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1938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半固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研究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中部真空箱体、高频感应加热机、回转加压机构、底部调整组件、真空机组、水冷机组、电控柜及分离式操作面板。利用该装置将金属试样置于坩埚中,通过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控制温度,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上加压装置实现对金属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压缩,通过上、下同步回转装置,实现试样的360度旋转,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可实现对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的枝晶组织破碎、固液相迁移的原位观察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6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5045.4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结构材料韧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棒料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520℃下进行3‑5h的时效处理,可在不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同时,将该类马氏体时效钢的冲击韧性(AKv2)提升至20J以上。本发明所涉及的马氏体时效钢为超高屈服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重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66969.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Ni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Ni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Ni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5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126695.6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钢锭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提出超高温热送及加热工艺设计方案为:当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1/4时天车起吊装车,然后将钢锭带帽带模运送到锻造车间。当锭身全凝时即冒口底部凝固壳层厚度达到冒口底部直径的一半时,将钢锭摘帽脱模,装入均热炉。以钢锭脱模时的温度场为初始温度场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加热计算,以钢锭内外温度差小于50℃作为判定钢锭加热均匀,可出炉锻造。本发明在不影响锭身质量的前提下,可将钢锭带模超高温热送,实现冒口带液芯钢锭脱模,提高钢锭的装炉温度,可以充分利用钢锭余热,提高炉周转率和减少钢锭烧损,有效降低燃料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67121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809506.0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沙漏形金属构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多个基元;将多个基元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从中间向两端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加的形状;将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基元焊接封装成预制坯;通过锻焊使得多个基元之间的界面焊合以将预制坯制成毛坯。本发明采用多块体积更小的金属坯作为构筑基元制成大型金属坯。
-
公开(公告)号:CN108385045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126648.1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合金的热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IN718合金均匀析出δ相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将待处理的IN718合金在1020℃以上保温,然后水冷至室温。2)将步骤1)处理的合金在700~900℃保温。3)将步骤2)处理的合金在900~1000℃保温,然后空冷至室温,既得。本发明通过改变δ相的析出方式——由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改变为先析出γ″相,由γ″相转变为δ相,这种析出方式使δ相相均匀分布在晶内和晶界,改善δ相在晶界处的偏聚。
-
公开(公告)号:CN10553774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610083672.2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构筑成形制造工艺的制造系统,该制造系统包括:堆垛单元,其配置为将多个金属基元堆垛成预定形状;封装单元,其配置为将堆垛成预定形状的所述多个金属基元封装成预制坯;和锻焊单元,其配置为对所述预制坯进行锻焊以获得零件毛坯。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854362.0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1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软芯锻造用加热与运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超高温软芯锻造研究中由于运送过程中试样温度太高,外部环境与人为因素复杂,无法精确控制锻造开始时材料固液相分数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气体保护加热炉、保温转运炉两大部件,气体保护加热炉和保温转运炉协同并部分独立,气体保护加热炉为固定式安装,用于加热用于软芯锻造的坯料;保温转运炉自由移动,用于恒温运送坯料到锻造车间进行软芯锻造。本发明可应用于软芯锻造实验,实现精确控制软芯锻造前材料的液相分数,可系统研究液相分数,锻造工艺对软芯锻造后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549945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1027403.6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质金属构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多个基元,所述多个基元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元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多个第二基元;将多个基元堆垛成预定形状;将堆垛成预定形状的多个基元封装成预制坯;通过锻焊使得多个基元之间的界面焊合以将预制坯制成毛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