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388148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503873.5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水田释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虫的放蜂装置,由杯体和杯盖组成,其中,杯体内部为一漏斗状隔板,下部为承重的空间,上部为放置寄主卵的空间,外部有一平行环绕的外缘,外口径处分布多个出蜂孔;杯盖外缘呈弧形外展,与杯体扣合后,保持出蜂孔不密闭。使用本实用新型田间放蜂时,操作人不用下田,行走在稻田池埂上即可将具有一定重量的放蜂装置抛向水田内,在重力作用下,放蜂装置底部先落入水中,在杯体外缘浮力的作用下,放蜂装置不会沉入水底,装有赤眼蜂的上部空间会漂浮于水面,即时有少量水从出蜂孔进入,也会流入盛有沙子的下部空间;避免捕食性天敌对寄主卵的取食,防止雨淋,不积水,并可实现机械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2456209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106737.8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可持续释放装置,释放装置的释放筒为壳体结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装的实心盖和网盖,释放筒的中部设有网隔。网隔与网盖的网孔直径介于天敌与中间寄主体径之间,天敌羽化后可通过,未被寄生的中间寄主羽化后则被隔离。在防治区域布设寄生性天敌昆虫释放装置,可实现天敌昆虫的持续释放,能够有效针对防治对象世代交替、虫龄混杂等复杂情况,延长防治时间,增强防治效果;通过将天敌种群的维持工作下移至用户终端,以较易获得的替代寄主进行天敌种群维持,减少了实施防治的中间环节,可节约生防费用。
-
-
公开(公告)号:CN207665831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727902.0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双腔结构的机载赤眼蜂放蜂器,由上半球与下半球通过卡口扣合形成放蜂器本体;下半球内的圆柱体上端口抵在与上半球内壁上构成圆柱体的内腔、外腔双腔结构,内腔为载卵室,外腔为放蜂室;所述圆柱体的端口上还均匀分布有数个缺口,与上半球内壁构成内部出蜂口;在上半球上位于圆柱体外腔的位置开设一组圆形分布的外部出蜂口,用于释放赤眼蜂。放蜂器本体外型规则、结构简单,适合无人机自动机械化投放,能够节约人力物力,使天敌昆虫均匀、及时有效的投放到田间,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81330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42655.0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 北京中科白云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旱地作物害虫的双层镂空球状赤眼蜂放蜂器,由上半球与下半球组成镂空的球体;上半球和下半球的内层分别设有上腔和下腔,上腔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出蜂口,上半球的上腔与下半球的下腔啮合组成储蜂腔;上半球、下半球的卡口外檐扣合后,在球体中部形成一个环带。采用球状镂空双层结构,可以有效减轻落地冲击、雨淋、日晒以及地温升高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避免卵粒被田间其他昆虫取食;适合无人机自动机械化投放,能够节约人力物力,使天敌昆虫均匀、及时有效的投放到田间,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81329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671854.7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天敌昆虫释放装置,由承载半球、出蜂上半球两部分组成,承载半球与出蜂上半球通过各自端口的凸凹卡扣啮合为球状结构;其中:承载半球底部设有实心配重结构,该实心配重结构上表面形成圆形的载物平面;承载半球的外部为一周凸起的卡壳,卡壳下部设有一个外缘环;所述的出蜂上半球顶部均匀分布若干缝隙作为出虫孔。田间应用该释放装置时,不受作物种类的限制,直接将含有天敌昆虫的装置抛出即可。适合水田等环境下适合赤眼蜂、蚜小蜂、捕食螨等小型天敌昆虫的释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