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9204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290695.6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属于腐蚀技术领域。首先取一块测试材料进行1100℃固溶处理,然后将两个试样都制成电化学样品,工作面研磨后将表面抛光,最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配制硫酸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和氯化钠。将配制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连接好电极之后试样浸入溶液中10分钟以获得稳定的开路电位。从开路电位开始,以40mV/min的扫描速度扫至300mV,再以同样的扫描速度回扫至开路电位。记录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活化电流Ia和再活化电流Ir。用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Ra值相减,得到待测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值。该方法消除了均匀腐蚀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的结果比标准DL‑EPR方法得到的值大9~10倍,可信度高。

    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8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61910.5

    申请日:20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属于热加工工艺领域。本发明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在1050-1100℃温度下控制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利用动态再结晶的原理,材料变形完毕后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简单、通过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控制,达到了奥氏体均匀再结晶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晶粒异常长大的问题,缩短了工艺流程,能大幅度提高316LN钢晶粒细化的效率。热变形后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约11μm,晶粒度≥9.5级。

    可降解镁合金滑套压裂球的制备及控制降解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1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096925.X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镁合金滑套压裂球的制备及其控制降解速率的方法。将坩埚加热至450℃,同时通入SF6保护气氛,加入AZ91D镁合金。当炉温升至720℃、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经200℃干燥1小时的镍包硅藻土,搅拌并保温2分钟。去除氧化渣,浇注到预热为200℃的铁模金属型中。凝固冷却后,从金属模中取出镁合金球,依次在脱脂液脱脂5分钟,在55℃的柠檬酸中酸洗1分钟,在85℃的NaOH碱蚀液中碱蚀6分钟。最后,将镁合金球置于55℃、以CaCl2、Na3PO4为主要成分的磷酸盐成膜液中30分钟。成膜液的pH值为3.0。将镁合金球置于流水下冲洗2分钟,在120℃下烘干20分钟。加入2%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压缩强度达415MPa。在50℃0.5%NaCl溶液中浸泡12小时,加入3%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为18.026mg·cm‑2·h‑1。

    可降解镁合金滑套压裂球的制备及控制降解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096925.X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镁合金滑套压裂球的制备及其控制降解速率的方法。将坩埚加热至450℃,同时通入SF6保护气氛,加入AZ91D镁合金。当炉温升至720℃、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经200℃干燥1小时的镍包硅藻土,搅拌并保温2分钟。去除氧化渣,浇注到预热为200℃的铁模金属型中。凝固冷却后,从金属模中取出镁合金球,依次在脱脂液脱脂5分钟,在55℃的柠檬酸中酸洗1分钟,在85℃的NaOH碱蚀液中碱蚀6分钟。最后,将镁合金球置于55℃、以CaCl2、Na3PO4为主要成分的磷酸盐成膜液中30分钟。成膜液的pH值为3.0。将镁合金球置于流水下冲洗2分钟,在120℃下烘干20分钟。加入2%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压缩强度达415MPa。在50℃0.5%NaCl溶液中浸泡12小时,加入3%镍包硅藻土的AZ91D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为18.026mg·cm-2·h-1。

    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9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90695.6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一种测试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化学方法,属于腐蚀技术领域。首先取一块测试材料进行1100℃固溶处理,然后将两个试样都制成电化学样品,工作面研磨后将表面抛光,最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配制硫酸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和氯化钠。将配制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连接好电极之后试样浸入溶液中10分钟以获得稳定的开路电位。从开路电位开始,以40mV/min的扫描速度扫至300mV,再以同样的扫描速度回扫至开路电位。记录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活化电流Ia和再活化电流Ir。用待测试样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Ra值相减,得到待测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值。该方法消除了均匀腐蚀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的结果比标准DL-EPR方法得到的值大9~10倍,可信度高。

    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8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1910.5

    申请日:20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316LN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的热变形工艺,属于热加工工艺领域。本发明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在1050-1100℃温度下控制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利用动态再结晶的原理,材料变形完毕后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简单、通过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控制,达到了奥氏体均匀再结晶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晶粒异常长大的问题,缩短了工艺流程,能大幅度提高316LN钢晶粒细化的效率。热变形后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约11μm,晶粒度≥9.5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