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13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281749.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防热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防热材料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能够选择多种类型的单胞构建防热材料,还在材料设计过程中控制了材料热性能以及其重量,并且还兼顾了承重要求和加工要求,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控制材料热传递路径、材料重量、加工难度和复杂度,降低了防热材料结构的冗余。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热材料设计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241424.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热测试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物体表面热流密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定物体待测面上热流随时间变化的初步热流密度函数;采集物体待测面的初始温度和超声波传播时长;根据初始温度和初步热流密度函数,确定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若是超声波传播时长和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之间的差异较小,则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即为物体待测面的热流密度函数;否则对初步热流密度函数进行调整,并重新按照上述方式确定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是否准确,直到获得准确的热流密度函数。本申请无需对物体结构进行破坏及其他任何处理,且超声波信号仅仅在物体内部传播,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降低热流密度的测量难度且保证热流密度函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300857.6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天飞行器热防护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新型材料在飞行试验中的时变热响应测试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试验面与对照面测温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限的数据分析,获取试验面复合材料表面和结构内部沿飞行轨道的时变温度数据,本发明的数据能够反映试验面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响应,特别是能够反映靠近气动加热面的复合材料防热效能;与基于内壁面测量点温度数据的导热反问题分析方法相比,本发明根据对照面外壁面的气动加热热流数据,通过热壁修正公式得到试验面的气动加热热流数据,进而获得的导入试验面的复合材料结构内部的温度剖面,具有较高的处理精度,且受测量点温度偏差的干扰较小,结果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0348.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功能材料催化调控的尖锐前缘超高热载疏导方法,属于航空航天工程中气动热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确定尖锐前缘所处的飞行条件;S2,计算尖锐前缘表面气动热载荷,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超高热载疏导;S3,计算绕尖锐前缘流场中离解原子分布和气体离解程度,确定调控幅度是否满足超高热载疏导条件;S4,评估采用高温功能材料催化特性调控局部超高热载荷的可行性与可调控幅度;S5,如果调控幅度满足调控要求,确定涂层材料,加工制造尖锐前缘涂层。本发明可实现在不需要增加超高热载荷附近的防热结构厚度的情况下,对局部非平衡流场的主动调节和控制,进而实现对尖锐前缘超高热载定向疏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52929.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广义热弹性耦合问题计算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计算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设位移分布u1,通过对能量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建立复合材料界面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界面温度的关联,获得当前时刻t温度分布θ1;S2,根据当前时刻t温度分布θ1计算平衡方程建立界面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界面弹性响应的关联,获得t时刻的位移分布u2,判断u2是否收敛于u1,若是,进入步骤S3,若否,进入步骤S1;步骤S1‑S3记为一个轮回N;S3,进入N+1个轮回计算。本发明能够精确化建立复合材料界面参数大梯度变化下界面参数与界面热影响的关系,且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313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01305.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升阻比吸气式高超声速飞机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属于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领域,包括机体/内流道气动布局;在所述机体/内流道气动布局中从前到后分别为前体预压缩面、一级外压缩面、二级外压缩面、三级外压缩面、冲压流道、第一尾喷管和第二尾喷管,进气道分流板位于二级外压缩面内部,涡轮流道并联于冲压流道上方;本发明具备高效的高速巡航飞行能力,满足了飞行器低速段的高升力需求,同时改善高速机翼在低速起飞状态下的流动分离问题,可以保证飞机的宽速域飞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92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16484.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孔介质LBM计算网格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多孔介质几何数模文件;S2,判断几何空间域的范围;S3,计算LBM物理求解域范围及各方向的网格节点数;S4,计算多孔介质几何数模文件的各固体骨架表面单元在LBM计算空间的区域范围;S5,判断固体骨架表面单元是否存在交点并标记;S6,进行流/固求解域与边界的判断;S7,根据交点排列的奇偶性对流/固区域进行区分;S8对LBM计算空间内的流/固区域与边界进行标识,进而完成LBM计算网格的生成等;本发明使得计算网格的生成能同时兼顾微细结构重建的真实性与网格空间分辨率的可调整性,能够提升LBM求解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0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1264305.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温度变化的超声波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根据介质温度‑超声传播特性,采用超声回波法,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可快速测量随温度变化的超声波传播速度,适用于固体介质中随温度变化条件的超声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等波速的测量;本发明具有测量周期短、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而且将超声传播速度表示为随位置和时间变化的分段函数模型,可以对任意随速度进行识别且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07271.2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测量中波速与温度关联关系标定装置,包括:微控制器、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保温模块、温度测量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保温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均作用于被测试件;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温度测量模块连接,控制各个模块工作,并采集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的数据从而计算超声波在被测试件中的波速与温度的关系;所述显示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波速与温度的标定结果。该装置实现标定实验的一体化和自动化测量,能够简单快捷地得到波速和温度的关系,可根据需求标定材料的超声传播特性,扩展了超声测温、测厚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对材料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66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638514.3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反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给定约束条件:长度L,宽度W,底部截面装填内径φ,头部半径Rh,头部球面切角θ,翼前缘半径Rw;步骤一、确定飞行器的上下表面轮廓线;步骤二、确定飞行器的左右宽度轮廓线;步骤三、确定下反截面曲线;步骤四、生成B点之前的椭圆截面;步骤五、生成B点到C点之间的组合截面,得到飞行器外形。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不同下反角和尺寸约束条件下外形的快速生成,并且该方法生成的外形可以完全参数化,下反式背风面既保证了升力面积足够大,同时又抑制了迎风面高压气流的向上溢出,减少了升力损失,能够提升气动效率,可以为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可选布局方法和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