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自动压钳式防溜铁鞋

    公开(公告)号:CN1051288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27665.2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自动压钳式防溜铁鞋,所述防溜铁鞋包括车轮压板、固定侧翼和轮缘靠板组件;轮缘靠板组件包括加力臂,加力凸台和轮缘靠板,它们组成一体式结构,通过轮缘靠板转轴和轮缘靠板支座安装在车轮压板的上平面;加力凸台对应位置安装两个夹臂,夹臂通过夹臂支座和夹臂转轴安装在车轮压板的上平面;两个夹臂的上方对应加力凸台的部位构成V形楔口结构;两个夹臂的下方面对面安装活动侧翼,且两个夹臂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固定座安装在车轮压板的上平面。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易行,车辆受到纵向风力越大,本防溜铁鞋制动力大,能够满足大风区域铁道车辆货场的安全需要。

    轨道车辆液压钳制式防溜铁鞋

    公开(公告)号:CN1050593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27562.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液压钳制式防溜铁鞋,所述防溜铁鞋包括平面压板、固定侧板、竖板和弧面压板;竖板上设置通孔,通孔内布置千斤顶,千斤顶为液压式千斤顶,千斤顶的底座通过千斤顶底座连接件安装在千斤顶安装座上,千斤顶安装座固定在一固定侧板或/和竖板上,该固定侧板面向钢轨的一侧安装制动片;千斤顶的千斤顶伸缩杆与摇臂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摇臂的中部通过销轴与摇臂支座连接,摇臂支座固定在另一固定侧板上或/和竖板上,该固定侧板上设置缺口;摇臂的另外一端安装活动侧板,活动侧板位于缺口内,活动侧板面向钢轨的一侧安装制动片。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易行,制动力大,能够满足大风区域铁道车辆货场的安全需要。

    一种测量风速风向的方法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32425.8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风速风向的方法,采用风力接收装置,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安装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转换成矢量力、计算矢量合力、将矢量合力转换成风力风向并储存显示;风力接收装置的迎风受力体为不存在空气动力学中所定义的临界雷诺区的钝体结构。风力接收装置的与钝体结构连接的变形杆上按照设计确定的位置安装的传感器为拉伸应变片和压力应变片,该处为矩形的横截面,每个面上成对布置拉伸应变片和压力应变片。钝体结构为两块相互垂直布置的竖板。计算矢量合力步骤中,拉伸应变片换成出来的矢量力与其对面压力应变片换成出来的矢量力相互叠加。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方法科学合理,解决了临界雷诺区的技术难题,测量精度更精准可靠。

    一种高速铁路沿线风速智能混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6109.1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沿线风速智能混合预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序列分层、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综合计算和预测结果输出;数据序列分层是对输入的数据采用模式经验分解法,将原始数据分解成至少两层的风速数据并输出;建立数学模型中设置有与数据序列分层数据输出层数相同数量的通道,在每个通道中,对应层的风速数据在遗传算法寻优处理中进行处理后,再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和预测综合计算之间设置供所有数据同时输出的数据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预测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能够直接对铁路沿线现场测风站所获得的风速样本数据进行高精度的、超前多步的预测分析。

    一种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5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78069.2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在列车车体的端部设置承载吸能结构;对列车车体端部的承载吸能结构上设置结构开孔,利用该结构开孔来实现碰撞阈值。该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通过吸能部件的结构改进实现了列车碰撞时吸能部件碰撞阈值的量化控制。通过对吸能部件的结构改变控制,实现破坏阈值以及结构阈值的可控性,该实现方法设计合理,效果明显,能够用于车体端部承载吸能部件的设计与安装,有效保证列车碰撞的安全吸能保护。

    铁路列车车内噪声测量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5022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69986.4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列车车内噪声测量分析方法及其系统,该分析方法包括:在车外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内噪音激励载荷;设置速度传感器,获得当前列车运行速度;设置导航定位装置,获得铁路沿线的地理及环境情况;在车厢内部设置声压传感器,获得车厢内部的噪音压力值;采用数据采集处理终端,通过传输模块,获得上述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得到包括铁路沿线信息、运行速度和噪声压力值在内的测量分析结果。本发明科学评价了铁路车辆车厢内部噪声水平,并获得包括除列车车厢自身外的铁路沿线信息、运行速度、压力值综合数据处理结果,其设计合理,各类噪音影响数据充分准确,能够用于更为科学及准确的铁路列车车内噪声评价。

    一种隧道内智能、高效的无人机灭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86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468840.1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智能、高效的无人机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隧道内设有紧急救援站、无人机停靠站;紧急救援站内设有联动控制中心,着火列车停靠在紧急救援站,联动控制中心接收到火灾预警信号后判断火情并根据火情从数据库内选择最优的无人机启动方案,对无人机停靠站下达指令,控制无人机停靠站内的无人机群启动。2)当无人机群根据预设航迹到达航迹终止点后,通过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数据信息,基于火灾识别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定位火源位置,并朝向火源位置移动,在列车着火点处集合。3)无人机群到达着火点处后,对着火点发射大量压缩灭火弹,实现灭火剂大面积覆盖效果,完成灭火任务,灭火结束后无人机自动返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