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个切花菊品种中筛选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459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261962.3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从多个切花菊品种中筛选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的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获取生根插穗;b、确定筛选浓度:将多个切花菊品种分别定植于若干个砂培槽中,灌入不同磷浓度的营养液,计算各处理植株干重的变异系数,选取变异系数最大的处理浓度为筛选浓度;c、砂培筛选:设置正常磷和低磷(步骤b确定的筛选浓度)2个处理,通过各指标差异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确定合适的筛选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切花菊耐低磷能力分级,最后确定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的品种和磷利用效率相对最低的品种。本方法最终筛选出的切花菊品种,为切花菊的栽培、磷营养学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种通过叶型特征鉴定菊花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0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59784.0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叶型特征鉴定菊花品种的方法,属于菊花品种资源鉴别与品种权保护领域,该方法包括:测定菊花植株不同叶位的叶型指标,确定植株叶型保守的叶位;采集菊花品种不同单株间保守的叶位的叶型指标,并将该叶型指标在不同品种间作差异显著性分析,确定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叶型指标为特异性叶型特征指标;将多个特异性叶型特征指标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法进行品种判定。本发明鉴定方法通过对品种成熟叶片特征的测定,综合品种的叶型特征指标进行类别(品种)判定,检测成本低廉,易实施,特异性强,准确度高。

    从多个切花菊品种中筛选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45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1962.3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从多个切花菊品种中筛选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的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获取生根插穗;b、确定筛选浓度:将多个切花菊品种分别定植于若干个砂培槽中,灌入不同磷浓度的营养液,计算各处理植株干重的变异系数,选取变异系数最大的处理浓度为筛选浓度;c、砂培筛选:设置正常磷和低磷(步骤b确定的筛选浓度)2个处理,通过各指标差异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确定合适的筛选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切花菊耐低磷能力分级,最后确定磷利用效率相对最高的品种和磷利用效率相对最低的品种。本方法最终筛选出的切花菊品种,为切花菊的栽培、磷营养学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种通过转CgHSP70基因提高菊花抗逆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4566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8927.9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转CgHSP70基因提高切花菊抗逆性的方法。将从菊花“钟山紫桂”中克隆得到的CgHSP70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到切花菊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阳性转化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和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内源基因已经转入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抗性分析证实其对高温、干旱及高盐的抗性有明显的提高。本发明通过转化内源CgHSP70基因并正常转录表达,及在逆境下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切花菊的抗逆性,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菊花抗逆性品种提供新颖而使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花器官发育基因NsAGL6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和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431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30101.X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睡莲花器官发育基因NsAGL6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和构建方法。睡莲花器官发育基因NsAGL6,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CAMBIA 1301-220-NsAGL6是由NsAGL6基因连接到线性化的pCAMBIA 1301-220质粒而得到的。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NsAGL6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驱动下超量表达,大量合成AGL6蛋白,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使之提前开花,改变植物花型。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623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598839.1

    申请日:2010-12-22

    Abstract: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属于花卉种苗生产技术领域。步骤包括砧木的准备、接穗的准备、嫁接与管理和插穗的采集。与目前采用的以扦插苗为采穗母株相比,本发明利用嫁接苗作为采穗母株,生长势旺,可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插穗。各采穗批次中黄蒿嫁接苗较扦插苗在插穗产量、平均长度、平均节数、平均粗度、平均鲜重和平均干重指标上均有提高。且插穗的扦插生根能力有所提高,最早生根天数及插穗生根苗的不定根数、根长、根粗、根系干重等指标均高于扦插苗。

    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进行菊花离体保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677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19346.6

    申请日:2007-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进行菊花离体保存的方法,专用于菊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取菊花脚芽为外植体,以腋芽进行继代增殖。在1/2MS或1/2MS(1/2NH4+)或1/4MS,附加6-BA0.3mg/L和NAA0.1mg/L的培养基上进行保存,12个月后存活率均为100%,比正常MS培养基上的试管苗延长存活8个月。保存材料恢复生长正常,其后代经过氧化物酶(POD)及酯酶(EST)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检测未发生遗传变异。本发明首次利用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保存菊花试管苗并对其后代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不但保存1年后植株生长正常,而且保存材料的后代未发生遗传性变异。

    一种菊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2541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19345.1

    申请日:2007-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专用于菊花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取菊花脚芽为外植体,以腋芽进行继代增殖。在分别附加了20~40mg·L-1脱落酸(ABA)的MS+0.3mg·L-16-BA+0.1mg·L-1NAA培养基中进行保存,10个月后存活率均为100%,比正常培养基上生长的试管苗延长存活6个月。保存材料恢复生长正常,其后代经过氧化物酶(POD)及酯酶(EST)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检测未发生遗传变异。本发明首次利用在培养基中添加脱落酸保存菊花试管苗并对其后代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不但保存10个月后植株生长正常,而且保存材料的后代未发生遗传性变异。

    一种菊花悬浮细胞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0602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41038.X

    申请日:200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悬浮细胞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筛选出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强的基因型菊花品种‘七月红’长嫩茎段;在培养基MS+2.0mg·L-12,4-D+0.2mg·L-16-BA上诱导获得浅绿色、颗粒细小(1毫米左右)、外观湿润、质地松软的愈伤组织,转移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40天后,采用固液双层培养约4周后转到MS分化培养基1个月后获得1cm左右高度的再生植株幼苗并驯化移栽。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小菊细胞悬浮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为小菊的细胞及基因工程提供了培养技术。

    利用幼胚拯救获得菊属远缘杂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1694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720.X

    申请日:200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幼胚拯救获得菊属远缘杂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选择原产我国的菊属二倍体野生种菊花脑与栽培菊花品种六倍体‘黄英’杂交,采用子房培养手段进行幼胚拯救,对获得的后代材料同时进行杂种RAPD鉴定、杂种细胞学鉴定、杂种形态学鉴定,选择扩增谱带中出现母本不具有的父本特异带或双亲均不具有的带、染色体倍性为四倍体、茎、叶、花序等形态学特征介于双亲之间、出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双亲不具有的新的性状的后代材料,即为获得的种间杂交品种,实现了菊属种间远缘杂交,创造了一批新种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