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体电池的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在线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973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510641676.3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体电池的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在线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央控制器发送时间基准和软同步采样时间间隔给所有本地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采样电流并记录时间戳;各本地控制器采样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并记录时间戳;各本地控制器后对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时间戳软同步;各本地控制器递推在线辨识各单体电池参数;各本地控制器自适应估计各单体电池SOC;中央控制器计算串联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本发明实现了对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在线估计和基于此的串联电池组SOC在线估计,具有SOC估计精度高、对串联电池组的不同使用环境条件、运行工况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自适应的特点。

    基于整车控制功能安全的电动汽车智能仪表

    公开(公告)号:CN10544618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920349.1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整车控制功能安全的电动汽车智能仪表,包括看门狗电路模块、施密特反向触发器、电子开关模块、信号采样电路模块、主控制模块、仪表驱动控制模块、仪表显示器、驱动电路模块和总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看门狗电路模块通过所述施密特反向触发器连接所述电子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主控制模块一方面通过所述信号采样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另一方面连接所述仪表驱动控制模块、驱动电路模块和CAN总线通信模块;所述仪表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仪表显示器。本发明实现了在整车控制器瘫痪时自动接管整车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并进行动态无缝切换,确保了整车控制功能的安全。

    闪蒸过冷补气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16584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684805.7

    申请日:2015-10-20

    Inventor: 杨林 夏彬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蒸过冷补气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车内空调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双向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车外空调换热器、驱动电机废热回收换热器、驱动电机换热器、电机水泵、闪蒸过冷补气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多入口气液分离器和热管理控制器。本发明实现了对车辆动力系统和车内热环境一体化综合热管理,回收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系统的废热,实现闪蒸过冷补气自动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减轻了制热时车外换热器的负荷,保证了驱动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可避免对其的热损伤;具有成本低、高效节能、性能可靠、维护方便的特点。

    基于单体电池的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在线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97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641676.3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体电池的串联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在线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央控制器发送时间基准和软同步采样时间间隔给所有本地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采样电流并记录时间戳;各本地控制器采样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并记录时间戳;各本地控制器后对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时间戳软同步;各本地控制器递推在线辨识各单体电池参数;各本地控制器自适应估计各单体电池SOC;中央控制器计算串联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本发明实现了对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在线估计和基于此的串联电池组SOC在线估计,具有SOC估计精度高、对串联电池组的不同使用环境条件、运行工况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自适应的特点。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进气压力控制式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4874.8

    申请日:2013-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进气压力控制式调节装置,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容积腔、旋转体、弹簧、旋转杆、旋转轴和旋转板,容积腔与旋转体的纵截面均为圆弧状,旋转板安装在排气管内,旋转板与旋转轴固结在一起,旋转体的左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容积腔的右壁面、发动机进气管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逆时针旋转,发动机泵气损失较小,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顺时针旋转,涡轮前可用能较多,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进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四模无级变速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50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618237.8

    申请日:2010-12-30

    Inventor: 杨林 羌嘉曦

    Abstract: 一种汽车混合驱动技术领域的四模无级变速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两组电机及其对应传动链、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行星齿轮差速装置、减速差速装置、储能装置和电机控制装置。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与现有车辆的技术继承性以及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具有四模驱动、无级变速和混联系统功能,解决了现有同类技术驱动力不足、坡道起步能力不足、系统体积大和成本高、无法实现对发动机无级调速以及因机电部件制造困难而难于批量产业化的问题,实现了高性能、低开发成本、低系统成本、易于规模产业化实现的有机结合。

    对置双极性电池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2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46689.0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对置双极板和一种对置双极性电池。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板,其主要特征是:在同一导电基片上,一端为正极片,另一端为负极片。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性电池,其主要特征是:两端分别为单极性的正极板组、负极板组,中间是双极性的对置双极板组依次层叠布置,相邻单体电池通过对置双极板穿过隔板而直接内部串联;各单体电池间无需外部连接件,结构简单,极片电流密度、工作条件和热湿环境条件均匀一致,内阻与连接大幅减小,重量大幅减轻,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减高,寿命长,成本大幅降低;能同时大幅度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并极大改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充放电效率、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能力等。

    模块电池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5989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710022994.7

    申请日:2007-05-29

    Inventor: 石印洲 杨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电池,是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特点是在密封壳体内设置正极组、负极组和其之间由正、负极的导电体连接构成的极板组以及密封外壳一边的安全装置构成,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降低制造成本,适合大电流充、放电,充电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本发明由于是整体、平板结构,在组成高电压电池组时,通过传热快的金属板将电池热量传递到外部的梳状金属散热板上,本发明使电池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耐振动、抗冲击能力,可以应用在更严酷的环境中。

    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59127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771848.4

    申请日:2015-09-30

    Inventor: 杨林 夏彬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式车内环境热管理、驱动电机系统废热回收与热管理、动力电池系统废热回收及热管理、不同运行模式的工质充量自动调节等,实现了对前三者的综合一体化热管理,相对于目前的电加热采暖系统可节约50%以上的电能,从而可延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驶里程30%以上;回收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废热、动力电池系统的废热,实现工质充注量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减轻了制热时车外换热器的负荷,保证了驱动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而且可避免对其的热损伤、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