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其机身结构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4626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1602887.8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及其机身结构,一种落地上的机身结构包括:第一机身管,呈中空状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架,由所述第一机身管的第一开口端插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机身管内;第二机身管,连接于所述支架或所述第一机身管;电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机身管内,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风扇的运行状态。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风扇的机身结构;机头,连接于所述机身结构的一端;底座,连接于所述机身结构的另一端。上述的风扇及其机身结构,机身结构机械强度高且便于快速装配。

    控制移动机器人运动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17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4744.2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机器人运动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移动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激光传感数据、二维码数据以及IMU数据;然后,根据激光传感数据确定移动机器人的第一速度矢量,且根据二维码数据确定移动机器人的第二速度矢量;最后,基于预设的目标路径,且应用第一速度矢量、第二速度矢量以及IMU数据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该方案解决了亟需一种能够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实现移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问题。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无人驾驶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533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87230.2

    申请日:2023-12-22

    Inventor: 李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无人驾驶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无人驾驶车辆待行进的目标地点和车辆的当前位置点;确定从所述当前位置点行进至所述目标地点的行驶路径;根据当前所述行驶路径的路况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的剩余电量是否能支持车辆行驶到目标地点;在确定能支持行驶到目标地点的情况下,控制车辆自行行驶至所述目标地点。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起始点和电量的判断,需要人为进行判断和处理而导致的车辆使用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自动判断和行驶的目的,有效提升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一种格栅结构、送风装置及风扇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23550.X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栅结构、送风装置及风扇,其格栅结构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设于第一区域的外周区域,第一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格栅组件,第二区域的周向方向上分布有多个第二格栅组件,第一格栅组件与第二格栅组件一一相对设置,第一格栅组件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二格栅组件靠近圆心的一端连接。其送风装置包括前格栅、后格栅和风叶,前格栅与后格栅之间安装风叶,风叶的直径为D,所述前格栅的直径和后格栅的直径均为h,风叶顶部与前格栅顶部或风叶顶部与后格栅顶部之间的间隙△=1/2(h‑D),△≥15mm。本发明的风扇采用格栅结构和送风装置,能够提高出风风量及速度,实现远距离送风,降低旋转噪音。

    翻转装置及冲压系统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6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85720.5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及冲压系统,翻转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翻转件及导向件,翻转件具有用于放置待翻转件的放置面,导向件活动设置于放置面上且具有承靠面,导向件相对翻转件运动并能够调整承靠面与旋转轴线的角度,以使承靠面能够多角度的承靠待翻转件。通过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导向件相对翻转件运动,使得承靠面与旋转轴线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再通过控制待翻转件与承靠面抵靠,以快速调整待翻转件的角度,同时配合驱动组件驱动翻转件绕自身旋转轴线转动,以使得待翻转件受重力作用下从放置面上掉落到机架上,从而实现待翻转件的翻转,且翻转后的待翻转件具有预设角度,以便于满足待翻转件在后续流程中的码垛需求。

    加工设备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78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584318.9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第一传输组;第二传输组,与第一传输组并列设置,第一传输组和第二传输组相对可移动地设置,第一传输组和第二传输组共同承载并运输工件;止挡组件,设置在第一传输组和/或第二传输组的侧方,止挡组件具有阻挡件,阻挡件沿第一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以对工件的加工端面的至少部分进行阻挡;执行组件,设置在第一传输组和/或第二传输组的侧方,执行组件沿第二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执行组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两器的胀管工序用时长而导致的空调两器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定位设备
    67.
    发明公开
    定位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00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49521.0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设备。定位设备包括:机座;承载组件,设置在机座上,承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承载结构;多个第一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围绕形成定位区域,定位区域用于对待定位工件进行初定位,各承载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至少一个承载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机座上,以朝向或远离另一个承载结构运动,以调整定位区域的位置和/或空间大小;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可活动地设置在至少一个承载结构上,以对完成初定位后的待定位工件进行二次定位;其中,第二定位部的活动路径与定位区域的至少部分重叠或者位于定位区域外。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待焊接工件进行定位的方法影响工件焊接质量的问题。

    冷暖风扇
    68.
    发明公开
    冷暖风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44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09346.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暖风扇,包括风机、两个阻隔机构及发热件。其中,风机具有间隔设置的进风口及两个出风口。一阻隔机构对应可活动地设置于一出风口处,每一阻隔机构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与之对应的出风口。发热件设置于其中一个出风口处。本申请通过控制两个阻隔机构的启动与关闭,使得冷暖风扇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控制与之对应的出风口打开或关闭以调节出风效果,提高了冷暖风扇的适用性;同时,还通过控制发热件的启动与关闭,使得设置有发热件的出风口能够对应吹送暖风或冷风,进而使得冷暖风扇具有吹送冷风以降温的效果、及冷暖风扇吹送暖风以升温的效果,从而增加了冷暖风扇的功能,提高了冷暖风扇的使用场景的使用率。

    格栅结构及送风装置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0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72170.8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格栅结构及送风装置。该一种格栅结构包括第一环墙、第二环墙、第三环墙、多个第一辐条及多个第二辐条。第二环墙围绕第一环墙且与第一环墙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辐条围绕第一环墙且呈放射状排布,每个第一辐条的一端和第一环墙连接,另一端和第二环墙连接。第三环墙围绕第二环墙且与第二环墙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辐条,围绕第二环墙且呈放射状排布,每个第二辐条的一端和第二环墙连接,另一端和第三环墙连接。其中,自第一环墙沿第三环墙的方向,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交错排布,而且沿第一环墙的周向,第一辐条的厚度小于第二辐条的厚度。本申请提供的格栅结构可增加通风面积,提高了格栅结构的进气量,还能减少制作第一辐条时的材料用量。

    一种移载夹具
    70.
    发明公开
    一种移载夹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206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82524.8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载夹具,包括支架,设于该支架一端的机器人法兰,支架设有至少一套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用作夹持构件两侧边的气动开口夹与竖直设置的吸盘,而气动开口夹与吸盘构成三点共同作用于所述构件上的执行机构。移载夹具可以通过气动开口夹两侧卡钩下端的夹爪对板件两侧的承托夹持和吸盘对板件的抵压形成三点的共同作用,构成一稳定的受力三角形,从而高效可靠的夹持板件进行各项复杂工艺动作并保证加工质量。以便代替人工完成将板件送入或取出压合机,规避高风险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