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9499.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土壤污染修复标准化构件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构件资源模块,构建于私有云平台上,为BIM模型资源提供统一存储和管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模块,用于对上传的构件资源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和标识编码;数据共享与复用模块,通过私有云实现跨项目的数据共享和资源复用;三维模型集成模块,通过工作任务分解结构WBS进行多层次细化和资源关联,在三维环境中实现对构件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与动态调配;数字孪生平台接口模块,支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和跨平台调用。本发明为构件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项目间的协同共享以及项目的全过程控制提供了综合性解决方案,从而加快修复进度,提升工程质量并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5682.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过程智能监控与决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和上传污染修复现场的数据;数据处理层,用于接收、清洗、存储和管理污染修复现场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层,用于对数据进行污染扩散预测、设备状态监控和修复进度优化等智能分析;用户接口层,用于对污染修复数据和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动态操作和信息反馈。本发明的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分析与决策层和用户接口层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土壤污染修复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科学决策。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采集现场关键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为污染修复项目提供了实时监控、自动化控制和决策支持,确保修复过程高效、低碳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90262.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F30/10 , G06F3/04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绞刀运动的地质体变化模拟与疏挖方量计算系统,包括绞吸船数据接收模块、疏浚地质创建模块、模型渲染与数据分析计算模块、绞刀运动轨迹计算与记录、地质体模型实时动态变化模块、疏挖方量计算和传输模块、数据监测与可视化系统。本发明通过生成疏浚工程中地质体的三维模型,并实时记录和计算绞刀的运动轨迹,对绞刀和地质体交互后的地质体进行动态变化,根据前后剖切的地质体三维模型的体积变化,实时计算疏挖方量,实现对绞刀运动过程中地质体的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和模拟以及疏挖工程量的计算,可广泛应用于疏浚工程,港口航道,江河湖海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9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290009.4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1N33/24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精确判断生态疏浚深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水域设置采样点,进行水样和底泥勘察;将上述步骤中采集勘察的样品进行沉积学法分层,根据底泥颜色、气味、粒径和粘稠度定性分析污染层、过渡层及正常层特点及厚度;将上述步骤中划分出的各污染层底泥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营养盐指标,并划定污染等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从“水体”、“泥水界面”和“底泥体”三个维度角度确定的污染特征因素情况、污染等级以及水体污染原因,科学地判定生态清淤的深度,利用实现清除对水体污染影响的底泥,控制底泥内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1821.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1N33/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湖污染评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清淤的河湖污染多维评估方法,经国内外文献调研,适宜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适宜泥水界面评估方法以及适宜底泥污染评估方法从使用难易程度、检测周期与准确性、工程可操作性以及成本方面比较考虑,并对以往黑臭河道和水库清淤工程勘察数据分析;经过调研的各种适宜水体质量、泥水界面交互、底泥体污染检测方法比较分析以及河湖库疏浚工程勘察数据分析,提出适宜生态清淤的河湖污染的多维度评估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河湖底泥评价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及疏浚工程效果指导所受到争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846315.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和均匀设计确定板框压滤机压滤参数的方法,包括:S1,初选N1个影响板框压滤机产量的因素;S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和结构分析体系,计算S1初选的N1个因素的权重值;S3,将S2中N1个因素的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累加不同因素的权重值;S4,针对S3得到的N2个优选因素,根据板框压滤机的设备性能和絮凝小试试验确定不同因素的水平Mk;S5,针对步骤S3确定的N2个优选因素和步骤S4确定的水平Mk,设计均匀设计表和使用表;S6,根据所述使用表进行板框压滤试验,获得板框压滤机产量的试验结果;S7,基于S6的试验数据,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优压滤参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0091211.9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F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疏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供恒定拉力的重力式锚,所述提供恒定拉力的重力式锚包括圆柱形的锚主体,所述锚主体外周固定有水平延伸的系柱,所述系柱上套有拉点,所述拉点与所述系柱间隙配合,所述拉点与锚链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同等锚重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加了锚的拉力及稳定性,使得重力式锚变得轻便、简单,不但能够提供绞吸挖泥船足够的横移拉力,也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起锚、移锚变得方便的提供恒定拉力的重力式锚。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2709.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景观驳岸,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水位变动的塘泡型生态景观驳岸。一种适应水位变动的塘泡型生态景观驳岸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斜坡渗流段、存水段、透水段和水位变动段;斜坡渗流段与水位变动段均设置为斜坡;存水段设置有塘泡池,斜坡渗流段向塘泡池倾斜设置;透水段设置有人行步道,人行步道表面向塘泡池倾斜设置;塘泡池侧壁人行步道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塘泡池的侧壁上与溢流口相连接,另一端出口设置在水位变动段上方便于排水。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传统驳岸水陆之间生态系统循环不畅问题,使驳岸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0748255.9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防砂堤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防砂堤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埋设方法,所述海上防砂堤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地下监测装置、地表监测装置及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沉降盘、网兜和护管,所述网兜内包裹块石,所述护管套在所述分层沉降管上,所述地表沉降磁环嵌套于护管之外,所述地表沉降磁环被所述沉降盘压住,所述地表沉降磁环在沉降盘之下,所述网兜在地表沉降磁环在沉降盘之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测量,既能满足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又能避免分层沉降管被抛石破坏,维护方便,经济实用的海上防砂堤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埋设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5327.9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桩施工三维坐标与测量基线精准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开设有套筒凹槽;固定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棱镜杆套筒的下端嵌入套筒凹槽内,棱镜杆套筒的上端侧壁与三根支架的上端铰接,三根支架的下端与三个凹槽连接,棱镜杆套筒内设置有带有测量棱镜的棱镜杆;固定底座的一个侧壁设有滑轨和测量平台导槽,滑轨上安装有测量滑块,测量平台导槽上安装有测量平台;滑轨的两端设置有测量挡板槽;测量挡板槽处安装有测量挡板;固定底座的另外两个侧壁设置有底面;套筒凹槽的中心点与测量挡板底部点的三维坐标差值为常数,套筒凹槽的中心点与滑轨中心点的三维坐标差值为常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