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率相关迟滞模型的压电驱动器阻抗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1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8010.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运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率相关迟滞模型的压电驱动器阻抗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压电驱动器力位监测系统,获得压电作动器的驱动电压、应变和驱动力数据;提出动态拓展非对称play算子及其对应的DE‑ASPI算法,用于描述驱动器率相关压电迟滞与机械滞弹的复合特性;依据所提DE‑ASPI算法与实测应变信号、驱动电压信号,构建驱动器的驱动力状态观测器,实现压电作动器在无力传感器的前提下获得驱动力状态反馈;基于驱动力状态反馈、位移信号与目标位移,设计压电驱动器的阻抗控制律,计算期望控制力;设计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通过调节驱动电压,实现对系统的柔顺控制。

    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及转矩特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6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936004.5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及转矩特性表征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结构,该结构通过楔形槽以及梯形磁体化简了一般永磁联轴器对于永磁体装配环节的步骤,并且通过磁体自吸作用实现磁体快速高效装配;同时本发明提出的联轴器转矩计算方法摆脱了对于传统有限元法的依赖性,快速地计算了永磁联轴器内外转子的转矩大小,大大提高了永磁联轴器转矩计算速度。该方法在实际对于永磁联轴器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同时满足其他尺寸结构的永磁联轴器,是一种具有工程普适性的计算方法。

    一种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及临界转矩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9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13480.8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及临界转矩计算方法。该方法提出一种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结构,该结构通过可拆卸压条和磁体简化了永磁联轴器对于部件装配和总体装配环节的步骤,并且结合磁钢对高磁导率材料的吸力作用实现磁钢的安装固定,进而有效提高了磁钢占比,减小了漏磁,提升了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的转矩密度。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打破了传统有限元法的束缚,实现了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临界转矩的快速求解,显著提升了永磁‑磁阻式复合联轴器临界转矩的计算效率。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简便快捷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结构的永磁联轴器,是一种具有工程普适性的计算方法。

    一种滞回环能量守恒的永磁联轴器磁阻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13179.7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磁力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滞回环能量守恒的永磁联轴器磁阻尼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永磁联轴器三维磁力等效模型,对内转子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强迫振动,分别计算出不同时刻下永磁联轴器内转子与外转子的转矩值,形成不同时刻下转矩值随角位移变化的滞回环曲线,并根据椭圆面积公式计算出滞回环所围成的面积,即永磁联轴器在一个振动循环内由于磁阻尼所耗散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效应即可反算出永磁联轴器的磁阻尼,准确获取其动态行为特性,为永磁联轴器传动性能的分析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是一种具有普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计算方法。

    一种高弹抗偏载永磁联轴器及复合径向刚度解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5204.9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力隔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弹抗偏载永磁联轴器及复合径向刚度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安装在内外转子之间的弹性环被压缩后产生的弹力来抵消偏载作用下部分电磁力,此结构减小了联轴器的复合径向力和径向刚度,最终实现径向抗偏载效果。此外,结合仿真获得的偏载力作为边界条件对弹性环进行结构参数设计。选用梯形截面能有效增大其与内外转子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所涉及的复合径向刚度计算方法以矢量力等效分解法为基础,将磁力与弹力独立分析,有效避免了相互影响下的复合径向刚度计算,并引入修正系数结合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修正,提高了计算精度。本发明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性能,操作简单且计算量小。

    一种基于时序信号的永磁联轴器对中状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1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6587.8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磁力传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时序信号的永磁联轴器对中状态预测方法。首先引入两个相互正交的状态向量来表征永磁联轴器内、外转子的偏心距和位置角,对永磁联轴器内、外转子的轴向截面进行理论建模;结合蒙特卡罗算法的近似计算模型,将实测结果引用到计算中对数据集进行权重的重新评估计算,实现永磁联轴器对中状态的快速预测评估。本发明可实现不同类型永磁联轴器对中状态的预测评估,适应性较强;此外,通过统计概率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权重重新评估计算,修正计算结果,保证了预测数值的精度,可为永磁联轴器的多参量状态评估预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性能,操作简单且计算量小。

    一种锥筒式自对中永磁联轴器及磁场非线性刚度解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33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09663.8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传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锥筒式自对中永磁联轴器及磁场非线性刚度解析计算方法。锥筒式自对中永磁联轴器通过内外转子首尾两侧同级磁体环达到径向上自对中,采用锥形结构使得内外转子中间阵列磁体块相互作用,传递转矩且具有在轴向上自对中的能力,辐条‑磁体式最大化永磁联轴器传扭性能。基于现有盘式筒式永磁联轴器,本发明使得永磁联轴器的自对中性能及传扭性能大大提升;永磁联轴器磁场非线性刚度解析计算方法摆脱了传统有限元仿真的依赖性,针对永磁联轴器非线性的刚度进行快速计算,大幅提升了永磁联轴器刚度计算效率。该方法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同时满足其他锥筒式永磁联轴器,是一种具有工程普适性的计算方法。

    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及转矩特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63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6004.5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及转矩特性表征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吸装配式永磁联轴器结构,该结构通过楔形槽以及梯形磁体化简了一般永磁联轴器对于永磁体装配环节的步骤,并且通过磁体自吸作用实现磁体快速高效装配;同时本发明提出的联轴器转矩计算方法摆脱了对于传统有限元法的依赖性,快速地计算了永磁联轴器内外转子的转矩大小,大大提高了永磁联轴器转矩计算速度。该方法在实际对于永磁联轴器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同时满足其他尺寸结构的永磁联轴器,是一种具有工程普适性的计算方法。

    挖槽型磁力调速器由最优开槽比计算输出转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414799.0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挖槽型磁力调速器由最优开槽比计算输出转矩的方法属于永磁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挖槽型磁力调速器由最优开槽比计算输出转矩的计算方法。本方法首先充分考虑挖槽型磁力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导体盘的结构特点,构建导体盘模型,分析输出转矩的组成,得到磁力转矩和齿槽转矩的表达式。然后,依据结构模型建立等效磁路,计算各部分磁阻大小。通过磁路分析以及基尔霍夫定律,得到挖槽型磁力调速器导体盘表面磁感应强度大小。最后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欧姆定律,对磁力转矩和齿槽转矩的表达式进行化简,计算最优开槽比,得到挖槽型磁力调速器的输出转矩的简化计算表达式。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实用性强,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永磁耦合器涡流损耗功率快速寻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8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62327.8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永磁耦合器涡流损耗功率快速寻优方法属于永磁涡流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永磁耦合器涡流损耗快速寻优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实验数据设计永磁耦合器气隙、转差与涡流损耗和输出扭矩之间中心复合实验,利用响应面法获得永磁耦合器气隙、转差与涡流损耗之间的二阶响应面回归模型。利用熵权法生成权重系数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为单目标优化。最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建立的优化问题模型进行局部寻优得到最优的永磁耦合器气隙和转差数值,并通过构建的响应面模型得到永磁耦合器涡流损耗功率的最优值。该方法具有流程简单,计算方便,精度和可靠性较高,节省时间,提高了计算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