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826570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148251.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旋翼系统和尾桨系统;其中主旋翼系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主旋翼;尾桨系统包括尾桨发动机、尾桨电机、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和尾桨。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与现有直升机的技术继承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低排放、低噪声等特点,具有纯电动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系统功能,解决了传统直升机模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实现特殊飞行任务降噪、减噪功能,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9710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535815.9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超越离合器、逆止器、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等级,减小电机尺寸,提高纯电动模式下整车的爬坡度性能,改善整车纯电动模式下的低速性能;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电动差速器

    公开(公告)号:CN20611198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06491.9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电动差速器,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主差速器、双行星轮行星排、转矩分配左行星排、转矩分配右行星排、减速行星排、动力离合器、转矩分配离合器和电机;通过控制转矩分配离合器和动力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解决了汽车在坏路面上通过性能差的缺陷,实现了驱动轴输出转矩的定向分配;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双行星排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75733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188195.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系统、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系统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有效地降低系统对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67492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38493.9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双离合器、48V电机和箱体;前行星排包括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架、公共齿圈;后行星排包括中间传动轴、后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架、公共齿圈;双离合器由低速离合器与高速离合器组成;通过控制低速离合器与高速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48V电机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有效的提高了车辆低速行驶时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使电机小型化,减小汽车噪声,拥有更高的综合运行效率。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43335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20198790.2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涉及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其核心部分为智能通讯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与辅助设备通讯模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与整车通讯模块和车-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状态与整车工况通讯模块。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辅助设备、智能通讯系统、基于共享信息的云计算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异常状态预警系统,还包括信号放大与处理模块和数据的接收与储存模块,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车载燃料电池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存在的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03930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515312.5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双模混联混合动力系统高低速模式切换时复杂的双离合器压力时序控制以及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汽车不能完全实现并联模式以致传动效率不够优化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发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轴相连,其后是单向离合器F1;前行星排套装在系统动力输入轴右端,电机/发电机MG1与前排太阳轮连接,制动器与前行星排为花键连接;中间传动轴左端与前排齿圈配合;后行星排套装在中间传动轴上,单向离合器F2内座圈与中间传动轴平键连接,外座圈通过法兰止口与后排太阳轮连接;电机/发电机MG2与后排太阳轮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