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0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6283.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海博工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新昌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力在线监测的夹具系统,包括托盘、拉钉和夹具壳体;拉钉通过螺栓与托盘同轴心连接,并通过夹具壳体的中心通孔进入夹具壳体的内部;托盘和夹具壳体通过两对以上相互配合的矩形凸台和矩形凹槽进行定位;定位时各矩形凹槽的侧壁上与矩形凸台贴合的区域全为定位压力传感区域;或者包括钢珠和活塞;钢珠的数量为n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活塞与钢珠接触的锥形环面区域全为夹持压力传感区域;定位压力传感区域和夹持压力传感区域都是通过开设安装槽后在其中铺放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形成的。本发明的夹具系统可以对定位精度、夹持强度进行实时在线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148547.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包括:脉冲发生装置和电磁微锻装置,其中:脉冲发生装置向电磁微锻装置的微锻冲头和工件之间提供高能电流,利用电致塑性效应提高微锻工艺效果。本发明将电脉冲辅助加工用于微锻过程。在微锻过程中,在微锻冲击头和工件之间施加电脉冲,用较小的冲击力即可实现加工区域较大的电流密度;通过低电压控制电路控制高电压工作电路通断,与表面微锻装置高度协同作用,实现在微锻头和工件接触时间段内释放高能脉冲电流,电流峰值最高可达数千安,且不会产生电火花。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132366.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海博工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
IPC: G05B19/19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理仿真的数控加工优化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模块、代码解析与几何仿真模块、物理仿真模块、优化模块和输出模块,以及与物理仿真模块相连的切削力模型数据库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将读取的数控路径文件以及物理信息传输至代码解析与几何仿真模块,代码解析与几何仿真模块将解析和仿真确定的全工艺周期的具体参数信息传递至物理仿真模块,物理仿真模块根据该参数信息结合切削力系数模型数据库模块中的切削力系数计算得到切削力并传输至优化模块,优化模块经优化过程生成新加工代码并传输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将新加工代码转化为机床能直接读取的数控代码进行输出。本发明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刀具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4043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43931.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形变自适应补偿定位的柔性夹具系统,包括夹具基座、夹具定位板、拉钉、零件定位盘、以及夹持机构,零件定位盘下端面固设有2N个定位条块,N≥2,定位条块沿着零件定位盘径向延伸,并且沿着周向均匀分布,定位条块两侧面设有第一定位斜面,在定位条块的两侧旁设有第一压紧面;夹具定位板上端面设有2N个沿中心锥孔径向延伸的条形定位槽,条形定位槽两侧壁面构成第二定位斜面,第二定位斜面上开设有切割槽,夹具定位板上在条形定位槽两侧旁处设有第二压紧面;零件定位盘装夹好时与夹具定位板相抵靠,定位条块位于对应的条形定位槽中,且第一压紧面压紧在第二压紧面上、能够使第二定位斜面产生形变并压紧在第一定位斜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04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92617.9
申请日:2021-11-23
IPC: B23Q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更换的柔性适配零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基座、定位盖板、拉钉、以及夹持机构,还包括定位块、固定螺钉、以及多个不同直径尺寸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与拉钉同轴固接,所述定位盖板上端面设有沿中心锥孔径向直线延伸的下定位槽,且下定位槽两侧面为斜面并向外倾斜,所述下定位槽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固定螺纹孔,所述定位盘下端面设有沿径向直线延伸的上定位槽,且上定位槽两侧面为斜面并向外倾斜,所述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相对应;所述定位块包括下定位部和上定位部,所述下定位部安装在下定位槽中且与下定位槽相贴合,所述上定位部安装在上定位槽中,且两者的两侧面分别相贴合;固定螺钉穿过定位块并螺接到固定螺纹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911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336483.5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S2、热加工;S3、粗车端面及外圆;S4、钻、镗内孔;S5、珩磨内孔;S6、半精车、精车外圆;S7、精磨外圆;S8、微挤压校形;S9、精车端面;S10、检验及包装。本发明可以实现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最大长度575mm、最小管径24mm、最大长径比24、最薄壁厚0.3mm的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内孔、外圆精度达到IT5级,同轴度达到0.025mm,直线度达到0.025mm,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是一种高效、精密、低成本的薄壁细长管件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9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638011.8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冲程式电磁驱动表面微锻装置及应用,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其内的磁场发生装置和动子,该动子包括动子线圈、导向轴、冲击头,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磁轭以及设置于其内的永磁体,其中:动子线圈的两端在静止状态下施加恒定电压并产生对动子的安培力以保持在初始位置;当动子线圈的两端上施加带有直流偏置的正弦交变电压时,安培力促使动子往复冲击工件且不与机架内的上限位接触。当冲程发生变化时,装置稳定时的振动状态不发生变化,降低了对运动单元定位精度的要求,通过设置多个冲击结构可以同时对被加工表面进行频率、强度相同的冲击,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81596.9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海博工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耦合多完整性指标的加工表面层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用于衡量表面层寿命的最大深度基准对构件的有效载荷进行建模;根据尖端塑性区尺寸建立有效裂纹长度模型并建立表面层微观组织与其疲劳寿命之间的关联,根据裂纹尖端塑性诱导闭合效应得到微裂纹扩展门槛值并得到加工表面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量化预测不同加工表面完整性指标对表面层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该模型有望大幅减轻疲劳试验的工作量,对表面层疲劳性能评价的针对性更强,使评判加工工艺对疲劳性能作用更加直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80130.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海博工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工物理过程的倾斜铣削表面形貌创成方法,根据刀轴倾斜铣削的刀具‑工件位置关系,确定铣削加工参数和刀具几何形状参数以及刀具运动轨迹方程,根据运动轨迹将刀具刃口和被铣削的工件分别离散化为点集后,对刀具离散点的运动轨迹和工件执行布尔运算,得到的最外空间包络边界即铣削加工产生的工件表面形貌,进而实现粗糙度参数计算和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本发明通过切削刃几何的空间运动轨迹方程,基于可视化算法揭示表面宏微观纹理的形成规律,预测刀轴倾斜铣削情况下表面形貌,实现粗糙度参数计算和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549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801794.4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叠合量检测的阀芯同步磨削去毛刺一体化方法及及应用该方法的自动化去毛刺系统,由伺服阀芯同步磨削去毛刺磨床完成阀芯自动装夹和工作棱边的同步精密磨削与去毛刺,通过工业上下料机器人来抓取并运送阀芯工件,在视觉CCD工业相机检测辅助下完成伺服阀滑副自动装配,由电液伺服阀计算机气动配磨测试台进行伺服阀滑副自动装夹和伺服阀叠合量自动检测,系统工控操作台实现系统完整工作流程实时控制及加工参量自适应控制。本发明实现伺服阀芯同步磨削去毛刺加工和叠合量检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具有无需人工辅助加工、加工效率高、制造精度高、成品率高等优点;系统单元功能分工明确,组装和调试灵活,柔性化程度高,适合与实际伺服阀工业生产线相结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