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1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577794.2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安徽博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7D487/04 , C07C39/11 , C07C37/82 , C07C67/56 , C07C69/16 , A01N63/20 , A01N43/90 , A01N37/02 , A01N31/08 , A01P21/00 , C12R1/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菌剂及其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所述耐盐菌剂包括栖稻根瘤菌M15的菌体、菌悬液、发酵液、发酵液粗提物和发酵液粗提物的单体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盐胁迫条件下,所述栖稻根瘤菌M15可降低包括水稻在内的植物的相对导电率、脯氨酸含量、Na+含量以及Na+/K+比值,提高植物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促进植物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78403.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14 , C12P7/26 , C12P17/02 , C07C69/84 , C07C49/713 , C07D303/48 , C07C39/24 , C07C39/11 , A61K31/235 , A61K31/05 , A61K31/055 , A61K31/122 , A61K31/336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蒲公英内生真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从蒲公英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了5个顶环氧菌素类化合物(1~5)及2个苯酚类化合物(6,7)其中化合物6对4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具有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8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860833.8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共熔溶剂提取羟基酪醇的方法,通过多种食品级原料不同的组合配制出低共熔溶剂,将橄榄油或橄榄叶与所述低共熔溶剂混合,恒温振荡或超声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离心,所得离心清液即为羟基酪醇提取液,对羟基酪醇提取液经HPLC检测,得到羟基酪醇的含量。本发明采用低共熔溶剂提取羟基酪醇的效率更高、且绿色经济环保易操作,可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591799.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49/717 , C07C45/81 , C07C37/70 , C07C3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桧木醇与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桧木醇与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共晶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945,b=9.401,c=16.268,α=74.924°,β=80.195°,γ=72.024°。相比桧木醇本身,本发明的桧木醇与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共晶的熔点显著提高,在高温下的挥发性降低,长期储存稳定性增加,并且光稳定性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11964.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攀枝花学院
IPC: C07C67/31 , C07C69/732 , C07C67/313 , C07C69/738 , C07C67/08 , C07C37/00 , C07C3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酪醇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属于合成技术领域。羟基酪醇中间体的合成工艺:2‑(3‑甲酰基‑4‑羟基苯基)乙酸酯经氧化反应得到羟基酪醇中间体。羟基酪醇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对羟基苯乙酸经催化酯化反应制备得到对羟基苯乙酸酯;b.对羟基苯乙酸酯经甲酰化反应制备得到2‑(3‑甲酰基‑4‑羟基苯基)乙酸酯;c.2‑(3‑甲酰基‑4‑羟基苯基)乙酸酯经氧化反应制备得到羟基酪醇中间体;d.羟基酪醇中间体经还原反应制备得到羟基酪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起始物料价格便宜,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可有效解决现有制备羟基酪醇的方法成本较高、不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710683922.0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7C29/143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33/46 , C07C33/18 , C07C31/125 , C07C31/135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213/00 , C07C215/68 , C07C37/00 , C07C39/11 , C07C201/12 , C07C205/19 , C07D2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伯醇的方法,利用过渡金属催化,使用异丙醇作氢源来合成伯醇,该反应不仅使用廉价、环保的异丙醇作氢源和溶剂,而且具有产率高、环保等优点,因此该反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50055.8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洛阳师范学院
IPC: C07F17/02 , B01J31/24 , C07C29/145 , C07C37/00 , C07D213/30 , C07D233/64 , C07D307/44 , C07C33/22 , C07C35/21 , C07C39/11 , C07C33/46 , C07B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面手性二茂铁的PNO配体及其应用,为如通式(Ⅰ)或(Ⅱ)所述的含面手性二茂铁和酚的PNO配体;或如通式(Ⅲ)或(Ⅳ)所述的含面手性二茂铁和芳基磷酸的PNO配体;或如通式(Ⅴ)或(Ⅵ)所述的含面手性二茂铁和碳手性酚的PNO配体。本发明提供三齿PNO配体以及其与过渡金属盐或者过渡金属配合物络合的过程;简单易得的水杨醛及其衍生物的引入使该配体具有双官能团化作用,同时该催化剂中‑OH具有更强酸性,有利于与极性双键中N/O结合。因此,此催化剂的双官能团化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反应能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9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710317238.0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衡阳师范学院
IPC: C07B41/02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37/02 , C07C39/04 , C07C39/14 , C07C39/27 , C07C39/07 , C07C39/11 , C07C39/15 , C07C45/65 , C07C47/565 , C07C49/825 , C07C201/12 , C07C205/22 , C07C51/367 , C07C65/03 , C07D21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卤代芳香化合物的羟基化方法,该方法以2‑吡啶酮化合物为配体添加剂,以CuI作为催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即可实现MOH与卤代芳香化合物的羟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且反应产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与文献中报道的同类型反应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很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碘代芳香化合物的羟基化反应在水溶液中90℃就能进行且获得高产率的羟基化产物,反应的温度相比文献中的报道平均可以降低约30℃;溴代芳香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羟基化反应在120℃就能进行,反应温度相比文献中的报道平均可以降低约20℃。
-
公开(公告)号:CN1086102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643420.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富含橄榄苦苷的植物原料中提取羟基酪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富含橄榄苦苷的植物原料、碱性离子液体水溶液和含氯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混合料液在超声波和微波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得到提取液;所述超声波的功率为500~800W,所述微波的功率为200~1000W;将所述提取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羟基酪醇。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的方法对富含橄榄苦苷的植物原料进行提取,不仅能够将富含橄榄苦苷的植物原料中的羟基酪醇提取出来,而且还能够将富含橄榄苦苷的植物原料中的橄榄苦苷转化成羟基酪醇,提取出来,从而提高了提取得到的羟基酪醇的纯度和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44816.1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江苏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高纯度羟基酪醇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在发酵液(羟基酪醇含量1g/L以上)中加入多巴胺,和聚烯丙胺,并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至酸性,得酸性发酵液;将酸性发酵液过滤,去除菌体,通过超滤浓缩,进一步去除蛋白等杂质;再经过滤,去除色素等有机小分子;用醋酸调节pH为2-4,并通入氮气,后进行薄膜蒸发浓缩,温度控制在35-40℃,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行冷冻干燥成固体;固体在室温下溶于酯类溶剂,过滤取清液;清液在40℃下干燥为固体,即得产品羟基酪醇。本发明可有效纯化发酵液中的羟基酪醇,且有效保障提取过程中产品不被空气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