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6352.3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通量获取热力学计算铝合金凝固相组成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提取铝合金凝固相组成。所述方法包括:构造铝合金成分组合;结合热力学理论,高通量迭代式计算所有铝合金成分组合下的希尔凝固相图,导出所有成分组合的初晶相分数、初晶相成分和各类析出相含量的结果文件;提取结果文件中的初晶相分数、初晶相成分和各类析出相含量。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凝固计算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1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88013.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耐辐照与耐腐蚀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属于核电关键结构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喷丸技术和钝化处理工艺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改性,在有效控制喷丸过程中出现的马氏体相(即控制形变诱导相变过程)、增加孪晶界,细化晶粒的同时对不锈钢进行钝化处理,使得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更加均匀、紧致、结合力更强,达到同时提高316LN奥氏体不锈钢耐辐照和耐腐蚀性能的目的。本发明处理设备简单,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95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001748.9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类,不锈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老化的双相不锈钢其制备方法。所述不锈钢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3、Cr18.0-22.0、Ni8.0-11.0、Mn0.5-1.5、Si 0.2-1.0、Mo0.1-0.8、S<0.005、P<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铁素体含量<20%。制备方法为按照耐热老化的双相不锈钢成分含量配料,采用电弧炉+氩氧精炼炉炉外精炼工艺进行冶炼,通过离心铸造或静态铸造浇铸成型。在1050-1150℃温度范围内进行固溶处理。本发明涉及的不锈钢具有均匀细小且不连通的铁素体,铁素体含量相对更低,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长期热老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退化程度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15052.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在充分利用Ar-H2 混合气氛调节,同时利用Ar气的化学稳定性和H2 辅助还原性,实现对金刚石表面镀层的有效控制,得到由W相和WC相组成的理想镀层。镀覆前将80-100目金刚石颗粒与过量300目WO3粉末混合均匀,盛在瓷舟中放入管式气氛炉,燃烧最高温度为1050℃,保温时间为3h,进行金刚石覆盖燃烧镀钨处理。得到的镀钨颗粒再通过气体压力熔渗法制备成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做热物理性能分析,得到最终热导率最高为875Wm-1K-1,证实该工艺镀钨金刚石颗粒能够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3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002516.5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检测双相不锈钢热老化状况的方法及系统。它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和计算模块组成,其中计算模块包括:磁导率与热老化动力学的关系、热老化动力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和力学性能与热老化安全系数的关系三个算法单元。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双相不锈钢材料的下列算法单元;读取待检测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参数,根据所述各算法单元得到双相不锈钢的热老化安全系数;根据得到的热老化安全系数判断材料安全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双相不锈钢部件的在线检测,提高部件的服役安全性。同时,本发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工程人员和科研人员以此为基础开展双相不锈钢部件的寿命评价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7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05467.0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Sn和Nb的锆基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塑性、耐Ar离子辐照和耐H2SO4腐蚀的Zr61.5Cu19.5Fe5Al11Sn1Nb2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在核电站燃料组件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合金为全非晶态结构,其最大压缩应力σmax高于2500 MPa,压缩塑性高于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Zr含量相对较低的非晶合金部分替代现广泛使用的燃料组件用高Zr合金,对节约紧缺的战略物资Zr意义重大;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过程容易控制,综合成本较低;并且本发明Zr基非晶态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耐Ar离子和H2SO4的性能,可望成为核电站燃料包壳材料的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2516.5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检测双相不锈钢热老化状况的方法及系统。它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和计算模块组成,其中计算模块包括:磁导率与热老化动力学的关系、热老化动力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和力学性能与热老化安全系数的关系三个算法单元。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双相不锈钢材料的下列算法单元;读取待检测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参数,根据所述各算法单元得到双相不锈钢的热老化安全系数;根据得到的热老化安全系数判断材料安全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双相不锈钢部件的在线检测,提高部件的服役安全性。同时,本发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工程人员和科研人员以此为基础开展双相不锈钢部件的寿命评价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50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05288.5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压气体辅助熔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四大功能系统,即真空系统、配气系统、增压充气系统和制备系统相互连接组成;采用此装置的制备方法是应用高压气体提供压力,驱动熔融基体金属液体有效填充第二相或预制体孔隙,冷却后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显著消除组织缺陷,通过保温保压处理实现对两相界面结构的有效控制,提高复合材料性能,以Al/Diamond复合材料为例热导率可达到649W/mK;通过合理的高压气体成分设计,可解决特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复合材料制备质量,如基体金属Mg的活性和Diamond的高温石墨化问题等;实现大量类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复杂形状零部件的近净成形;本发明制备质量高,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31989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67984.6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方法,属于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不经搅拌直接制备高强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将熔铸-原位合成陶瓷颗粒制备技术和近液相线浇注技术相结合,在变形铝合金熔体中原位合成一定量的亚微米级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核心,显著促进变形铝合金初生相的形核。再利用近液相线浇注技术控制球状晶的长大,最终制备出高性能的变形铝合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还可用于铸造铝合金,镁合金和其它合金体系半固态浆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44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68594.0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细晶粒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方法,属于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熔铸-原位合成陶瓷颗粒制备技术和低过热度浇注技术相结合,在变形铝合金熔体中原位合成一定量的亚微米级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核心,显著促进变形铝合金初生相的形核。通过低过热度浇注技术抑制枝晶的生长,结合利用简单的保温传送管道冷却和冲刷破碎树枝晶工艺,最终制备出细晶粒、高性能的变形铝合金。本发明的优点是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面广;不仅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制备,还可用于铸造铝合金,镁合金和其它合金体系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原位合成陶瓷颗粒的添加还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