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608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659886.6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视频流匹配的实时测速方法,利用车载摄像头拍摄的两幅图像中同一目标对象角点移动的像素数反推在两幅图像时间间隔内车辆行驶的位移,从而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而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速度信息,使用该方法只需要安装一个车载摄像头就可以实现对车速的监测,不存在车辆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轮胎磨损问题对车速测量的影响,方便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20917.7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8G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交通信息补偿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针对待获取交通信息的所有道路和所有时间段,获取各道路在各时间段的交通信息,然后将所有交通信息组成测量矩阵M,随机生成矩阵L;步骤二,根据测量矩阵M计算矩阵,更新矩阵,其中inverse(P,Q)=P-1QPT,λ1、λ2及λ3为设定阈值;步骤三,计算代价函数(1)的值,若该值大于之前的历史最小值,则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L和R的最优值,否则,将最优的L和R值更新为当前的L和R值;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至达到设定的最大循环次数,然后将最优的L和R相乘计算出交通信息矩阵X。本发明所提得到的交通信息矩阵可为后续的通行时间估计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0583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0626.3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轮移动机器人及其测速方法,该球形轮移动机器人包括:球形轮、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球形轮运动的驱动机构、承载各结构的机身、控制模块以及获取机身姿态数据的惯性传感器;还包括:用于获取球形轮相对于机身速度的测速机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测速机构获取的球形轮相对于机身速度和惯性传感器获取的机身姿态数据利用基于运动学约束关系的线性方程得到球形轮的求解速度ω,然后利用球形轮的求解速度和传感器的机身姿态数据结合运动控制律求得球形轮移动机器人运动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机构。本发明提高了机器人行走时球形轮球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074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6493.6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简单的利用有限差分法对电势分布进行处理求收敛值,而本发明则将电势分布分为大误差区和小误差区,对于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局部分区加密有限差分法和变步长有限差分法,通过简单的矩阵运算即可获得圆柱形微流道中双电层电势分布的精确计算结果,减小了小误差区的计算量,提高了大误差区的计算精度。从而有效解决了普通方法求解圆柱形微流道中双电层电势分布时无法获得收敛解的问题,以及微流道及液体的参数在特殊情况下的电势分布的快速、精确的计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8608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9886.6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视频流匹配的实时测速方法,利用车载摄像头拍摄的两幅图像中同一目标对象角点移动的像素数反推在两幅图像时间间隔内车辆行驶的位移,从而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而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速度信息,使用该方法只需要安装一个车载摄像头就可以实现对车速的监测,不存在车辆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轮胎磨损问题对车速测量的影响,方便可行。
-
-
公开(公告)号:CN10173960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227039.1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省原材料的一维下料方法。该方法能在约束条件不确定的环境下求得一维下料问题的最优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废料的产生。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内容为:首先将不剪裁的原材料拼接成数量为m、长度为L的结果管材,使结果管材的剩余部分的长度小于原材料的长度;其次利用最优的剪裁方法剪裁原材料,使用这些被剪裁的原材料拼接结果管材的剩余部分。最后,检查约束条件1是否被满足,如果不满足,则作适当调整。本发明利用非数值计算的思想,能用于众多约束条件,包括有些约束条件是不确定的情况下一维下料问题的求解,通过巧妙的比较,选择出最优的剪裁、拼接方法,求得最优解,由此实现原材料最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8829.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M13/045 , G01P1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加速度的初期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了信噪比较高的角加速度信号开展轴承故障诊断,并通过滤波算法对信号中的噪声进行抑制,同时对故障特征信号进行增强,能够有效诊断早期的、微小的轴承故障;采用液环式角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角加速度信号,其在低频段和中频段均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本发明中采用的滤波器均为时域滤波器。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采样频率较低的条件下依然适用;本发明中提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仅采用了角加速度信号,不需要额外的转速传感器提供电机旋转速度、旋转频率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89657.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双原子位点钴铁负载的氮掺杂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原子级双金属钴铁负载的氮掺杂纳米碳材料及其在锂氧气电池中的应用,属于纳米碳材料/金属空气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真空辅助热处理法制备了一种纳米棒组装菱方八面体状氮掺杂纳米碳前驱体,并通过负载铁和钴元素,制备了金属活性位点高度分散的钴/铁双金属氮掺杂纳米碳材料,具有高度ORR/OER双功能催化活性,可作为有机体系锂氧气电池的正极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96691.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级金属锰负载的氮掺杂介孔碳纳米微球及其应用,属于多孔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与盐酸多巴胺以及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配制成单体溶液;先将1,3,5‑三甲苯和单体溶液配制成乳白色的纳米微乳液体系,然后加入氨水进行搅拌反应,得到多巴胺聚合物;将多巴胺聚合物与锰盐水溶液进行搅拌反应,得到负载金属前驱体的聚合物;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对负载金属前驱体的聚合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介孔碳纳米微球。本发明所述介孔碳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而且既可用作CO2还原制备CO的高效催化剂也可用作Li‑CO2电池的高效正极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