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85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096838.7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43 , G01N33/533 , C07D417/06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早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试剂,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小分子/聚合物为母核,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制备纳米粒子,再通过化学合成法在纳米粒表面连接Anti‑CD47抗体,制备Anti‑CD47抗体修饰的荧光纳米探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准确度以及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探针,以解决“临床上的CT或MRI只有到达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晚期,斑块较大或发生明显钙化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而此时动脉粥样硬化已经不能逆转,只能通过药物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696928.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P3/00 , C01G15/00 , C01F7/30 , C01F7/782 , C01G23/053 , C01G45/02 , C01F7/02 , B01J23/34 , B01J23/08 , B01J37/08
Abstract: 一种简便、无需模板的、利用尿素酶解合成碱式碳酸盐纳米管和相应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碱式碳酸盐纳米管,随后煅烧即可得到相应生物各类金属氧化物纳米管。步骤如下:1)将金属盐酸盐或硝酸盐、尿素、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调整投料比及加料速度,温和条件下反应即可得到碱式碳酸盐纳米管。2)500‑1000 oC煅烧碱式碳酸盐,即可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管。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控制反应时间和尿素浓度,可以得到形貌较为均一的NH4Ga(OH)2CO3纳米管、NH4Al(OH)2CO3纳米管、氧化镓纳米管、氧化铝纳米管及相应的复合纳米管。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产率高,所得产品形貌均一,比表面积大,适用于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吸附材料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6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2839.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27/626 ,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皮肤模型及其暴露污染物吸附的研究方法。使用硅胶(mSiO2·nH2O)气球模拟人体皮肤表皮,使用三油酸甘油酯来模拟皮脂层的不同皮肤类型(干性、中性和油性)。首先确定研究的人体皮肤面积,换算后确定气球半径,随后确定所需要研究的皮肤类型,主要包括常见的三种皮肤类型,即干性、中性和油性,将三油酸甘油酯涂抹到硅胶气球表面后,再使用皮肤性质测试仪对真实皮肤和模拟皮肤进行测试,并可通过进一步调整三油酸甘油酯剂量使模拟皮肤的肤质趋近所选真实皮肤的肤质;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确定暴露研究的细节,包括采样地点、高度、时间等,开始采样,采样结束后,取下气球,运输回实验室,开始前处理。此方法通过模拟人体皮肤进行采样检测,可在排除皮肤吸收、排除汗液的影响等前提下,定量评估人体皮肤污染物的暴露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8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329017.X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手段分离轻烃化合物具有高危险性、低效性、高耗能等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开发含有吡嗪金属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型多孔材料,其在轻烃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所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多种轻烃化合物(C4烃类/C3烃类/C2烃类/CO2/N2)的混合物都具有很优秀的分离效率,其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性也能够满足工业化的要求。此所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解决了轻烃化合物分离效果不理想、高危和高耗能等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1989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22608.7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0L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C10L5/445 , C10L2200/0295 , C10L2200/04 , C10L2230/22 , C10L2290/24 , C10L2290/32
Abstract: 一种花生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由花生壳、水以及诺沃肥组成,其中花生壳的重量百分比为80‑95%,水的重量百分比为4%,诺沃肥为余量;所述花生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制备方法,首先按重量百分比将花生壳和诺沃肥混合,然后加水搅拌均匀,最后挤压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以生产、生活废弃物花生壳作为生物质原料,添加工业副产物诺沃肥作为粘合剂,通过挤压成型来制备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传统的资源型秸秆、木材等原料,极大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实现了生产、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9895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99825.6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9J103/02 , C09J11/04 , C10L5/46 , C10L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C09J103/02 , C08K3/02 , C08K3/08 , C08K3/346 , C08K2003/026 , C08K2003/0812 , C08K2003/0825 , C09J11/04 , C10L5/445 , C10L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加工工艺包括主要步骤:1、预处理:对生物质原料和诺沃肥分别进行干燥,将含水率降低至10-20%之间,再进行机械粉碎并过10目筛,制得成型燃料胶黏剂;2、混合成型:按照干重将一定比例的生物质原料95-100%、诺沃肥0-5%搅拌均匀制得原料混合物,加入0-20%的水;再由成型机压制成型,制得固体成型燃料。本发明的胶黏剂为工业生产副产物,可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率、燃烧性能、贮存性能和环保性能,并且极大的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实现了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53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1827.4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0L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C10L5/44 , C10L2290/32
Abstract: 一种茶渣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由茶渣和锯末炭组成,其中茶渣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锯末炭为余量;所述茶渣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制备方法,首先按重量百分比将茶渣和锯末炭混合,然后搅拌均匀,最后挤压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以生产、生活废弃物茶渣作为生物质原料,替代传统的资源型秸秆、木材等原料,极大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实现了生产、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925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69716.6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育种方法,具体说涉及建立一种基于基因组改组技术进行真核和原核微生物原生质体多亲本融合的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经筛选获得对镉具有高效抗镉性能的突变微生物;接下来以具有高效抗镉性能的突变微生物为出发菌株,采用细胞原生质体多亲本融合方法,经培养斜面孢子、菌株诱变、基因组改组、筛选、递推式多次融合,获得具有较好性状抗镉的菌株。采用本发明建立的细胞原生质体多亲本融合方法,对抗镉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is)和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进行改造,获得2株抗镉性能比Bacillus subtillis和Candida tropicalis大幅度提高的优良融合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5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81294.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液加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选自结构式(I)、结构式(II)或结构式(III)的构建单元。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经溶液处理的薄膜沿面外方向具有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能级水平适用于电子器件应用。利用这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功能性界面层实现了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PCE)可大于21%。结果表明,这类新的可溶性和结晶共轭COF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96928.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P3/00 , C01G15/00 , C01F7/00 , C01G23/053 , C01G45/02 , C01F7/02 , B01J23/34 , B01J23/08 , B01J37/08
Abstract: 一种简便、无需模板的、利用尿素酶解合成碱式碳酸盐纳米管和相应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碱式碳酸盐纳米管,随后煅烧即可得到相应生物各类金属氧化物纳米管。步骤如下:1)将金属盐酸盐或硝酸盐、尿素、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调整投料比及加料速度,温和条件下反应即可得到碱式碳酸盐纳米管。2)500‑1000 oC煅烧碱式碳酸盐,即可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管。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控制反应时间和尿素浓度,可以得到形貌较为均一的NH4Ga(OH)2CO3纳米管、NH4Al(OH)2CO3纳米管、氧化镓纳米管、氧化铝纳米管及相应的复合纳米管。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产率高,所得产品形貌均一,比表面积大,适用于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吸附材料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