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5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58405.6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梁试件的抗扭性能或抗剪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传力齿轮;套箍,所述套箍用于装夹混凝土试件;所述套箍的一侧设置有套箍齿轮,所述传力齿轮和套箍齿轮相啮合,以通过第一千斤顶的升降带动套箍旋转,造成混凝土试件扭转破坏;加热机构,用于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加热,第二千斤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的轴端施加压力,使得混凝土试件处于轴压状态;第三千斤顶,用于对所述套箍没有设置有套箍齿轮的那一侧施加压力;本发明可以用于测试高温与轴压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的抗扭和抗剪强度测试。本装置通过高温与轴压耦合作用下,测试结构抗扭和抗剪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862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811641116.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兼作挡土墙的环框支撑围护系统,包括围设在基坑四周用于承受基坑横向荷载的挡土结构、及环设在挡土结构内部用于平衡挡土结构所受横向荷载的砼支撑结构;砼支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挡土结构内两侧的环框梁、及用于连接环框梁的砼腰梁,砼腰梁紧挨挡土结构设置;砼支撑结构内设置有支撑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兼作挡土墙的环框支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对于本发明,不仅工程适用性高,结构可靠性、安全性高,而且施工步序少,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1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36560.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碱激发剂激发粉煤灰和矿渣的潜在活性,促使地聚合物反应发生,同时利用石灰石粉末物理填充孔隙,并提供化学反应成核位点以促进产物生成,有效提升了注浆材料的密实性。与传统的水泥基注浆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地聚物注浆材料凝结时间较短,抗压强度较高,生产过程中能耗和成本更低,还能有效解决石灰石加工过程中废弃石粉的浪费问题,实现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并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57716.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注浆管及在建高层建筑下方盾构隧道溶洞处理方法,解决了先于盾构施工的在建高层建筑下方盾构隧道溶洞处理无地面施工条件以及洞内处理范围有限、处理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预埋注浆管进行溶洞探边勘探和注浆充填施工,预埋注浆管包括钢管、顶部封口结构、中部防水结构、底部防水结构和钢管内的底部混凝土填充。溶洞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埋注浆管;S2、溶洞探边勘探;S3、注浆充填溶洞;S4、注浆效果检测;S5、预埋孔封堵和主体结构底板恢复。本方案提供了在建高层建筑下方盾构隧道溶洞处理的地面施工条件,保证了溶洞加固处理质量,极大降低了盾构施工风险,同时减小施工作业对邻近高层建筑造成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00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66715.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C1/00 , E01C11/22 , E01C5/06 , E02B3/14 , E02D17/20 , B28B23/02 , B28B11/24 , B28B3/02 , B28B17/02 ,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层增强的免烧砌筑块体及其制备方法,基于面层增强的免烧砌筑块体包括水泥土块和水泥基增强层。水泥土块原料包括废弃泥土、水泥和水。将废弃泥土、少量水泥、水合搅拌得到混合料,装入模具中,采用压力压制成型,然后自然养护得到水泥土块。在水泥土块外层施加一层一定厚度的水泥基增强层。本发明制备的免烧砌筑块体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强度高,耐久性好,成本低,碳排放少,对渣土余泥的利用率大等特点。本发明免烧砌筑块体中的水泥土块作为内部填充材料,对强度和性能要求不高,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利用;外水泥及增强层能显著提高砌筑块体的强度、耐磨、耐冲击和抗渗透等使用和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6715.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C1/00 , E01C11/22 , E01C5/06 , E02B3/14 , E02D17/20 , B28B23/02 , B28B11/24 , B28B3/02 , B28B17/02 ,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层增强的免烧砌筑块体及其制备方法,基于面层增强的免烧砌筑块体包括水泥土块和水泥基增强层。水泥土块原料包括废弃泥土、水泥和水。将废弃泥土、少量水泥、水合搅拌得到混合料,装入模具中,采用压力压制成型,然后自然养护得到水泥土块。在水泥土块外层施加一层一定厚度的水泥基增强层。本发明制备的免烧砌筑块体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强度高,耐久性好,成本低,碳排放少,对渣土余泥的利用率大等特点。本发明免烧砌筑块体中的水泥土块作为内部填充材料,对强度和性能要求不高,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利用;外水泥及增强层能显著提高砌筑块体的强度、耐磨、耐冲击和抗渗透等使用和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69286.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111/06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及井损的含水层参数估算方法。本申请首先获取含水层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地层分布信息和不同抽水阶段对应的准稳态水位深度,确定含水层的压力状态变化,采用预先建立的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和井损影响的阶梯抽水水位降深解析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估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储存系数和承压条件下对应的井损系数;最后将参数值代入解析模型中,计算承压‑无压转换发生的临界时间点;综合考虑了抽水过程中承压‑无压的转换以及井损系数的影响,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实现参数估算;通过计算临界时间点刻画了含水层压力状态的变化过程,减小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05794.3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微电网调度方法和装置,通过分时电价对每个时间段进行排序筛选和划分,输出并对释放时间段和储能时间段进行一对一配置处理,遍历完成配置的时间段获得异常释放时间段并确定该异常释放时间段之后是否存在除该时间段之外的正常释放时间段,若确定存在则对正常释放时间段配置的正常储能时间段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时间段分配策略生成微电网调度策略进行微电网运行控制。本发明按照分时电价对各时间段进行分类,对分类后时间段进行异常时间段的筛选和调整,提高生成的微电网调度策略的准确性,使得根据该策略运行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对电网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实现了基于分时电价的微电网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76400.9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冻结法的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扩挖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准备;S2:确定冻结设计参数,计算冻结帷幕的厚度;S3:计算制冷冻结系统设计需冷量;S4:采用双圈式方式布设内圈冻结孔和外圈冻结孔;在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的结构面布设测温孔;在冻结帷幕内非冻结区位置的两侧布设泄压孔;S5:组装制冷冻结系统;S6:调试、运行制冷冻结系统;S7:进入积极冻结阶段;S8:开挖判定,进入维护冻结阶段;S9:联络通道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S10:防水层及二次衬砌结构施工;S11:填充注浆;S12:融沉注浆;S13:封孔;S14:撤场;S15:施工全程监测。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节约工期、降低施工造价的优点,适用于各类富水软土层地铁隧道联络通道的冻结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1003.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机械法竖井和顶管法结合构筑盾构双向始发空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垂直机械施工设备实施竖井结构;竖井结构包括第一口竖井和第二口竖井;S2、采用顶管法在第一口竖井和第二口竖井之间实施联通通道;S3、对第一盾构设备进行改造,并利用改造后的第一盾构设备进行盾构始发;S4、组装第二口竖井用的第二盾构设备,并实施第二口竖井的盾构始发,实现双向盾构掘进。本发明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工程实施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