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PEDOT复合柔性自支撑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52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84000.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PEDOT复合柔性自支撑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六水合硝酸钴加入甘油和异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呈透明淡粉色的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内,水热反应,所得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褐色的前驱体粉末;(3)将前驱体粉末置于含氢氩气氛下高温还原,接着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中间产物Co球;(4)将Co球分散于PEDOT的甲醇溶液中,超声使之充分分散,真空抽滤、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中的Co/PEDOT复合柔性自支撑薄膜在8.2‑12.4GHz频率范围内的屏蔽效能达到51.5dB,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能力。

    一种蛋黄壳结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94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466869.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黄壳结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材料具有中空蛋黄壳结构,其中,内核为碳掺杂的MnO,外部壳层为氮掺杂碳。本发明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在2.0‑18.0GHz频率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损耗能力。本发明是利用高锰酸钾与葡萄糖反应得到有机物掺杂的碳酸锰立方块,以该前驱体为核心材料包覆聚多巴胺,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可以制得具有不同中空度和结晶度的蛋黄壳结构碳包覆碳掺杂一氧化锰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性能优异,在微波吸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蛋黄壳结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94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6869.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黄壳结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材料具有中空蛋黄壳结构,其中,内核为碳掺杂的MnO,外部壳层为氮掺杂碳。本发明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在2.0‑18.0GHz频率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损耗能力。本发明是利用高锰酸钾与葡萄糖反应得到有机物掺杂的碳酸锰立方块,以该前驱体为核心材料包覆聚多巴胺,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可以制得具有不同中空度和结晶度的蛋黄壳结构碳包覆碳掺杂一氧化锰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性能优异,在微波吸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测量磁性材料自旋极化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6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95087.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磁性材料自旋极化率的方法,先利用原位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测得磁性材料在脉冲电流Iexp作用下磁畴壁的实际运动速度vexp,再利用微磁学模拟计算出相同磁性材料的磁畴壁在完全自旋极化电流作用下Ithe下的理论运动速度vthe,再通过实际与理论之间的数据对比,即计算得出该磁性材料的自旋极化率P。对比传统利用同步辐射和磁圆二色性的自旋极化率测试方法,本发明更加简易、方便,对未来新型磁性材料的自旋极化率分析提供了更便捷的技术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层状钙钛矿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3659.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层状钙钛矿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0.1La0.3NbO3;制备过程具体为:(1)称取锂源、镧源和铌源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2)将所得混合物料预烧结,冷却至室温后,继续球磨,再二次烧结,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目的产物。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库伦效率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充放电稳定性优异等优点;此外,制备方法简单,主要面向快速充放电设备领域,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的来说,本发明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开发和进一步发展。

    碳基架负载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微球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486288.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基架负载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微球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薄膜由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三维多级结构。本发明通过两步水热反应,得到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石墨烯的混合溶液;再加入碳纳米管,再通过真空抽滤,得到中空开口微球嵌于三维多孔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网络的柔性薄膜。该微球结构结合了纳米片、中空球结构的优点,又避免了纳米片的易堆积作用,提高了可接触活性表面面积。微球具有高度孔隙和开放的特性,纳米片的两端均可暴露于储存电解液的孔隙中,可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和离子传输路径在球的内外。

    碳/硫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7890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699711.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硫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可控合成,得到具有球形形貌的碳球材料,与硫进行复合后,碳球表面长出了硫纳米晶小颗粒。该碳/硫复合材料有着较好的电催化性能,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为‑0.18V,极限扩散电流为3.5mA/cm‑2。另外,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低、效率高,更易于工业放大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作为一类有着较为新型的结构的有效的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类手风琴状的氧化铈/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09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745510.7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手风琴状的氧化铈/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过程具体为:(1)称取六水合硝酸亚铈、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聚乙烯吡络烷酮,加入到溶剂中,搅拌溶解完全,得到均一透明的混合溶液;(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釜中,水热反应,冷却、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铈前驱体粉末;(3)称取氧化石墨烯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加入步骤(2)所制得的氧化铈前驱体粉末,搅拌,水热反应,所得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后,再在保护气氛围下高温处理,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类手风琴状复合物是满足吸收强、频带宽、厚度薄、密度低等特性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的潜力。

    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原位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

    公开(公告)号:CN1097420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1649281.8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原位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包括杜瓦罐,过渡仓,样品杆,样品杆头,同轴电缆;同轴电缆采用四根同轴导线,在无氧铜内芯与外杆间的空隙引出,通过法兰和真空接头引出到外部,实现0~4 GHz高频信号的低损传输;在内芯前端设计有加热电阻片,在固定样品附近设计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外接温度控制器形成对样品处温度的闭环控制;末端的杜瓦罐设计成水平圆柱形,能减小样品杆旋转时重心改变对样品位置精度的影响。本发明实现100 K到300 K的连续变温调控,支持通入高频电信号,配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实现原位调控样品的温度场、电场和磁场,做到多场耦合的原位测试。

    一种中空TiNb2O7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21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548471.X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空TiNb2O7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分散均匀,尺寸均一的碳球,然后以异丙醇钛作为钛源,五氯化铌作为铌源,乙醇作为溶剂,通过搅拌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最后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得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中空TiNb2O7微球。该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8 mA h g‑1),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1.65 V),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除此之外,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很低,因此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