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4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243719.2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06 , B01J13/02 , G01N21/64 , G01N33/548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N‑羟乙基‑1,8‑萘二甲酰亚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及其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以N‑羟乙基‑1,8‑萘二甲酰亚胺四苯乙烯衍生物为AIE分子并通过溶胀法制备,随后用于制备定量检测氨基末端B脑钠肽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结构包括:PVC底板、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标记的抗氨基末端B脑钠肽标记抗体喷涂在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合垫上,硝酸纤维素膜设有检测区(T线)和控制区(C线),分别喷涂特异性标记抗体(包被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二抗)。本发明与传统FITC荧光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4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定量,便于携带,样品用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3725.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粘合剂的动态光散射免疫传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SpyCatcher与抗原模拟表位肽或纳米抗体融合表达蛋白为检测抗原或检测抗体;以融合表达SpyTag的多价蛋白质载体为交联剂;通过SpyTag‑SpyCatcher反应引发捕获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动态光散射免疫传感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能够实验复杂样本基质中微量乃至痕量待测物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49303.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IEgens荧光探针的CRISPR核酸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CRISPR试剂盒,该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CRISPR‑AIEgens信号体系、RPA和/或RT‑RPA;将待检测核酸样本加入到RPA、RT‑RPA中的任意一种反应液内进行扩增反应,得到RPA和/或RT‑RPA反应液,扩增反应结束后使CRISPR反应液与RPA和/或RT‑RPA反应液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液;对所述反应混合液进行荧光信号检测。本发明提供的CRISPR核酸诊断方法构建了一对多且无标记型AIEgens荧光探针,AIEgens荧光探针信噪比高,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此外球形核酸AIEgens荧光探针在负载生物样本中展现出极佳的抗基质能力,因此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物的恒温扩增和CRISPR的一体化现场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913833.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15/02 , G01N15/06 , G01N21/53 , G01N33/553 , G01N33/542 ,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抗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大分子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以噬菌体为检测抗体,捕获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形成“夹心”结构前后胶体金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构建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检测大分子抗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胶体探针的稳定性强,抗体‑抗原的结合效率高,洗涤和分离的步骤少,操作更简单,免疫学反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81159.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1/089 , C02F3/34 , C02F1/72 , C02F1/28 , B01J23/745 , B01J35/10 , C12N9/04 , A23L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金属‑介孔共价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及其在真菌毒素去除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复合催化剂利用纳米花状介孔共价有机框架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在载体内部合成金属颗粒,通过物理吸附在载体表面固定酶,在介孔共价有机框架上分区域共固定化酶和金属纳米颗粒。该酶‑金属‑介孔共价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对真菌毒素有强吸附作用,且同时具有高的酶和金属催化活性,通过强吸附作用和酶与金属协同催化作用,应用于高效去除真菌毒素。该复合催化剂具有磁响应,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酶‑金属‑介孔共价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适用性广,制备方法简便,易于工业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91524.7
申请日:2022-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发光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特别是一种核壳型聚集诱导发光(AIE)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前驱体溶液的制备等步骤,具体包括本发明将一种AIE分子与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反应制成前驱体,然后采用油包水微乳液法,获得一种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所制得的纳米颗粒呈球形,具有分散性好、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且不易发生染料泄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91511.X
申请日:2022-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掺杂正电荷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将氨水和超纯水溶于乙醇,充分混合后,加入四乙氧基硅烷水解。在硅烷水解缩聚过程中加入带有正电荷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染料会跟随硅烷单体的聚集而聚集,从而提高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氨基改性,合成便于生物修饰的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与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具备高稳定性、结构可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91495.4
申请日:2022-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活化炔点击反应的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改性,然后和活化炔修饰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装载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最终在纳米粒子表面包裹单宁酸,提高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与传统的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避免了染料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44162.4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异质型磁性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微乳液法将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双亲聚合物和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一步自组装,并对其表面进行羧基功能化,制得磁性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本发明提供的磁性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呈现核壳异质结构,磁壳层均匀且稀疏分布在外部,能同时大幅度保留荧光和磁性性能,具有荧光信号强、磁性强、形貌完整、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粒径可控、表面易修饰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的痕量目标分析物的超灵敏检测,在临床和突发事件的现场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传染病的早期筛查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4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31426.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8 , G01N33/577 , G01N33/55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微球免疫三联现场检测的试剂盒及其制作方法与检测方法,包括盒体、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和裂解液,所述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设于盒体内,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从一端至另一端顺次连接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NC膜)和吸水纸。所述结合垫上设有毒品抗体‑量子点荧光微球颗粒复合物;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三条检测线(T线)和一条质控线(C线),检测线包被有毒品抗原‑牛血清蛋白复合物,质控线包被羊抗鼠抗体。该试剂盒能够快速、准确、灵敏对毛发中的冰毒、吗啡、摇头丸进行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