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131164.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包括公共区排烟系统和隧道排烟系统,公共区排烟系统包括公共区排烟风机和连通站厅与公共区排烟风机的第一排烟通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与站厅连通的车站隧道排烟系统和/或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站隧道排烟系统,车站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站隧道排热风机和连通站厅与车站隧道排热风机的第二排烟通道;当隧道排烟系统包括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区间隧道排烟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风机和连通站厅与区间隧道风机的第三排烟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地下车站站厅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排烟效果显著变好,建设和改装成本低,有效提高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9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1337355.9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B61L2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列车故障后连挂清客救援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当故障客车不具备行驶到下线地点能力时,确定故障客车的当前位置;根据故障客车的当前位置,确定与故障客车的当前位置对应的至少一种救援模式,且计算每一种救援模式所需的救援时间;选取救援时间最短的救援模式对故障客车开展救援。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地铁故障客车的不同停靠位置,提出多种备用救援方式,选取救援时间最短的救援模式对故障客车进行救援,调度人员可根据具体故障,采取对应的救援方案,能够尽快完成救援,降低大面积晚点概率,减少对整个线网运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8594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264540.3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通风排烟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烟雾报警器,其均匀布置在站台区域上方,每个烟雾报警器均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若干个烟雾报警器的输出端均通过信号调理电路连接编码开关量寻址报警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编码开关量寻址报警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端,同时GPS装置也接入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隧道风机和排风阀。本发明在地铁站发生火灾时能够通过烟雾报警器及时感测火灾发生情况,实时传送火灾信号给中央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火灾发生区域的排风阀及隧道风机,进行定点火灾烟雾排风,达到火情烟雾排放的最优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1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48788.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C07F7/18 , C08F4/02 , C08F4/40 , C08F1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ATRP反应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由磁性纳米颗粒和包覆修饰在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电子给体配体构成。本发明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既可作为ATRP反应的固体配体,又可以作为ATRP反应体系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固定载体,其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反应结束后通过磁场作用可轻松将金属盐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而且利用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更强配位作用的配体如EDTA可将金属盐催化剂置换出来,实现可重复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86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29552.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B60N2/56 , B60R16/03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电器件的车载智能座椅冷却降温系统及方法,所述冷却降温系统包括发电单元、耗电单元和制冷单元,其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半导体发电片、电压调节器和储能蓄电池;所述耗电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和吸热片;本发明通过位于汽车尾气管道周围的半导体发电片基于热电温差原理产生直流电,并通过电压调节器调节电流电压至储能蓄电池所需输入电压;将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值反馈到存储控制器并与所设定的温度对比,根据对比结果通过电压控制器调节控制储能蓄电池输出的电流电压,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实现瞬时降温,从而实现对汽车座椅的冷却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4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8869.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公开了一种穿江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装置和方法,地铁区间隧道包括依次设置的行车进口、纵向排烟段、横向排烟段和行车出口。行车进口设有进口通风单元,行车出口设有出口通风单元;横向排烟段内设有与出口通风单元相连通的排烟送风风道,排烟送风风道与横向排烟段的行车通道之间设置有送风排烟口;纵向排烟段的长度小于等于后车进入地铁区间隧道时前车与后车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单纵向排烟无法应用于两列地铁同时处于穿江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时,前车车尾或后车车头起火,无法兼顾排烟与两车人员撤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475484.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包括:在地铁换乘站其中一个站台的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时,启动预设排烟送风模式,以使得未发生火灾的站台和/或站厅通过换乘通道形成到发生火灾的站台的站台公共区的稳定气流,并对发生火灾的站台的站台公共区进行排烟;预设排烟送风模式包括第一排烟模式、第二排烟模式、第三排烟模式、第四排烟模式、第五排烟模式、第六排烟模式、第七排烟模式和第八排烟模式;本发明实现了通风排烟模式的多样化,综合利用了换乘的不同站台的通风排烟风机的工作动态,大幅度提高了火灾烟气的排出效率,并有利于较快控制火灾形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3473.8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厅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包括启动预设排烟送风模式对发生火灾的站厅公共区进行排烟:S1,开启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S2,同时关闭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站厅公共区送风系统及站台的站台公共区送风系统;或者,开启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与站台的站台公共区送风系统当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开启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送风系统,关闭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地铁换乘站站厅通风排烟模式的多样化,综合利用换乘的不同站台和站厅的排烟系统或送风系统,实现排烟效果的最大化,大幅度提高了对火灾烟气的排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63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258511.6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F24F11/32 , F24F11/52 , F24F11/64 , F24F11/70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机房温度调节优化系统及方法,属于铁路机房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温度调节优化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各机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确定各机房空调通风管开度和冷却液温度的通风管开度传感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将温度信号整形、放大、滤波获取稳定模拟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进行温度信息分析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实时显示各机房温度进行各机房调温分级的显示器,用于实现各机房温度调节的控制装置,以及进行各机房故障报警的报警装置。本发明能够通过实时监控地铁各机房温度变化,对各机房降温进行分级,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有效实现各机房降温,保障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实现机房降温系统优化并对故障机房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0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86052.4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车行驶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及屏蔽方法。所述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包括: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人体生命探测仪、数据处理器、电控模板和多组屏蔽帘机构;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端,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人体生命探测仪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每组屏蔽帘机构电机的控制端。本发明可以在客车车厢发生起火时对火势的蔓延起到阻碍作用,将火势困住在局部区域,避免火势蔓延过快而导致的乘客来不及逃生从而引发的事故,减少客车内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