的轴向定位杆、位于所述内顶杆和所述轴向定位杆之间的轴向定位套;所述能量耗散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内顶杆上的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通过内垫圈和刀具加固螺栓固定在所述内顶杆上,所述外套筒与切削刀具相对应的位置开有能够使所述切削刀具切割所述外套筒的小缺口。该装置具有稳定可控并且耗能量大的优点,同时具有比吸能大、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32425.8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风速风向的方法,采用风力接收装置,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安装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转换成矢量力、计算矢量合力、将矢量合力转换成风力风向并储存显示;风力接收装置的迎风受力体为不存在空气动力学中所定义的临界雷诺区的钝体结构。风力接收装置的与钝体结构连接的变形杆上按照设计确定的位置安装的传感器为拉伸应变片和压力应变片,该处为矩形的横截面,每个面上成对布置拉伸应变片和压力应变片。钝体结构为两块相互垂直布置的竖板。计算矢量合力步骤中,拉伸应变片换成出来的矢量力与其对面压力应变片换成出来的矢量力相互叠加。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方法科学合理,解决了临界雷诺区的技术难题,测量精度更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6109.1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沿线风速智能混合预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序列分层、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综合计算和预测结果输出;数据序列分层是对输入的数据采用模式经验分解法,将原始数据分解成至少两层的风速数据并输出;建立数学模型中设置有与数据序列分层数据输出层数相同数量的通道,在每个通道中,对应层的风速数据在遗传算法寻优处理中进行处理后,再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和预测综合计算之间设置供所有数据同时输出的数据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预测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能够直接对铁路沿线现场测风站所获得的风速样本数据进行高精度的、超前多步的预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6118.0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一种风电场风速智能预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序列分层、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综合计算和预测结果输出;数据序列分层是采用小波包分解法,将原始非平稳风速分解成至少为两个的趋于平稳的风速数据输出,风速数据输出的个数就定义为风速的序列层数;建立数学模型,是对风速的序列层数中每层数据单独进行处理,对于高频序列层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高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对于低频序列层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低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当所有数据全部到达数据栈后,数据栈中的所有数据才进入预测综合计算步骤进行加权计算,最后执行预测结果输出。本发明的方法属于智能法,能够实现多步超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78069.2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在列车车体的端部设置承载吸能结构;对列车车体端部的承载吸能结构上设置结构开孔,利用该结构开孔来实现碰撞阈值。该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通过吸能部件的结构改进实现了列车碰撞时吸能部件碰撞阈值的量化控制。通过对吸能部件的结构改变控制,实现破坏阈值以及结构阈值的可控性,该实现方法设计合理,效果明显,能够用于车体端部承载吸能部件的设计与安装,有效保证列车碰撞的安全吸能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441137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00082.9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制动方法及其制动装置,所述制动方法包括:在列车模型运行轨道的一段上设置摩擦材料,使列车模型行驶至该段轨道时受摩擦力而减速;在列车模型运行轨道上设置一制动挂件,该制动挂件连接一牵引绳,牵引绳与一制动筒内的活塞体连接列车模型上设置一可与该制动挂件挂接的制动楔块;当列车模型经过该制动挂件时,所述制动楔块与制动挂件相连。本发明能够使列车模型在超短距离内实现安全制动且不会对列车模型内的车载测试系统产生任何干扰,其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了高速列车模型的安全和有效制动,有利于试验轨道的超短距设置,降低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的设计成本,并提高了列车模型制动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