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纳米载体介导的不结球白菜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524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21665.0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为解决不结球白菜再生率低,受基因型影响大,使得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纳米载体介导的不结球白菜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与具有顺磁性、表面覆盖一层PEI薄膜的Fe3O4的磁性纳米载体以质量比1:1连接,得到基因—磁性纳米载体复合物;在花粉培养基中混合基因—磁性纳米载体与待转化植物花粉,在0.1~0.5T的磁场介导下进行磁转化,直接递送基因—磁性纳米载体复合物进入花粉细胞;然后通过植物授粉和受精过程实现待转化植物的外源基因遗传转化。本发明花粉培养基配方、磁性纳米粒子和质粒DNA的质量比、磁转化时间三者的组合,能够保证不结球白菜的花粉活力并有效提高磁转化效率,建立简单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快速高效获得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89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26458.0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获得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是待小孢子胚状体产生时,将其转到2000lx、25℃、60r/min摇床上振荡培养,3~7d后将转绿的子叶型胚转移到含蔗糖2.5%,琼脂粉1%的B5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获得再生芽;15~20d后,转入含10%椰汁,3%蔗糖,0.78%琼脂粉的MS固体培养基中,20~30d后大多数植株长成健壮且生根的幼苗,可驯化移栽,培养条件都为90uE/m2/s、12hr/d、25℃。再生植株平均成苗率达83.5%。本发明有效解决小孢子胚易褐化、玻璃化的问题;有效缩短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DH株系的时间;不需添加任何激素,更安全。

    一种洋葱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9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45355.0

    申请日:2010-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公开了一种洋葱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一种洋葱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包括选取洋葱外植体,采用添加2,4-D、6-BA的B5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所述的B5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0g/L,琼脂浓度为8g/L,培养基pH值为5.8,添加的2,4-D浓度为0.5~2.0mg/L,6-BA浓度为1.0~4.0mg/L。本发明所选取的外植体具有消毒灭菌方法简单方便,接种后污染率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的优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芜菁子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60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1717.3

    申请日:2010-03-11

    Inventor: 侯喜林 董海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芜菁子油的方法,专用于芜菁子的深度加工。其原料和工艺为,将芜菁(Brassica rapa L.)子除杂、粉碎、过筛,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萃取温度为46.10℃,萃取时间为80.40min,萃取压力为31.65MPa的条件下,芜菁子油萃取得率为31.893~32.554%,纯度在99%以上。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芜菁子油工艺,为芜菁子的深度加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有效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芜菁子油的研究,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好,得率较高,重复性好,萃取效率高,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无污染等优点,生产上可用于芜菁子油的提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韭菜籽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1089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23768.2

    申请日:2008-06-04

    Inventor: 侯喜林 马志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韭菜籽油提取方法,属于食品加工学领域,专用于韭菜籽深度加工。其原料和工艺为,将韭菜籽干燥、粉碎,超临界CO2萃取,提取温度40.40℃,提取时间为86.70min,提取压力22.25MPa,提取得到韭菜籽油,纯度在99%以上,得率17.23~17.52%。本发明为韭菜籽的深度加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好,得率较高,重复性好。

    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7645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24854.3

    申请日:2007-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用标记引物DBC16扩增不结球白菜晚抽薹系或育种材料DNA,如果能够扩出252bp的晚抽薹LB片段,则标志着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的存在。则标志着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的存在。本发明对不结球白菜晚抽薹系Y5及早抽薹系P120进行SSR分子标记的筛选,获得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基因的一个标记晚抽薹LB。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可有效开展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品种的选育,大大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生产上可用于对不结球白菜晚抽薹品种的纯度鉴定。

    一种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6021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86161.2

    申请日:2006-09-06

    Inventor: 侯喜林 史公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用于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用标记引物OPAG20,或者用标记引物SCAG20,扩增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或育种材料线粒体DNA,如果能够扩增出700bp的片段,均标志着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存在。本发明对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98HA及其保持系98HB线粒体DNA进行RAPD及SCAR分子标记的筛选,可有效开展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大大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一种不结球白菜的品质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146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310112625.9

    申请日:200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结球白菜的品质育种方法。以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以苏州青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其杂交组合的叶片重/叶柄重比值为0.60~0.62,维生素C含量211.4~219.0mg/kg,干物质6.18~6.64g/100g鲜重,有机酸1.87~2.03g/100g鲜重,可溶性蛋白质0.39~0.41g/100g鲜重,可溶性糖19.95~21.41g/100g干重,粗纤维7.52~8.04g/100g干重;芜菁花叶病毒(TuMV)、炭疽病、霜霉病、黑斑病病指分别为17.20(R)、5.98(HR)、16.06(R)、13.96(R);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85.3t/hm2。

    大蒜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3843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410014721.4

    申请日:200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蒜病毒RT-PCR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专用于大蒜花叶病毒(GMV)、大蒜潜隐病毒(GCLV)的检测。试剂盒包括:反转录试剂盒,PCR试剂盒及阳性对照三部份。检测方法,包括反转录反应,PCR反应及电泳检测,含有GMV病毒大蒜样品的电泳检测结果为扩增出327bp的电泳条带,含有GCLV病毒大蒜样品的电泳检测结果为扩增出469bp的电泳条带。本试剂盒PCR部分采用小反应体系,节约药品,降低成本,使用方便。通过特异性和灵敏度鉴定,证明本试剂盒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