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096925.X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镁合金滑套压裂球的制备及其控制降解速率的方法。将坩埚加热至450℃,同时通入SF6保护气氛,加入AZ91D镁合金。当炉温升至720℃、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经200℃干燥1小时的镍包硅藻土,搅拌并保温2分钟。去除氧化渣,浇注到预热为200℃的铁模金属型中。凝固冷却后,从金属模中取出镁合金球,依次在脱脂液脱脂5分钟,在55℃的柠檬酸中酸洗1分钟,在85℃的NaOH碱蚀液中碱蚀6分钟。最后,将镁合金球置于55℃、以CaCl2、Na3PO4为主要成分的磷酸盐成膜液中30分钟。成膜液的pH值为3.0。将镁合金球置于流水下冲洗2分钟,在120℃下烘干20分钟。加入2%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压缩强度达415MPa。在50℃0.5%NaCl溶液中浸泡12小时,加入3%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为18.026mg·cm-2·h-1。
-
公开(公告)号:CN109909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4481.5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SA106B低碳钢管材内壁抗腐蚀性的表面处理及测试方法,属于核电关键结构材料领域。利用高压气动加速喷丸技术对SA106B无缝钢管内壁进行改性,主要通过控制相变、细化析出物、改善珠光体相结构,增加晶界体积分数等方式,抑制SA106B低碳钢不同成分相间的电偶腐蚀,强化表面氧化膜结构,达到提高材料抗腐蚀性能的目的。本发明处理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针对核电关键结构管状材料的内壁进行强化处理,达到有效改善管状材料内壁耐腐蚀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90695.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属于腐蚀技术领域。首先取一块测试材料进行1100℃固溶处理,然后将两个试样都制成电化学样品,工作面研磨后将表面抛光,最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配制硫酸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和氯化钠。将配制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连接好电极之后试样浸入溶液中10分钟以获得稳定的开路电位。从开路电位开始,以40mV/min的扫描速度扫至300mV,再以同样的扫描速度回扫至开路电位。记录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活化电流Ia和再活化电流Ir。用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Ra值相减,得到待测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值。该方法消除了均匀腐蚀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的结果比标准DL-EPR方法得到的值大9~10倍,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208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7123.7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金刚石表面镀Mo及金刚石/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将金刚石:MoO3=1:2~1:4(wt%)混合均匀,将其装于氧化铝坩埚中,分别置于通有氢气、氩气气氛的管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900~1050℃,保温时间2~4h,完成镀钼过程。样品随炉冷却取出后,对金刚石颗粒进行超声波清洗并烘干。按镀钼后的金刚石:Cu=60:40~40:60(体积%)配比称量置于行星球磨机中混合均匀。球磨机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120min。最后,将球磨后的混合物置于石墨模具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烧结完成即得到高导热率的金刚石/Cu电子封装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热导率高,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05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7466.3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9/00 , C22C26/00 , H01L23/29 , H01L23/373
Abstract: 一种高热导率金刚石/Cu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其特征是首先采用粉末覆盖燃烧法对金刚石表面镀Mo,然后采用气体压渗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镀覆层从内向外,内层是Mo2C层,该层强固地附着在金刚石表面上;外层为Mo层,该层的形成,使金刚石表面具有金属特性。由于压力熔渗在真空中进行,压力下凝固,复合材料中无气孔、疏松、缩孔等缺陷,组织致密。本发明制备的金刚石/Cu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达837W/(m·K)。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8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1910.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属于热加工工艺领域。本发明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在1050-1100℃温度下控制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利用动态再结晶的原理,材料变形完毕后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简单、通过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控制,达到了奥氏体均匀再结晶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晶粒异常长大的问题,缩短了工艺流程,能大幅度提高316LN钢晶粒细化的效率。热变形后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约11μm,晶粒度≥9.5级。
-
公开(公告)号:CN102319890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267984.6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方法,属于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不经搅拌直接制备高强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将熔铸-原位合成陶瓷颗粒制备技术和近液相线浇注技术相结合,在变形铝合金熔体中原位合成一定量的亚微米级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核心,显著促进变形铝合金初生相的形核。再利用近液相线浇注技术控制球状晶的长大,最终制备出高性能的变形铝合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还可用于铸造铝合金,镁合金和其它合金体系半固态浆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07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41031.X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铝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锂离子电池技术。本发明采用喷射成形技术辅以碳热还原法制备硅铝碳复合负极材料,将Al和Si在中频感应真空电炉(真空度为0.01~1000Pa)中熔炼,成份均匀后再进行气雾化和喷射成形,气雾化和喷射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雾化气体为N2或Ar;雾化压力为0.1~10MPa;导流嘴直径为0.5~10.0mm,沉积距离为50~1000mm。将硅铝合金与葡萄糖的酒精溶液搅拌、超声混合均匀,在50-80℃下蒸发掉无水酒精,再把残留物置于流动的氮气或氩气氮气气氛中,以1~30℃/min的升温速率达到500~1000℃后,保温0.5~1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硅铝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766mAh/g。
-
-
公开(公告)号:CN1291055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310123480.2
申请日:2003-12-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硅耐蚀铸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u合金化、过热保温和孕育处理措施,改善材料的性能;具体方法为:Cu合金化:将化学成分为C0.5~1.4重量%,Si13~16重量%,Mn0.3~0.8重量%,P和S小于0.03重量%,其余为Fe的高硅铸铁,用中频或高频感应炉熔化后,加入占铁水重量2~8%的Cu进行合金化处理;过热保温处理:将上述铁液过热100~350℃、保温5~30分钟进行过热保温处理;孕育处理:选用Si-Ba或RE-Ca-Ba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加入量为占铁水0.2~0.4重量%,浇注温度为1250~1350℃。优点在于:解决了现行高硅铸铁强度低、硬度高、脆性大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