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1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38393.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表面能材料、变表面能微流道结构及汗液多模态生化信息传感器,该变表面能材料呈纳米‑微米‑介观尺度的层级梯度孔隙结构,化学式为C/(MN)O2‑δ;将变表面能材料填充至倒模法制备的微流道结构中,均匀分布后,得到变表面能微流道结构;将含有变表面能微流道结构的汗液采集系统与汗液传感器硬件系统芯片集成,获得监测汗液特征成分浓度变化的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变表面能材料内均匀的分布在变表面能材料中疏水的碳和超亲水的(MN)O2‑δ与层级梯度孔隙结构协同作用赋予变表面能材料的变表面能性能;该变表面能微流道结构以变表面能材料内亲水性差异引发的表面能差作为微流体驱动力,替代传统电能和机械能,实现微流道的快速采集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8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444403.X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6 , C04B35/48 , C04B35/495 , C04B35/50 , C04B35/505 , C04B35/626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相多主元超高温陶瓷纳米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的合成:将无机/有机金属盐和反应溶剂作为初始反应物,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加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后,冷却;将溶胶凝胶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2)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碳热还原:将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与碳源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加热碳化反应,冷却后得到单相多主元超高温陶瓷纳米粉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其具备较好的单相性,合成粉体的粒径在100nm以下,合成方法安全稳定可控,同时合成温度明显低于其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6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619399.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陶瓷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高熵氧化物陶瓷(High entropy Ceramics,HEC)纳米凝胶制备,在大气条件下利用热致气相分离原理实现HEC凝胶体的瞬态固化方法。瞬态固化之后的HEC凝胶体在马弗炉低温煅烧,获得介观跨尺度( 2000℃),几何外形、内部微观结构和孔隙率(>80%)高度可调控;这类气凝胶材料还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表面积,具备抗冲击性强,不易破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08403.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5/1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发射率自愈合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由外至内包括:自辐射层,所述自辐射层用于降低基体烧蚀;烧蚀层,所述烧蚀层通过质量损失所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带走热量;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通过低热导材料降低热传导,保护基板不受高温侵蚀;其中,所述自辐射层、烧蚀层以及隔热层的三层材料的厚度比为:3‑10:2‑8:1‑5。涂料喷涂后的硫化固化环境要求为:温度0‑40℃,湿度≤40%,干燥时间:24‑72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03026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51229.7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放射性废水过滤膜的方法,将纯凹凸棒石在酸性条件反应下活化、洗涤、干燥,然后进行高温焙烧,将得到的凹凸棒粉末进行球磨过筛,加入N-甲基-1-吡咯烷酮、胶黏剂混合搅拌,用刮膜机将浆料在玻璃板或塑料板表面刮出厚度均匀的薄膜,随后浸入水中静置完成相转化,烘干后得到凹凸棒过滤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能吸附放射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u2+、Pb2+、Cd2+等,放射性元素钍的去除率也能够达到96%~100%,铀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9.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185237.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螺旋结构的膨胀型镁合金阻燃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阻燃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有机硅橡胶33‑50份,硅橡胶固化剂3‑5份,纳米碳纤维1‑2份,陶瓷螺旋纤维5‑8份,碳化硅2‑3份,消泡剂0.2‑0.5份,聚磷酸铵25‑40份,双季戊四醇10‑16.7份,三聚氰胺10‑16.7份,有机溶剂10‑20份,该阻燃涂层应用于镁合金表面阻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异防火能力和抗高温冲击脱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619399.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陶瓷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高熵氧化物陶瓷(High entropy Ceramics,HEC)纳米凝胶制备,在大气条件下利用热致气相分离原理实现HEC凝胶体的瞬态固化方法。瞬态固化之后的HEC凝胶体在马弗炉低温煅烧,获得介观跨尺度( 2000℃),几何外形、内部微观结构和孔隙率(>80%)高度可调控;这类气凝胶材料还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表面积,具备抗冲击性强,不易破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54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257055.3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7 , C09D183/05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烧蚀轻质硅橡胶隔热涂料,包括内层的低导热层及外层的耐烧蚀层,耐烧蚀层与所述低导热层的厚度比为2~10:1~5;耐烧蚀层的原料为三组分,通过质量损失带走热量,低导热层的原料为三组分,通过极低的热导率来减少纵向热传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质量烧蚀率低,耐热性能好,高温服役时间长的优点,可以有效抵抗500kW/m2及以上的热流冲击,降低基板温升,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过高温度的侵蚀而产生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57082.0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D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耐高温隔热腻子及其制备方法,由A组分及B组分按质量比为5-7:5-7混合而成,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橡胶50~150份,炭黑1~2.5份,白炭黑2.5~5份,凹凸棒粉2.5~5份,分散剂0.5~4份,偶联剂1~8份,中空玻璃微珠25~40份,灰钙粉9~11份,碳纤维5~7份,氢氧化镁10~15份,氧化铁6~8份,蒙脱石粉4~8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含氢硅油10~50份,二甲基硅油3~10份,卡氏铂金催化剂0.05份。本发明具有热导率低,机械性能高,质量烧蚀率低,耐热性能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8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44403.X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6 , C04B35/48 , C04B35/495 , C04B35/50 , C04B35/505 , C04B35/626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相多主元超高温陶瓷纳米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的合成:将无机/有机金属盐和反应溶剂作为初始反应物,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加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后,冷却;将溶胶凝胶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2)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碳热还原:将过渡金属纳米氧化物前躯体与碳源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加热碳化反应,冷却后得到单相多主元超高温陶瓷纳米粉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其具备较好的单相性,合成粉体的粒径在100nm以下,合成方法安全稳定可控,同时合成温度明显低于其他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