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7087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053667.3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癌效果的组合物,该组合主要包含了以下活性成分:2-脱氧-D-葡萄糖和熊果酸衍生物,该组合物能有效提高肿瘤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有效杀伤肝癌细胞,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整体效果,在实体肿瘤的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2781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3924.6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氨基修饰后双重载药的介孔二氧化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1.通过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2.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进行表面氨基化修饰;3.在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上通过酰胺键化学偶联熊果酸;4.偶联后的纳米粒子分散在DMF溶液中,将适量熊果酸加入混合搅拌后,真空干燥后制得通过氨基修饰后双重载药的介孔二氧化硅。本发明制备的双重载药效果的介孔纳米材料负载率高,且对包载药物熊果酸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提高了药效的持久性,使得熊果酸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10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295813.X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25/24 , C07C221/00 , A61K31/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癌功能的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β-羟基保护的双癸基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癸基季铵盐为甲基二正癸基-[2-(4,5-二羟基-7-甲氧基-9,10-蒽醌基)甲基]铵盐,其制备方法是以大黄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制得。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对肝癌HepG2、胃癌BGC、神经瘤SH-SY5Y、胃癌AGS、子宫颈癌Hela等5种癌细胞和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99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5000.X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25/24 , C07C221/00 , A61K31/14 , A61P35/00 , A61P1/16 , A61P1/00 , A61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肝癌、胃癌和子宫颈癌的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通过体外癌细胞抑制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大黄素二正辛基季铵盐可以有效杀死肝癌HepG2、胃癌BGC、胃癌AGS、子宫颈癌Hela等癌细胞;体内动物实验表明,其对小鼠恶性肿瘤H2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795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40155.4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熊果酸二乙醇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熊果酸二乙醇胺类衍生物为N-[3β-乙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酰]-氨基二乙醇(Ⅰ)或N-[3β-羟基-熊果烷-12-烯-28-酰]-氨基二乙醇(Ⅲ)。通过熊果酸与醋酸酐反应,生成3-O-乙酰基熊果酸,3-O-乙酰基熊果酸与草酰氯反应,再与二乙醇胺反应得化合物(Ⅰ),化合物(Ⅰ)与NaOH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Ⅲ)。制备的熊果酸二乙醇胺类衍生物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熊果酸,而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毒性作用则低于熊果酸。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7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3744.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系统,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碳量子点作为光敏剂,利用碳量子点通过氢键作用包覆耐药性逆转剂熊果酸,而后与含Cu2+的化学动力学治疗佐剂通过自组装得到所述纳米递送系统。该纳米递送系统能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部位,且其具有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性,一旦进入肿瘤微环境,由于较低的pH和过表达的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H2O2)的刺激,该纳米递送系统的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和荧光成像等功能会选择性恢复,因而可实现化疗、光疗和化学动力学治疗“三管齐下”协同抗肝癌的效果,并达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在抗肝癌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6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0377863.9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缓释经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天然高分子载体‑‑壳聚糖包载胰岛素,制备出一种纳米降血糖制剂。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载药层由胰岛素和壳聚糖、传递体、促渗剂和增塑剂组成,通过水溶性较好的壳聚糖将难溶于水的胰岛素包载形成纳米溶液从而制得制剂。本发明实现无痛、缓释、便捷的给药,纳米粒载体可保护胰岛素避免生物体酶的破坏,提高生物利用度,具有缓释作用,同时降低副作用,具有经皮吸收率快、安全稳定、缓释给药以及无痛便捷等特点。本发明的壳聚糖/胰岛素纳米经皮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工艺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90481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781142.4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配体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共载质粒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应用。具体制备方法为:先选取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HM)为药物载体,首先对索拉非尼(Sorafenib,S)进行装载,通过非共价键方式在其表面包裹适配体anti‑EpCAM功能化的PAMAM(P‑aE),进一步通过静电力在PAMAM外吸附EGRF‑sgRNA/Cas9(E)质粒,从而得到所述多功能纳米药物SE@HM/P‑aE。该多功能纳米药物改善了索拉非尼的水溶性,提高了索拉非尼的生物利用度及基因治疗质粒的转染效率,进一步提高两者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4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586279.X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转移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酸适配体‑熊果酸的偶联物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抗癌活性药物熊果酸与氨基化的适配体在水和DMSO所组成的共溶性体系中通过酰胺键偶联,利用溶剂交换法制得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得到治疗肿瘤转移的适配体和熊果酸偶联靶向药物,在肿瘤转移方面的效果显著性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