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4691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116464.3

    申请日:2008-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将超声波表面强化处理装置垂直对准处理工件表面;然后接通电源,打开超声波表面强化处理装置,使所述超声波表面强化处理装置针对待处理工件机械动力密排等距,等速行走,对待处理工件沿轴向等速密排处理。本发明的钛合金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采用塑形变形方法和相当大的变形速度处理工件表面,使待处理工件的疲劳强度,腐蚀抗力,屈服和断裂点,磨损阻抗,光的折射系数增加,并且使材料表面致密化,尺寸减小,密度增加。

    高Zn含量超高强高韧高损伤容限型铝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591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510109270.7

    申请日:2005-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10)wt%Zn含量的超高强高韧高损伤容限型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Zn 9~10wt%,Mg2.0~2.5wt%,Cu1.2~1.7wt%,Zr 0.2~0.5wt%,Fe<0.05wt%,Si<0.05wt%,其余为Al。按合金成分配料,将原料熔化,浇铸成合金预制锭。在780~800℃将合金预制锭熔化,以惰性气体为雾化气体,进行快速凝固喷射成形制备,雾化压力为0.5~1.0MPa。本发明的(9~10)wt%Zn含量的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的合金成分均匀、显微组织均匀、组织细小、无偏析。该材经热挤压或热锻压变形加工,并经合理的热处理后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可达750MPa以上,材料的延伸率保持在8~11%,同时其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优于7050T74材料。该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军工等领域的关键结构部件。

    一种高强耐磨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05579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10165341.X

    申请日:2006-12-18

    Abstract: 一种高强耐磨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耐磨铝合金是在Al-Zn-Mg-Cu合金熔体中,置入Ti-C-Al预制块,通过原位反应在该Al-Zn-Mg-Cu合金熔体中生成TiC颗粒,再进行雾化喷射成形而成,其中,Ti-C-Al预制块的TiC置入量为Al-Zn-Mg-Cu合金的3.15~10.5%重量%。其制备方法是:(1)按Ti粉,石墨粉和铝粉压制成Ti-C-Al预制块备用;(2)将Al-Zn-Mg-Cu合金熔融;(3)、将Ti-C-Al预制块置于Al-Zn-Mg-Cu合金熔体中,进行原位反应;(4)进行雾化喷射成形,得到高强耐磨铝合金。本发明的铝合金是利用原位反应喷射成形工艺制备高强铝合金,实现了材料耐磨性能的改善。该合金具有高的强度,及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能。

    大功率真空断路开关触头材料用CuCr25合金块体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2453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02157971.7

    申请日:200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真空断路开关触头材料用CuCr25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合金成分为Cu72~77wt%,Cr23~28wt%。按合金成分配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原料熔化,浇铸成合金预制锭。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2200℃将合金预制锭熔化,以高纯惰性气体为雾化气体,进行快速凝固喷射成形技术制备,雾化压力为0.5~1.0MPa。本发明的CuCr25合金触头材料的合金成分均匀、显微组织均匀细小、第二相Cr呈球形弥散地分布于Cu基体中、氧含量低、氮含量低。这种工艺制备的CuCr25合金的Cr相尺寸大约在3~8μm,只是传统CuCr25合金触头材料中Cr相尺寸的十分之一左右,这种新型工艺制备的新型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电压和抗电击穿性能,是一种高性能的触头材料。

    一种6000系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39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06310.4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43 C22F1/002 C22F1/047 C22F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6000系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热轧之后、冷轧之前进行退火处理,将6000系铝合金由室温升至温度T1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时间为t1,随后由温度T1冷却至室温;在冷轧道次间将6000系铝合金由室温升至温度T2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时间为t2,随后由温度T2冷却至室温;其中,350℃≤T1≤T2≤500℃,0.5h≤t1=t2≤5h,退火处理和保温处理均在热处理加热炉中进行。本发明在保持6000系铝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同时,明显改善了6000系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消除了6000系铝合金板材的表面缺陷,这对扩大铝合金车身板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铝合金预拉伸板材残余应力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56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204099.2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预拉伸板材残余应力的表征方法,包括:(1)测试铝合金板材的基本物性参数,建立板材三维淬火‑预拉伸有限元模型;(2)利用所述有限元模型模拟同种铝合金板材淬火‑预拉伸过程,求解板材预拉伸后残余应力场分布;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相同尺寸板材的实际残余应力分布;根据测试结果对淬火‑预拉伸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3)分析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筛选板材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典型位置,布置测试点,检测测试点处的表面残余应力;(4)根据表面残余应力实测结果,优化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5)当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所推测的表面典型位置残余应力与实测结果比较接近时,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板材残余应力状态的间接评价。

    一种高耐磨性Zn-Al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6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40796.9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Zn-Al合金的制备方法,该Zn-Al合金的组成为:Al 25-35%、Cu 0.5-1.5%、Zn余量;采用喷射成形技术,使用非限制式气流雾化喷嘴,通过气流雾化喷嘴喷射出的雾化气体对导流管流出的合金熔体进行喷射成形,并沉积到接收装置的接收盘上,喷射成形的工艺参数为:雾化气体为氮气,雾化压力为0.6-0.8MPa,合金熔体温度为973-1073K,由导流管的出口到接收盘的沉积距离为400-500mm,导流管温度为973-1073K,雾化器扫描的频率为1-5Hz,接收装置下降的速度为20mm/min,接收装置下降的角度为30°。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细化合金组织中的Zn/Al共析相,改善合金的耐磨性能,消除普通铸造合金中粗大的共析组织。

    一种适于变形铝合金材料再结晶组织比例分析评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5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110435879.9

    申请日:2011-12-22

    Abstract: 一种适合于变形铝合金材料的再结晶组织比例分析评价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从变形铝合金材料构成的工件上切取试样;(2)将切取好的试样进行预热处理;(3)制成金相样品;(4)对制取的金相样品进行浸蚀处理;(5)随机选择视场进行拍照得到金相组织照片;(6)计算再结晶组织特征区域所占的面积比例,确定该材料的再结晶组织比例。本发明涉及的方法采用了一种特别设计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材料在不改变组织特征形貌的情况下,使材料时效态、特别是变形态和固溶态的再结晶组织与变形组织特征形貌在金相条件下清晰区分显示出来。利用本方法可以较准确分辨及统计评价材料的再结晶状况,可以用于指导材料组织的调控,具有可操作性强、经济使用、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一种适用于结构功能一体化用铝合金制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314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03602.5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结构功能一体化用铝合金制品及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制品含有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成分:Zn:5.5~10.0,Mg:1.5~2.8,Cu:1.5~2.5,Cr:0.01~0.50,Mn:0.05~0.50,Zr:0.01~0.20,且余者为Al、附带的元素和杂质,所述铝合金制品中的成分满足:(a)10.0≤Zn+Mg+Cu≤14.0;(b)4.4≤(Zn/Mg)+Cu≤6.5;(c)0.10≤Cr+Mn+Zr≤0.60;和(d)Cr≤Mn≤Cr+0.20。该铝合金制品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高的电导率、以及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具有低的残余应力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本发明还涉及该铝合金制品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