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8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3018.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C23C16/511 , C23C16/50 , C23C16/27 , C23C16/46 , C23C16/458 , C23C16/5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波等离子金刚石生长设备及应用方法,包括微波源,所述微波源通过波导连接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内腔中安装有基片台结构;本申请相对于现有的MPCVD金刚石沉积设备,本申请采用多面基片台包围谐振腔的设计,各基片台全方位吸收等离子体能量同时沉积生长金刚石膜,大大提高设备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39006.5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C25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零部件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本发明的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和导电电极,所述电镀槽内设有滚筒,滚筒设有筒盖,筒盖与滚筒盖合连接,滚筒内装设有导电介质和若干个空心球,所述空心球采用密度小于所述导电介质的材料制成,若干个所述空心球可浮于滚筒内导电介质之上,形成悬浮密排层,本发明的电镀装置,通过在滚筒内增加空心球,在滚镀过程中空心球上浮于滚筒内导电介质之上,将上浮的小型零部件撞击反弹沉入导电介质中,从而提高小型零部件与导电介质的充分接触,有效改善其电镀的均匀性;本发明的电镀方法,操作简单,电镀成本低,电镀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08284.8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H01L21/02 , H01L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金刚石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制备芯片沉积模板,并在芯片沉积模板制备设有开窗的掩膜,对芯片沉积模板进行隔离,然后放进CVD反应室,进行N型金刚石外延层生长,完成N型金刚石外延层生长后,接着进行P型外延层生长,然后在芯片沉积模板的背面和P型外延层的外侧进行欧姆接触电极的制备,接着去除掩膜,形成排列于芯片沉积模板的若干个单晶金刚石芯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金刚石因为材料尺寸太小而不能产业化问题,可直接在隔离后的芯片沉积模板上外延生长成小尺寸的芯片,切割后即可直接封装进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7608.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H01L2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太阳能电池功能的显示屏幕结构、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其中,集成太阳能电池功能的显示屏幕结构包括用于吸收第一方向偏振光的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和用于发出第二方向偏振光的显示单元,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设于显示单元上方、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与现有的显示屏幕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显示屏幕结构的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吸收的光的偏振方向与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显示单元发出的光可近乎无损耗地通过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即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不会吸收显示单元所发出的光,因而将透明太阳能电池单元设于显示单元上方,也不会增加显示屏幕的功耗以及不会影响亮度、可视角和响应时间等显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4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62017.X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G01N21/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微裂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基材进行加工并去除基材表面的异物;然后,将加工后的基材放入含有环保型染料的溶液中进行染色;接着,将染色后基材表面的环保型染料溶液擦拭去除并干燥;最后,将表面处理干净的基材放置在强光下进行观察,本发明通过染料染色的方式预先在基材表面进行染色处理,使裂纹与基材之间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再在强光下对基材表面进行观察检测,检测更加快捷、准确,彻底改变了现有的裂纹检测方法,并且通过采用环保型染料替代现有的渗透液和显示液,更加环保安全,染色过程中无有毒气体释放,同时,本发明的微裂纹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复杂的设备与仪器,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511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59217.2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H01L21/48 , H01L23/492 , C04B41/51
Abstract: 一种陶瓷基板的金属化方法,包括步骤:将清洗后的陶瓷基板进行微蚀处理形成微蚀层;将微蚀处理后的陶瓷基板贴上高温分解掩膜并进行贴膜图案化处理,在微蚀层上形成高温分解掩膜层,在该高温分解掩膜层上激光标刻线路,得到导电线路图案;对经过贴膜图案化处理的陶瓷基板喷涂金属粉末,形成导电金属层;将陶瓷基板放入烧结炉进行高温烧结,使金属粉末与陶瓷基板粘结稳固,同时,高温分解掩膜层被高温分解得到图案化的导电金属层;将图案化的导电金属层加厚,得到厚度为5-200μm的加厚导电金属层;最后再对陶瓷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平整的陶瓷基底导电线路板。本发明既可以减少金属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蚀刻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0460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02547.3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D493/14 , C07D311/36 , C12Q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4 , C07D311/36 , C07D493/14 , C12Q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细胞色素P450 2A6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及其在CYP 2A6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具体的CYP 2A6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如下:选择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单体,如异甘草香豆素、异甘草酚、7‑O‑Methylluteone,作为细胞色素P450 2A6酶的高特异性探针底物,借助CYP体外孵育体系开展特异性底物的CYP催化反应,通过定量检测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来测定各生物样品中CYP 2A6酶的活性,以期实现对重要药物代谢酶CYP 2A6酶活力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49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118133.3
申请日:2008-08-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密封的主舱体和四个桨腿复合推进机构,主舱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电源装置和水路环境检测传感器;四个桨腿复合推进机构两两相对且对称设置在主舱体两侧,每个桨腿复合推进机构均包括两个主动杆、一从动杆和一摆动桨,两个主动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两电机的输出端,且一个主动杆靠近主舱体中间部位,它的另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摆动桨一端;另一主动杆靠近主舱体外侧,它的另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从动杆,从动杆通过一转轴连接摆动桨的中间位置,摆动桨的另一端为执行末端。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环境适用能力,稳定可靠,运动灵活,可在沼泽、近海域地带完成各种勘查、作业等任务,在未来的海上登陆作战中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2193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10064131.6
申请日:2007-03-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63H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级自由度鳍肢机构的仿生机器海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舱体模块,摆动连接在所述主舱体模块周向的四个鳍肢驱动模块,每个所述鳍肢驱动模块上转动连接一翼形鳍肢片,所述摆动和转动连接部位采用动密封机构。本发明在主舱体模块采用由多个部件密封连接的外壳,且将鳍肢驱动模块两两对称分布于壳体四周,通过设置在主舱体模块内的伺服电机实现海龟鳍肢前后向划水运动的第一级自由度,通过设置在鳍肢驱动模块内的驱动电机带动鳍肢片实现了海龟鳍肢的第二级自由度,本发明的仿生机器海龟稳定可靠,运动灵活,机动性好,可以实现在任意方向上的推进和机动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6062.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IPC: C23C16/02 , C23C16/27 , C23C16/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可重复利用的衬底材料,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表面光滑的异质衬底,对异质衬底进行预处理;在异质衬底上生长所需厚度的金刚石薄膜,在金刚石薄膜的形核成膜阶段,工艺气体中通入适量的氮气;通过物理方法将金刚石薄膜从异质衬底上剥离,得到金刚石薄膜和衬底材料;将衬底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光滑的异质衬底,重复使用。本发明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既可以保持金刚石薄膜完整无裂纹,又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将金刚石薄膜从衬底材料上剥离,获得完整的金刚石薄膜和衬底材料,衬底材料经过简单的清洁、抛光等处理方法后即可重复使用,节约了金刚石薄膜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