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工艺与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65295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52105.8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工艺与技术,提供一种应用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工艺及其参数,有效提高了生物修复难溶性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俩极电解液混合循环并在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微生物进行电动注入,当电压梯度为1V/cm,电解液为菌悬液(含有营养盐)及表面活性剂,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时,进行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这种工艺能有效提高污染土壤中菲的降解速度,提高芘和苯并芘的降解率,解决传统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易发生酸碱变化问题。

    一株苯并[a]芘高效降解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6510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403.1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筛选出一株降解高浓度苯并[a]芘(BaP)的新菌株-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L.theobromae以Ba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10d降解率为52.5%。土豆培养基(PDA)在降解初期显著促进BaP的降解。L.theobromae耐受较广的pH范围,pH=5时降解率最高。水杨酸和琥珀酸钠能够促进L.theobromae对BaP的降解。菲、芘和BaP混合存在时,单个多环芳烃的降解率均降低。染毒土壤中的BaP(50mg/L)35d降解率可达51.4%。污染土壤修复后,多环芳烃降解率从39.0%到~96.7%,能够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实际修复中。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复合制剂

    公开(公告)号:CN10204941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71159.1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土壤重金属生物复合制剂,作为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一种固定技术。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加入工业废物生产的经济肥料-诺沃肥,并添加一定量的腐殖酸,用于降低农作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本生物复合制剂的特点是环境友好,兼具固定重金属和改良农田的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诺沃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作物增产,还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改善微生物生境,提高微生物固定重金属的效率;腐殖酸本身具有吸附固定重金属的能力,并可以调节诺沃肥带来的碱性,使混合物pH趋于中性。生物复合制剂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高可达90%以上,优于单独固定剂。

    电动力和铁可渗透反应格栅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899717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14736.X

    申请日:2006-07-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孙红文 张瑞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位、高效、无二次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本发明将电动力和铁PRB原位联用两种技术原位联用,在受处理的土壤两侧安装石墨电极,两电极和待处理土壤间安放上铁墙(PRB),接通直流电,在电场作用下金属阴离子如Cr(VI)迁移到阳极附近,金属阳离子如Cd2+,Hg2+等迁移到阴离子附近,当重金属通过铁PRB时与之发生反应,将重金属原位吸附、还原、沉淀下来。本发明是利用电动力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迁移富集到水体,用铁PRB再将其从水体去除,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既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流动起来彻底从土壤中去除,又避免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还减小了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可用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真菌菌株及其菌剂、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564933.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用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真菌菌株,为腐皮镰孢菌(F.Solani)2B,保藏编号CGMCC No.7.372;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真菌菌株的菌剂,包括:A组分:由所述真菌菌株制得的菌悬液;B组分:电气石;以及上述真菌菌株/菌剂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本公开首先筛选出既能固定重金属又能降解多溴联苯醚的真菌菌株腐皮镰孢菌2B,基于土壤典型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现状分析,以提高土壤污染修复效率为目的,用电气石强化腐皮镰孢菌2B提高镉‑多溴联苯醚复合污染修复效率,建立高效新型修复技术。

    一种纳米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7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05512.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生物炭原材料秸秆、畜禽粪便等农牧废弃物与氮源物质通过浸渍混合,干燥后转移到气氛炉中,在氮气条件下进行加热,并洗涤后得到生物炭;随后将生物炭与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到砂磨机中砂磨,可制备纳米生物炭材料。本发明的纳米生物炭材料可以高效修复受污染土壤和水体,制备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

    一种氧化还原耦合型可渗透反应墙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466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5143.X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氧化还原耦合型可渗透反应墙工艺;包括盖板、水泥外墙体、隔水板、还原室、氧化室以及混合室,所述隔水板设有三个,分别交替竖直固定在水泥外墙体和顶部盖板上,所述还原室、氧化室以及混合室通过所述隔水板隔开;所述还原室与混合室通过上部管道将两室连通,所述氧化室与混合室通过下部管道将两室连通;所述还原室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可拆卸粗石英砂板、细石英砂板以及活性反应板,所述氧化室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可拆卸的活性反应板与吸附反应板,通过利用还原‑氧化‑吸附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应对复合型污染的地下水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彻底矿化,具有修复高效,适用性强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