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交最小二乘的电磁继电器质量一致性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979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147427.2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一种基于正交最小二乘的电磁继电器质量一致性设计方法,属于继电器产品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继电器产品输出质量一致性较差、产品参数设计过程中无法确定全局最优解、无法消除因素交互性影响方案稳健性、建模过程复杂等导致优化精度低的问题。方法如下:一、确定可控因素、误差因素与正交试验方案;二、进行信噪比、灵敏度显著性分析,确定稳定因素;三、进行交互性分析,确定调整因素;四、建立稳定因素的正交最小二乘法函数模型及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确定稳定因素最优解;五、建立调整因素多项式模型及偏移量补偿目标函数,确定调整因素最优解。本发明适用于继电器产品设计技术领域。

    一种两自由度超精密压电驱动平台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1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280485.7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两自由度超精密压电驱动平台及其激励方法,属于压电驱动领域。解决了现有两自由度超精密驱动平台结构复杂、形式单一和精度不足等问题。所述驱动平台由运动平台、驱动单元以及基座组成,所述驱动单元的运动由层叠式直线型压电驱动器、层叠式弯曲型压电驱动器以及层叠式扭转型压电驱动器产生,所述驱动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方法产生运动平台沿其轴线和绕其轴线的超精密直线和旋转运动。基于不同的激励方法和工作场合,驱动单元的数量可以做出变化。所述驱动平台结构简单、布置灵活,激励方法简单易行、可靠性高,便于应用在需要超精密直线和旋转运动的应用场合。

    一种基于响应面的电磁继电器参数稳健性全局寻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907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0146931.0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一种基于响应面的电磁继电器参数稳健性全局寻优方法,属于继电器产品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确定全局最优解、无法消除因素交互性影响方案稳健性、优化精度低的问题。方法如下:确定可控因素、误差因素与正交试验方案;进行信噪比、灵敏度显著性分析,确定稳定因素;进行交互性分析,确定调整因素;建立稳定因素的响应面模型及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确定稳定因素最优解;建立调整因素多项式模型及偏移量补偿目标函数,确定调整因素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对参数进行解耦,确定出调整因素,再利用调整因素对输出特性的偏离量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在不影响稳定因素的稳健性最优的情况下将输出特性调整至目标值。

    一种单永磁负荷开关双稳态电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2452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414834.6

    申请日:2016-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永磁负荷开关双稳态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线圈骨架、转轴、衔铁、轭铁、永磁体,其中,所述轭铁包括左轭铁、右轭铁和下轭铁,所述左轭铁和右轭铁相对设置,所述线圈骨架以及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所述下轭铁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线圈上方,所述下轭铁的一端通过永磁体与所述左轭铁或所述右轭铁相连;所述衔铁通过所述转轴可枢转地与所述下轭铁相连,位于所述下轭铁的上方,所述衔铁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用以分别和所述左轭铁以及右轭铁相接触。

    弯曲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采用该驱动器实现的两自由度运动的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732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475992.7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弯曲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采用该驱动器实现的两自由度运动的激励方法。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两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和行程小的问题。驱动器包括基座、压电振子和动子,所述弯曲压电陶瓷组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组弯曲压电陶瓷组和第二组弯曲压电陶瓷组,两组弯曲压电陶瓷施加电压激励信号时,压电振子可以分别实现两个自由度的弯曲运动。通过改变电压激励信号,可以控制压电振子的弯曲方向;利用摩擦力作为驱动力,以压电振子为定子,驱动动子实现两自由度运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超精密驱动、定位、加工等领域。

    一种钹型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采用该驱动器实现的两自由度运动的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1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75306.6

    申请日:2017-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075

    Abstract: 一种钹型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及采用该驱动器实现的两自由度运动的激励方法,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两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都是采用单自由度驱动装置叠加的形式实现,结构尺寸大,且不易于实现小型化问题。驱动器包括压电陶瓷片、钹形金属片、驱动足、基座和动子;压电陶瓷施加电压激励信号时,激励压电驱动器的驱动足实现两自由度摆动。通过改变钹型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的电压激励信号,可以控制其驱动足的摆动方向,进一步利用摩擦力作为驱动力,驱动动子实现两自由度运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工作空间狭小的生命科学和纳米制造等领域。

    一种单永磁负荷开关双稳态电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245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14834.6

    申请日:2016-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0/36 H01H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永磁负荷开关双稳态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线圈骨架、转轴、衔铁、轭铁、永磁体,其中,所述轭铁包括左轭铁、右轭铁和下轭铁,所述左轭铁和右轭铁相对设置,所述线圈骨架以及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所述下轭铁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线圈上方,所述下轭铁的一端通过永磁体与所述左轭铁或所述右轭铁相连;所述衔铁通过所述转轴可枢转地与所述下轭铁相连,位于所述下轭铁的上方,所述衔铁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用以分别和所述左轭铁以及右轭铁相接触。

    一种继电器触簧装置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103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566864.X

    申请日:2014-10-22

    Abstract: 一种继电器触簧装置,它涉及一种触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多转换触点组的电磁继电器动合动触点分断速度较慢、动合触点间隙较小,导致触点烧蚀严重,电磁继电器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转换触点组,所述多个转换触点组相对且交错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多个引出杆上,每个转换触点组的静合静簧片固定在位于底板上端的一个引出杆上,推动器安装在静合静簧片水平方向的一侧,动合静簧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个引出杆上,动合静簧片的另一端位于静合静簧片竖直方向的一侧,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位于远离动合静簧片水平方向一侧的一个引出杆上,动簧片的另一端悬置并位于静合静簧片和动合静簧片之间。本发明用于继电器中。

    一种带永磁双稳态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238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74847.8

    申请日:2015-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1/27 H01H50/163

    Abstract: 一种带永磁双稳态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为了减小继电器功耗,克服继电器静态保持力不够、抗振性差、触点弹跳严重的问题。它包括轭铁、线圈、铁芯、极面、永磁体和衔铁;轭铁为直角L型结构,衔铁为钝角L型结构,衔铁倒扣在轭铁的顶部,且衔铁以自身L型结构拐角处为支点绕轭铁的L型结构立板顶部转动,永磁体竖直固定在轭铁L型结构的立板与铁芯之间,永磁体与轭铁的L型结构的立板侧面平行且接触,永磁体下端的S极与轭铁的L型结构的底板相接触,轭铁的L型结构的立板上设有非导磁段,且非导磁段的上下边界位置位于永磁体的上下边界范围内,衔铁的L型结构的立板的下边界位于非导磁段的下边界的下方。它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一种适用于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的推动器组及该推动器组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751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0301.3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的推动器组及该推动器组的使用方法,涉及一种推动器组。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推动器组只与簧片在一侧接触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的推动器组,利用两边夹住动簧片边缘的方式,实现推动器与动簧片面接触,由动簧片自身返回形式变为衔铁驱动型返回形式,抑制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释放过程中动簧片与静合静簧片碰撞弹跳。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磁钢差动式继电器的推动器组的使用方法,在释放位置下衔铁利用磁钢提供的保持力在动簧片上施加压力,提高了抗振性,降低吸合电压,利于吸合,提高电磁系统灵敏度,抑制吸合二步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