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7336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8994.7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应急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起动装置。其目的是针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蓄电池、起动电机等故障状态下,采用该装置,通过外力或重力沿坡面分力(因故障停在坡路)顺利起动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万向节I,轴承套,单向轴承,滑杆连接件,万向节II,起动销组成。单向轴承内圈通过滑杆连接件与万向节II滑动连接。起动销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发电机上的起动爪滑动单向连接。轴承套与单向轴承外圈固定连接,轴承套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与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动机连接。单向轴承可以采用常用的楔块式设计。

    发动机活塞位置和相位全工况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3563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261539.1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位置和相位全工况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解决了能够精确测量发动机活塞的停止位置和各缸相位且能够判断发动机曲轴正反向旋转。本发明采用光电元件作为传感器,能在低速时产生出准确的信号,所设计的曲轴信号靶盘均布有128处不同的缺口,通过信号靶盘随曲轴旋转一周产生出128组的不同的信号,标定出活塞的绝对位置,且能够判断发动机的正反向旋转。凸轮轴信号靶盘的四个有效区域也能将发动机的相位标定出来。本发明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及方法不论从功能还是精度上能够满足直喷汽油机瞬时反转直接起停系统的活塞位置和发动机相位的实时监测,同时也能完成现有发动机对曲轴转速和凸轮轴相位的测量。

    一种在线制氢、局部富氢的点燃式内燃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502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61113.1

    申请日:2010-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 Y02T10/121 Y02T10/32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制氢、局部富氢的点燃式内燃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着眼于解决点燃式内燃机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内燃机采用高压缩比、稀薄可燃混合气,实现快速燃烧,避免内燃机失火,提高内燃机热效率,避免和减少关闭节气门引起的机械损失,改善冷启动特性,减低冷启动、怠速工况的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经济性,从内燃机源头上实现能耗的降低和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根据内燃机和传动系统参数及工作状况来匹配冷态等离子氢气转换器,同时控制冷态等离子氢气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实现部件间的耦合控制。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并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活塞位置和相位全工况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3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261539.1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位置和相位全工况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解决了能够精确测量发动机活塞的停止位置和各缸相位且能够判断发动机曲轴正反向旋转。本发明采用光电元件作为传感器,能在低速时产生出准确的信号,所设计的曲轴信号靶盘均布有128处不同的缺口,通过信号靶盘随曲轴旋转一周产生出128组的不同的信号,标定出活塞的绝对位置,且能够判断发动机的正反向旋转。凸轮轴信号靶盘的四个有效区域也能将发动机的相位标定出来。本发明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及方法不论从功能还是精度上能够满足直喷汽油机瞬时反转直接起停系统的活塞位置和发动机相位的实时监测,同时也能完成现有发动机对曲轴转速和凸轮轴相位的测量。

    内燃机失火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45542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10163298.3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内燃机失火检测方法及系统。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上述各种检测方法的相应缺点,既可以准确地检测失火,又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检测方法按一下步骤进行:a)采集宽带氧传感器的信号作为检测的信号,获得用于失火判断的诊断数据;b)将上述得到的失火诊断的诊断数据与此阈值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时,既表明发生了一次失火;c)然后以一定的算法计算失火频率,当该失火频率大于预定值时,便向驾驶员输出报警信号。检测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检测信号的宽带氧传感器、计算发动机一个冲程所对应曲轴角范围内信号差的最大值Δmmax的子程序、失火频率累加值的更新控制子程序、失火判断控制子程序。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94781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3300.7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2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应急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急辅助起动装置。其目的是针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蓄电池、起动电机等故障状态下,采用该装置,通过外力或重力沿坡面分力(因故障停在坡路)顺利起动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技术方案是:它由滑杆、滑杆连接件(5)、单向离合器和万向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滑杆I(2)和滑杆II(3)通过滑杆连接件连接,滑杆I(2)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I(1)与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电机连接,滑杆II(3)的另一端装有扭矩从驱动轮向发电机组方向单向传递的单向离合器(6),单向离合器(6)通过万向节II(4)与电动机连接。

    一种汽车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5432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1919007.X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检测装置,包括:发动机排气机构;稀释通道,其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机构相连通;真空泵,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稀释通道的另一端;采样管,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稀释通道和所述发动机排气机构之间;流量计,其连通设置在所述稀释通道上,并位于所述采样管和所述真空泵之间;水汽滤芯,其连通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排气机构上固体颗粒滤膜,其连通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排气机构上,位于所述水汽滤芯与所述采样管之间;臭氧过滤柱,其连通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排气机构上,位于所述固体颗粒滤膜和所述采样管之间;温度调节机构,其与所述采样管相连通。通过将稀释通道与发动机排气机构相连通,能够实现对尾气的降温和过滤。

    一种缸内直喷的气体燃料喷射器

    公开(公告)号:CN207568728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797078.6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于秀敏 商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缸内直喷的气体燃料喷射器,目的是解决现阶段缺少缸内直喷气体燃料喷射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喷射器壳体、喷嘴体、针阀、散热回路和垫圈,所述的喷嘴体设在喷射器壳体下部,喷射器壳体上端开设有进气口,喷嘴体下端开设有喷射口,进气口和喷射口之间设有连通的气体通道;针阀设在气体通道内,针阀下端柱塞落座于喷嘴体下端的喷射口;其中,喷嘴体内设有环绕喷嘴体一周的环形空腔,空腔中填充有冷却介质,空腔通过管道与循环泵和散热器串联形成散热回路;垫圈设在喷嘴体下端的喷射口处。本实用新型用于气体燃料缸内直喷,喷射流量大,喷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密封性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90067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28149.7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基于内燃机对于不同负荷工况下,对扭矩需求以及实现最大EGR率的目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EGR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EGR分布状态的快速切换,中小负荷时,缸内为均质EGR分布;高负荷时,缸内为分层EGR分布。本实用新型中的EGR进气引入管路安装有文丘里管和气流稳压腔,可方便控制管路中的负压,进一步加大EGR容忍度,且能保持管路废气压力稳定,减小气流扰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NOx排放,兼顾负荷对EGR分布形式以及大小的需求,能提高内燃机热效率以及减小燃油消耗率,有效改善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实现大EGR率提供可行性。

    一种热管燃油辅助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47199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20403788.X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热管理方面,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热管燃油辅助加热装置,旨在提高辅助加热器对驾驶舱室的预热速度和预热效率,并改善发动机冷启动性能及驾驶舱室的舒适性。该实用新型利用热管的超导热性能,将热管和燃油加热器相结合对驾驶舱室进行预热,并保留了对发动机冷却液水暖的预热方式。该系统安装时将热管放热端安装在相对于加热室较高的位置,热管冷却剂冷凝后依靠重力的作用回流至加热室,与传统的舱室预热方式相比不需要水泵驱动,降低了水泵的功耗,并大大的提高了预热速度和预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