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2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9788.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同质和异构传感器状态监测可靠性的信息融合系统,其包括传感器采集解析子系统、传感器运行状态监测预警子系统、异常数据及异常时段识别子系统、定位方式转换子系统;通过对传感器运行状态与传感器实时数据监测。由于在沉桩定位施工过程中,项目打桩船应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包含:GNSS接收机、测倾仪以及免棱镜测距仪;这些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产生了相同性质或者不同结构数据,例如:GNSS接收机经纬度数据,坐标转换数据,测倾仪传感器监控数据,免棱镜测距仪测量数据。这些同质和异构的数据形成了不同的桩体定位方式,若传感器数据异常,则桩体定位受到不同形式的干扰,影响桩体定位精度及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72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61778.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异常数据与异常时段的GNSS接收机状态监控系统,包括GNSS接收机数据接收模块、GNSS接收机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模块、GNSS接收机数据监控模块;其中GNSS接收机数据接收模块,根据系统中设置的端口号、波特率、校验位、停止位和数据位,获取打桩过程中GNSS接收机实时测量数据。GNSS接收机状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数据校核,判断分析打桩过程中GNSS接收机转换的工程坐标信息是否正确。本发明通过对打桩过程中GNSS接收机状态进行监控,保障工程安全,实现了对异常数据与异常时段的GNSS接收机运行状态监控判断,及时识别长数据和异常时段有助于显示量化仪器工作状态,提高桩体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83561.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桩施工三维坐标与测量基线精准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开设有套筒凹槽;固定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棱镜杆套筒的下端嵌入套筒凹槽内,棱镜杆套筒的上端侧壁与三根支架的上端铰接,三根支架的下端与三个凹槽连接,棱镜杆套筒内设置有带有测量棱镜的棱镜杆;固定底座的一个侧壁设有滑轨和测量平台导槽,滑轨上安装有测量滑块,测量平台导槽上安装有测量平台;滑轨的两端设置有测量挡板槽;测量挡板槽处安装有测量挡板;固定底座的另外两个侧壁设置有底面;套筒凹槽的中心点与测量挡板底部点的三维坐标差值为常数,套筒凹槽的中心点与滑轨中心点的三维坐标差值为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3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2235.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塘泡型近自然河流湿地及其构建方法,所述塘泡型近自然河流湿地包括:所述微地形塑造结构包括河漫滩和将河漫滩分隔的主河槽,所述河漫滩上开挖辫状水系和深潭;辫状水系位于河漫滩上;所述辫状水系之间形成沙洲,所述深潭位于所述湿地的出入口处;所述生态安全系统为所设置的微地形的形体维护系统,由低至高依次为护底段、护坡段和沙洲段,所述护底段上铺有卵石,所述护坡段上铺有植物防冲毯,并用U型钉固定。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了水流相互交错的辫状水系和“槽‑洲‑滩‑塘‑潭”多种地形生境的塘泡型近自然河流湿地及其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7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1304220.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河湖底泥脱水的联合加药进溶系统,包括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和通过管路与无机絮凝进溶装置连接的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2个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第一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第二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和第三非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输送泵组与非无机絮凝进溶出药管连通以用于向外输送配制好的非无机絮凝药剂,输送泵组通过连通管路与无机絮凝进溶配药罐连接以用于实现切换输送无机絮凝药剂与非无机絮凝药剂,无机絮凝进溶装置与非无机絮凝进溶装置通过管路连通,能够精确控制无机絮凝药剂与非无机絮凝药剂投加量,降低了人工投加药剂的损耗,节省了药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24982.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赛富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08 , H04N7/18 , H04L67/10 , H04Q9/00 , H04L67/1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浚底泥相变式脱水干化用云平台的构建方法及云平台,属于真空预压技术领域,包括:S1、构建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与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源模块、对数据源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输出的结果对疏浚底泥相变式脱水干化工艺进行干预的反馈模块;S2、构建功能模块与数据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网络。本发明针对相变式真空预压施工工艺特点与项目管控需求,建立“监测数据—土体状态评价分析—施工工艺反馈”一体化管控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集成化展示与可视化智慧管理,为地基处理、底泥脱水类项目提供智慧管理新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46312.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D37/04 , B01D37/00 , B01D21/01 , C02F11/122 , C02F11/147 , C02F11/143 , C02F11/148 , B01D25/12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均匀设计确定板框压滤机调理剂参数和压滤参数的方法,包括:S1,初选影响调理剂效果的N个因素;S2,根据S1初选的N个因素,依据絮凝小试实验结果确定每个因素的i个水平;S3,根据N个因素及每个因素的i个水平设计均匀设计表,得到均匀设计使用表;S4,根据均匀设计使用表进行板框压滤试验,获得调理剂效果的试验结果;S5,基于S4的试验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因素对调理剂效果的多目标函数,得出最优的调理剂和压滤参数。本发明降低了获取板框压滤确定调理剂参数和压滤参数所需要的时间和实验成本,间接提高了板框压滤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29169.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3 , C02F11/121 , B63B35/28 , B6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江河湖库疏浚底泥转驳过程中的脱水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疏挖的疏浚底泥运移输送至泥驳船储泥仓中;S2、在泥驳船储泥仓内,在泥面标高上升过程中分层铺设排水格栅;S3、疏浚底泥吹填至泥驳船船顶部时停止吹填,储泥仓顶部通过密封膜进行密封;S4、使用真空泵对多层排水栅格进行抽气,抽气同时使用温器器进行通电增温,使舱内的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S5、采用干挖的方式将将疏浚底泥移出储泥仓;S6、重复S1~S5,使用泥驳船进行下一批次的疏浚底泥处理。本发明在疏浚底泥转驳运移过程中进行脱水干化,有效提升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大幅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材料成本,从重要环节中缩短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流程中的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25401.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赛富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1 , C02F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条件下河湖疏浚底泥原位排水固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清淤河道中设置两条隔堤;步骤2:在吹填底泥过程中铺设有数层横向排水组件;步骤3:吹填标高到达围堤顶部高度时横向排水组件连接真空泵;步骤4:覆盖密封膜建立密封环境,采取阶梯式预压排水;步骤5:施工区域内进行泄压,移除密封膜,将两条隔堤内干化后的污染底泥进行干挖外运,拆除隔堤,最终完成该河道清淤及干化处理工作。本发明通过疏浚底泥冻融循环,提升了土体的固结速率,同时拓展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的应用场景,使得该工艺可以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进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25466.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3 , G06F17/10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疏浚底泥温压耦合热相变式脱水干化系统及方法,属于生态疏浚底泥脱水干化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底泥的指导参数:首先从目标底泥中提取样本底泥,在样本底泥中布设数据采集模块和脱水干化部件,然后对样本底泥进行温压耦合热相变式脱水干化实验,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符合目标要求的实验数据作为指导参数;在目标底泥中布设数据采集模块和脱水干化部件;利用脱水干化部件对目标底泥进行温压耦合热相变式脱水干化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实时或者定时采集目标底泥的状态参数;将状态参数与指导参数进行比对,从指导参数中选择差异性最小的指导参数,利用该指导参数对脱水干化部件的工况参数进行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