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1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0929.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裂纹的超声导波阵列检测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超声导波发生器对钢桥面板上沿第一方向划定的多个设定区域内逐一施加在第二方向上传播的超声导波,并采用信号接收器接收超声导波的反射信号;采用预设的信号分析模型,对反射信号进行智能化处理,包括信号数据预处理、基于密集块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模块强度特征分析,以及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第二模块时序依赖性分析,从而精确识别裂纹;此外,还提供了执行该方法的检测系统。本发明提出的裂纹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全面覆盖的难题,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96757.5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声导波检测焊缝缺陷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针对大量已知缺陷的焊缝缺陷样本通过超声导波技术获取特征的反射信号,运用P‑PCA算法提取主成分与凸显成分特征,与已知缺陷对照训练,并结合K近邻模型构建缺陷标识模型库;在检测时,识别与提取待测焊缝的缺陷特征,通过K近邻模型与模型库进行模糊匹配,确定缺陷分类,计算具体缺陷位置;另外,采用有监督学习和SVM回归,基于检测结果与模型库的差异特征点,对模型库进行样本衍生。本申请不仅能实现焊缝缺陷信号的精准快速识别、提取与分类及定位,还能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升焊缝缺陷无损检测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78004.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拦截装置和桥梁防撞拦截系统,水下拦截装置包括:防撞墩;消能网链,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对防撞墩上;消能网链为由多个网链单元纵横交织形成的柔性网链结构,消能网链通过柔性网链结构自身变形吸收失控船舶动能;多个橡胶筒,多个橡胶筒沿消能网链长度方向连接在消能网链上,橡胶筒能够快速充气至完全膨胀,形成充气橡胶筒,消能网链在充气橡胶筒的浮力作用下浮出水面,阻拦失控船舶撞向桥墩。桥梁防撞拦截系统包括监测系统、风险分析预测系统、预警系统和拦截系统,拦截系统包括桥面拦截装置和水下拦截装置。本发明可以对失控船舶进行有效拦阻,减小船舶和桥墩的物理损坏程度,并减小桥面通行车辆或行人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858696.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少土复合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复合路基结构包括预制h形框架结构、分离式预制条形基础、路基填土和路面结构层;相邻两个预制h形框架结构采用“错位1/2预制节段长度”对向排布,相邻立墙之间通过高强螺栓体系进行连接,相邻两个预制h形框架结构对拉顶板间预应力筋形成三角受力区,预制h形框架结构悬臂段通过与顶板之间张拉预应力筋形成预应力悬臂式挡土墙。本发明采用预制h形框架构件与少量填土组成复合路基结构,结构简单,构造巧妙,有效扩大跨径,无需放坡宽度,只需少量填土,可以有效解决平原区高填方路段缺土问题;预制h形框架构件具有双层通行、承载及挡土等多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20569.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不同龄期与水灰比的RAC中氯离子浓度分布的方法,包括:不同水灰比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件经氯盐侵蚀后,测定不同龄期试件中Cl‑沿侵蚀深度的浓度分布数据;基于菲克第二定律,拟合所述Cl‑沿侵蚀深度的浓度分布数据,得到试件的表面Cl‑浓度和Cl‑扩散系数;建立试件表面Cl‑浓度的时变模型和Cl‑扩散系数的时变模型;引入影响系数k,建立考虑水灰比影响的Cl‑扩散系数时变模型;建立考虑水灰比影响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模型得到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本发明能够预测不同龄期与水灰比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30238.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8 , G06V20/56 , G06V20/64 , G06V10/762 , G06V10/766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激光雷达的道路要素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道路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激光点云数据,根据激光点云数据中各点与邻域点的高程差,确定非地面点云数据;计算非地面点云数据中各点与邻域内两个点的法线夹角,并根据法线夹角对非地面点云数据进行特征聚类,得到特征点样本集;对特征点样本集进行处理和相关性分析,得到各个特征点的平均下降精度MSE值和特征相关系数;当平均下降精度MSE值和特征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对特征点样本集进行分类,得到道路要素的识别结果。实现了对点云数据涵盖的复杂场景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显著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降低了手动操作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4792.9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车位管控方法及充电车位监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号牌和车辆尺寸信息;确定是否为充电车辆且尺寸不超标准;识别车辆停放状态并开始计时,当判断车辆属于非充电而长时间停放,或被其他充电用户上传违规使用车位被投诉,将触发管控措施;充电用户可远程通过移动终端调取某闲置可用充电桩或某充电桩闲置可用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车位实际可用状态;如果某充电接口处于故障模式,系统自动为用户延长一定时间驶离充电车位和充电站。本发明一方面让充电桩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提前获取充电车位真实可用状态,改善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充电桩资源,提高运营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24198.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植被生命周期特征的遥感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生成各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密集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形成每个像素点和植被类型相应的全程拟合曲线;得到每个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全导函数曲线;确定每个像素点和植被类型的生长期、饱和期和衰老期的时间段;获取每个像素点生长阶段特征图;构建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样本集的分类特征空间;训练分类器;利用训练完成的分类器,对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中所有像素点进行植被类型分类。本发明能够基于高质量遥感数据和植被生命周期知识驱动,实现区域植被类型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7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587076.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774 , G06T17/05 , G06N20/20 , G06F16/29 ,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路路域植被的碳储量估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识别该公路路域的植被分布范围;分别在各类型植被分布范围内指定单位面积区域作为对应类型植被的样地;估算各类型植被的样地的生物量及各类型植被的平均含碳率;提取该公路路域的植被生物量因子特征图;通过植被生物量因子特征图获取各类型植被的样地的植被生物量因子的数据;将各类型植被的样地的植被生物量因子的数据和生物量作为训练样本;基于训练样本与植被生物量因子特征图,通过GWR‑Adaboost模型计算植被生物量分布图;根据植被生物量分布图和各类型植被的分布范围计算待测公路路域的植被碳储量。本发明降低了路域植被生物量高估或低估的现象,使估算结果与路域植被分布情况更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36405.5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沥青路面UHPC虹吸式辅助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内侧道路辅助排水管、路侧雨水集水井、雨水管;内侧道路辅助排水管设置于沥青路面面层内、路面基层的顶面之上,内侧道路辅助排水管的入水口与沥青路面平齐,并设置在超宽路面的内侧车道高程较低一侧的车道标线旁,内侧道路辅助排水管的出水口接入所述路侧雨水集水井中;雨水管位于所述路侧雨水集水井的下方,雨水管的上端接入路侧雨水集水井的底面,其下端接入市政排水管网;路侧雨水集水井与雨水管的接口处安装有虹吸式雨水斗。本发明的施工难度低,针对道路坡度较缓等易积水路段,改变超宽沥青路面路表水的排水路径,提高内侧车道路表水排出效率,保障道路行车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