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发动机进气门升程的压差式接触点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9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462148.8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压差式接触点移动系统,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大于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小于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拉伸式接触点移动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1481.7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拉伸式接触点移动系统,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小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进气压力控制式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0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14874.8

    申请日:2013-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进气压力控制式调节装置,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容积腔、旋转体、弹簧、旋转杆、旋转轴和旋转板,容积腔与旋转体的纵截面均为圆弧状,旋转板安装在排气管内,旋转板与旋转轴固结在一起,旋转体的左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容积腔的右壁面、发动机进气管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逆时针旋转,发动机泵气损失较小,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顺时针旋转,涡轮前可用能较多,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进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5154.3

    申请日:2013-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容积腔、旋转体、弹簧、旋转杆、旋转轴和旋转板,容积腔与旋转体的纵截面均为圆弧状,旋转板安装在排气管内,旋转板与旋转轴固结在一起,旋转体的左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容积腔的右壁面、排气管相连通。当旋转板前的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逆时针旋转,发动机泵气损失较小,整机性能较优;当旋转板前的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顺时针旋转,涡轮前可用能较多,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进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拉伸式气门升程可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0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2156.2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拉伸式气门升程可变装置,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小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15154.3

    申请日:2013-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排气通流面积的排气压力控制式调节机构,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容积腔、旋转体、弹簧、旋转杆、旋转轴和旋转板,容积腔与旋转体的纵截面均为圆弧状,旋转板安装在排气管内,旋转板与旋转轴固结在一起,旋转体的左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容积腔的右壁面、排气管相连通。当旋转板前的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逆时针旋转,发动机泵气损失较小,整机性能较优;当旋转板前的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旋转板顺时针旋转,涡轮前可用能较多,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涡轮单进口的涡轮增压系统。

    压控式排气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2135.0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压控式排气能量回收系统,包括:进气管、发动机、排气管、压气机、涡轮、连接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体的右壁面、容积腔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左移动,第二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连通,排气余热对进气进行加热,发动机冷启动性能较好;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右移动,第二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相隔断。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进气加热系统。

    拉伸式气门升程可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0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462156.2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拉伸式气门升程可变装置,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小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拉伸式接触点移动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04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461481.7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拉伸式接触点移动系统,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小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压差式接触点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62148.8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压差式接触点移动系统,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凸轮、凸轮轴、容积腔、移动体、连接管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左壁面有一个安装孔,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积腔左壁面上的安装孔后与移动体的左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凸轮轴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大于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小于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