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8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257926.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05/00 , C09D129/04 , C09D7/65 , C09D7/61 , C08J3/24 , C08J7/054 , G02B1/18 , G02C7/02 , C08L5/00 , C08L29/04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长效防雾硅基凝胶防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雾剂由硅基溶胶溶液和长链多糖/氨基分子交联溶液组成,其中:硅基溶胶溶液包括:正硅酸四乙酯、环五聚三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有机溶剂;长链多糖/氨基分子交联溶液包括:去离子水、多糖分子、聚乙烯醇、氨基分子表面活性剂、光催化附着剂氧化铈。本防雾溶胶中的硅溶胶与亲水性多糖分子和氨基分子交联形成刚性中心和软性长链的核壳结构,促使水滴通过毛细作用均匀迅速的扩展整个表面,达到吸湿和防雾效果,长链多糖/氨基分子作为封端剂抑制表面活性剂挥发,引入氧化铈增加硅溶胶表面吸附力,克服原有水性防雾涂膜因附着力差导致透光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452575.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D06M11/77 , D06M11/79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方法,将碳纤维加热预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将SiC粉末与硅橡胶按质量比为5‑10:10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将碳纤维与混合浆料按质量比为3‑5:100充分混合;将充分浸渍浆料后的碳纤维加热至400‑600℃,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碳纤维本身没有损伤,且制备过程不需要专用设备,不需要高温以及特殊气体,极大简化了制备流程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9382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85252.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抗菌杀毒的活性炭防护口罩,该活性炭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于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的口罩本体呈层叠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含光催化氮化碳纳米片的活性炭纤维布层、熔喷布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活性炭纤维布层添加氮化碳纳米片,极大地提高了防护口罩的抗菌杀毒效果,能更好地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并且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0274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51224.4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离子的凹凸棒小球的制备方法,将纯凹凸棒石在酸性条件反应下活化、洗涤、干燥,然后进行高温焙烧,将得到的凹凸棒粉末进行球磨过筛,加入N-甲基-1-吡咯烷酮、胶黏剂混合搅拌,利用注射装置推送浆料滴入水中形成小球并共同静置完成物质交换,得到的小球过滤干燥后高温处理,得到粒径均匀的凹凸棒小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制备的凹凸棒小球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核废水中的Sr、Cs、Co、U等放射性核素,还能够吸附废水中Cu2+、Pb2+、Cd2+等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005499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57055.3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7 , C09D183/05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烧蚀轻质硅橡胶隔热涂料,包括内层的低导热层及外层的耐烧蚀层,耐烧蚀层与所述低导热层的厚度比为2~10:1~5;耐烧蚀层的原料为三组分,通过质量损失带走热量,低导热层的原料为三组分,通过极低的热导率来减少纵向热传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质量烧蚀率低,耐热性能好,高温服役时间长的优点,可以有效抵抗500kW/m2及以上的热流冲击,降低基板温升,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过高温度的侵蚀而产生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0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61674.X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56 , C04B35/58 , C04B35/58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发射率耐烧蚀隔热微球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的制备混合、前驱体浆料的制备、前驱体粉末的制备、烧结过程等步骤,制备得到高发射率耐烧蚀隔热微球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制备得到的喷涂粉末球形度较好,且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用该微球作为填料制备的涂料具有质量烧蚀率低,自辐射率高,机械性能好,可以有效抵抗800kW/m2及以上的热流冲击,保护基体不受高温侵蚀而发生变形和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20908.1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61/06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和钡酚醛树脂复合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隔热涂料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和外层的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与所述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9: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高成碳率的钡酚醛树脂和以Si-O键为主体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配合各种填料,避免了传统的酚醛树脂固化速度慢,力学性能差的缺点,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4562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3/04 , C08K2003/2224 , C08K2003/2265 , C08K2201/011 , C09D5/18 , C09D7/61 , C09D7/62 , C09D7/63 , C09D7/70 , C08K13/04 , C08K7/28 , C08K7/26 , C08K3/34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7/24 , C08K7/06 , C08K3/22 , C08K3/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A组份中,加入B组份,利用A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甲组份中,加入乙组份,利用甲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20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463687.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32B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结构构造中间层界面Mullite/硅酸钇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将莫来石纤维球磨成粉体,分散于1‑甲基吡咯烷酮得到均匀的悬浮液,然后加入混合粘结剂机械搅拌均匀,注入带有Si粘结层的C/SiC复合材料表面,再经烧结得到莫来石多孔涂层;取六水合硝酸钇和正硅酸乙酯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胶,并将溶胶热浸渍旋涂到经过热处理的莫来石多孔涂层,反复热浸渍‑热处理得到致密的Mullite/硅酸钇环境阻障复合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微孔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较好,抗裂纹扩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101044.8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河南普莱姆涂层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双层结构粘结层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将金属基体依次进行去油、喷砂处理;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高速氧焰喷涂或高速压缩空气火焰喷涂在金属基体上沉积第一粘结层;经过大气等离子喷涂、高速氧焰喷涂或高速压缩空气火焰喷涂沉积第二粘结层;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高速氧焰喷涂、溶液等离子喷涂或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第二粘结层上沉积陶瓷隔热层。本发明制备双层粘结层热障涂层,与传统MCrAlY(M=Ni,Cr等)单层粘结层的热障涂层相比,使用温度更高,避免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性能Ni2Al2O4相,既有充足的Al供应,而且有保持了界面的粗糙度,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氧化性和组织结构稳定性,大幅延长其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