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机器人的被动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59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78550.1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手术机器人的被动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内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套;本发明,通过设置齿轮和渐开线制动杆,方便对转动杆进行制动,当渐开线制动杆与齿轮啮合时,方便对齿轮进行制动,进而实现对转动杆的定位,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定位,当通过转动渐开线制动杆,使其与齿轮分离时,则方便转动转动轴对装置进行角度调整,该装置通过设置方形横梁、直角转接件和转动轴,实现了对装置方向的调整,同时采用齿轮、螺母和渐开线制动杆,达到了对装置进行可靠性较高的制动目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一种四氧化三铁-碳-金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95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97722.6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碳-金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该药物载体中,四氧化三铁核被球形碳壳所包覆,碳壳中间存在较大空间,纳米金颗粒负载于碳壳表面。其制备方法:首先使用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在柠檬酸钠辅助下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单分散四氧化三铁颗粒,随后借助正硅酸四乙酯包覆在其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硅,再使用甲醛-间苯二酚共聚物包覆一层碳。使用氢氧化钠处理以除去二氧化硅模板,最后通过浸渍法将金纳米颗粒负载于碳壳上,便得到本发明的药物载体。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磁学特性和光热疗法特性等优良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药物载体合成温度低,环境友好,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重力热管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304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590754.6

    申请日:2016-07-25

    Inventor: 张鹏 吕凤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热管装置,包括蒸发器、绝热段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绝热段密封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内表面为超亲水表面,所述冷凝器的内表面为植入润滑油的光滑多孔表面(SLIPS)。SLIPS表面的润滑油与充注的工质不相溶。蒸发器内壁具有微纳结构的超亲水表面,工质能够完全润湿壁面,受热时出现液膜蒸发,提高蒸发强度,冷凝器的SLIPS表面由纳结构超疏水表面通过植入含氟润滑油、硅油或离子液体复合而成,冷凝液滴漂浮在SLIPS表面上,液滴聚合并从SLIPS表面迅速滑落并清扫其路径上的小液滴,为再次冷凝提供冷凝表面,冷凝换热得到显著提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降低热管热阻,提高其换热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非热处理自强化铝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05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167974.3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处理自强化铝镁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纯铝熔化后升温至680℃,加入纯镁锭待熔化后保温,再依次将中间合金AL—Si、AL—Mn加入升温至740—760℃的合金液中,待其熔化后在740℃下保温;其次将合金液温度升温到780℃,加入混合稀土,待混合稀土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搅拌后将合金液温度提高至770—780℃,保温静置30分钟;最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50℃进行精炼,精炼15分钟后,除渣,除气,最后完成铸件生产。本发明将混合稀土与元素Mn、Mg通过严格摩尔分数比,对铝合金材料中的Mn与Mg的支晶组成进行细化,获得一种具有高耐热性、高延伸率及优秀变形能力的铝镁合金。

    掺氮石墨烯包覆羟基氧化锰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3371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147678.2

    申请日:2014-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氮石墨烯包覆羟基氧化锰纳米线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羟基氧化锰纳米线和掺氮石墨烯组成,其中羟基氧化锰纳米线被掺氮石墨烯紧密包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掺氮石墨烯包覆羟基氧化锰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一步原位水热反应法,包括多个步骤:将氧化石墨烯、高锰酸钾、甲酰胺依次溶解于水中,得到生长液;将该生长液装入反应釜并密封,置于马弗炉,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该反应产物冷却到室温后经过清洗、干燥得到掺氮石墨烯包覆羟基氧化锰纳米线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020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39095.8

    申请日:2015-12-15

    Inventor: 张鹏 孟昭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F02N19/10 F02G5/00 F02G2254/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蓄热箱、进水管、出水管、阀门、分水器、循环水泵、冷却水箱;蓄热箱具有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冷却水箱载有冷却液。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采用添加泡沫金属的相变材料,其中相变材料的相变区间应在40℃-70℃之间。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的冷却液进入换热铜管,与蓄热箱中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进行换热。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余热蓄存起来。当发动机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启动时,蓄存了大量能量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发动机使其温度升高,达到零能耗快速预热发动机的目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7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674754.0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材料中,二氧化硅为球状空心结构,其表面被均匀的碳包覆,形成碳-二氧化硅双壳空心球。本发明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表面活性剂软模板法制备空心二氧化硅;然后通过热解有机碳源包覆二氧化硅空心球,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材料。这种材料首次嵌锂容量为1394mAh/g,比容量在20次反复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在498mAh/g。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掺氮石墨烯与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099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450723.2

    申请日:2012-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氮石墨烯与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并结合后续热处理,实现了石墨烯掺氮与二氧化锰复合的同步进行。其具体步骤为:将石墨烯源、锰源和氮源,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制得掺氮石墨烯与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或其前躯体;然后将所得前躯体通过在不同气氛进行煅烧,得到掺氮石墨烯与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掺氮石墨烯与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用作超电容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和循环寿命。本方法具有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一种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815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49914.3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该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具有空心球的结构,单层或少层二硫化钼纳米片嵌入在碳材料中形成的杂化材料为空心球的壳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多个步骤,以氨基改性二氧化硅颗粒做模板,然后将有机热解碳原料与四硫代钼酸铵通过溶剂热反应包覆模板,在惰性气氛下高温处理,最后将二氧化硅模板去除,即可得到本发明的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本发明的二硫化钼-碳空心球杂化材料首次嵌锂容量接近1010mAh/g,比容量在40次反复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在662mAh/g。

    非热处理自强化铝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05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67974.3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处理自强化铝镁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纯铝熔化后升温至680℃,加入纯镁锭待熔化后保温,再依次将中间合金AL—Si、AL—Mn加入升温至740—760℃的合金液中,待其熔化后在740℃下保温;其次将合金液温度升温到780℃,加入混合稀土,待混合稀土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搅拌后将合金液温度提高至770—780℃,保温静置30分钟;最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50℃进行精炼,精炼15分钟后,除渣,除气,最后完成铸件生产。本发明将混合稀土与元素Mn、Mg通过严格摩尔分数比,对铝合金材料中的Mn与Mg的支晶组成进行细化,获得一种具有高耐热性、高延伸率及优秀变形能力的铝镁合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