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075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475127.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31/06 , B01J23/745 , B01J35/61 , B01J35/63 , C02F1/72 , B09C1/08 , C02F101/32
Abstract: 载铁材料可短时间、快速高效催化降解多环芳本申请提供一种CMC改性生物炭负载铁材料 烃,减少氧化剂用量,节约经济成本。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MC充分溶于水,得到CMC溶液;按照Fe3+和Fe2+的摩尔比为2:1向所述CMC溶液中添加FeCl3和FeSO4,充分溶解,得到CMC可溶性铁盐混合溶液;将生物炭粉末悬浮分散在所述CMC可溶性铁盐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入碱液反应生成沉淀,直至最终混合液pH值=11~12;将所述沉淀依次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处理得到所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95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52105.8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工艺与技术,提供一种应用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工艺及其参数,有效提高了生物修复难溶性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俩极电解液混合循环并在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微生物进行电动注入,当电压梯度为1V/cm,电解液为菌悬液(含有营养盐)及表面活性剂,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时,进行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修复这种工艺能有效提高污染土壤中菲的降解速度,提高芘和苯并芘的降解率,解决传统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易发生酸碱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6510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403.1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筛选出一株降解高浓度苯并[a]芘(BaP)的新菌株-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L.theobromae以Ba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10d降解率为52.5%。土豆培养基(PDA)在降解初期显著促进BaP的降解。L.theobromae耐受较广的pH范围,pH=5时降解率最高。水杨酸和琥珀酸钠能够促进L.theobromae对BaP的降解。菲、芘和BaP混合存在时,单个多环芳烃的降解率均降低。染毒土壤中的BaP(50mg/L)35d降解率可达51.4%。污染土壤修复后,多环芳烃降解率从39.0%到~96.7%,能够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实际修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8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539236.8
申请日:2020-06-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二次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以小尺寸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25)为前驱体,将其加入含有磷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溶剂中,通过溶剂热后焙烧的方式一步衍生转化为超薄磷酸钛钾(KTi2(PO4)3)纳米花。该组成磷酸钛钾纳米花的片层不仅实现延单一晶面的定向生长,而且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超薄无定形碳。当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该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4941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71160.4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注入营养盐工艺,解决了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址营养盐缺乏及不均匀而引起修复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工艺是将电极切换和俩极电解液混合循环在电动修复中联合运用,当电压梯度为1V/cm,电解液为营养盐溶液(含2g/LNH4NO3、KH2PO4,pH值为7.3)时,采用周期性变换电场方向的运行方式,电极切换时间为12h,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进行电动注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动注入营养盐工艺能够很好的控制电动装置土壤中pH的变化和使营养盐更均匀的分布,解决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易发生酸碱变化和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址营养盐缺乏及不均匀等问题,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有效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75127.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31/06 , B01J23/745 , B01J35/10 , C02F1/72 , B09C1/08 , C02F101/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CMC改性生物炭负载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MC充分溶于水,得到CMC溶液;按照Fe3+和Fe2+的摩尔比为2:1向所述CMC溶液中添加FeCl3和FeSO4,充分溶解,得到CMC可溶性铁盐混合溶液;将生物炭粉末悬浮分散在所述CMC可溶性铁盐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入碱液反应生成沉淀,直至最终混合液pH值=11~12;将所述沉淀依次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处理得到所述CMC改性生物炭负载铁材料。该制备方法在将Fe3O4沉淀到生物炭上的同时提高了Fe3O4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步骤简单,制得的CMC改性生物炭负载铁材料可短时间、快速高效催化降解多环芳烃,减少氧化剂用量,节约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414.X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强化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技术与工艺,将营养盐和微生物成功的引入反应区对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有利条件,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电极切换和俩极电解液混合循环在电动修复中联合运用,当电压梯度为1V/cm,采用周期性变换电场方向的运行方式,电极切换时间为12h,电解液为菌悬液(含有营养盐),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时进行电动强化修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动强化生物修复工艺能够很好将营养盐和微生物引入到待修复的区域,使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并解决传统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易发生酸碱变化和营养盐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使生物修复效率提高了55%。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39236.8
申请日:2020-06-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二次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以小尺寸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25)为前驱体,将其加入含有磷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溶剂中,通过溶剂热后焙烧的方式一步衍生转化为超薄磷酸钛钾(KTi2(PO4)3)纳米花。该组成磷酸钛钾纳米花的片层不仅实现延单一晶面的定向生长,而且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超薄无定形碳。当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该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44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149559.2
申请日:2010-04-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注入微生物工艺,将微生物成功的引入反应区域并增加其在土壤中与污染物的接触,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有利条件,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采用单向电极运行方式,电压梯度为1V/cm,电解液为菌悬液,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进行电动注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动注入微生物工艺能够很好将微生物引入到待修复的区域并能提高微生物与目标污染物接触,克服了单独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污染物与微生物不能充分接触,或结合态污染物生物有效性低下的问题,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