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4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16685.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加速排水和可循环利用的小型土工管袋,包括底布、顶布、侧壁布和排水管,其中:顶布边缘设置有C字型的顶布拉链;顶布拉链关闭后,底布、顶布和侧壁布之间缝接并围成闭合腔室;底布底面缝接有吊装带,吊装带的两端伸出底布底面,吊装带用于在吊机的作用下将土工管袋吊装至运输车附近进行底泥清理;顶布中部开设有进泥袖口,进泥袖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泥浆进入闭合腔室;侧壁布外表面上对向设置有结合部,结合部用于使单排排列的相邻土工管袋之间进行连接,形成土工管袋组;与传统土工管袋相比本发明的体积更小,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通过拉链连接的多个土工管袋在充填的过程中更稳定,可有效降低发生滚袋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65690.6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疏浚底泥土工管袋脱水和同步发酵制备绿化土的方法,包括:S1,向输泥管道中泵送多孔生物聚合剂溶液,底泥的土体颗粒凝聚,泥水分层;向输泥管道中投加调理剂;S2,将处理后的底泥充填到土工管袋中,在土工管袋内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底泥水分排出;在底泥本土微生物作用下,土体进入微发酵状态;土工管袋充填结束3~5天后,调理剂包衣层在水分作用下崩解,椰糠和复合菌剂均匀分散到底泥中,椰糠促使底泥含水率下降,浓缩后的底泥正式进入发酵环节;定期向土工管袋内输送空气,发酵过程中底泥含水率进一步下降;S3,经过30‑45天,疏浚底泥发酵为绿化种植土。该方法显著降低了工程费用,提高了底泥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30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1236495.7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3 , C02F11/145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生态清淤底泥板框压滤脱水用助滤底泥调理剂,包括底泥调理剂A、底泥调理剂B和底泥调理剂C,其中所述底泥调理剂A包括氯化铝和硫酸铁,所述底泥调理剂B包括硅酸钠和硅酸钙,所述底泥调理剂C包括膨润土和脱硫石膏,所述氯化铝、硫酸铁、硅酸钠、硅酸钙、膨润土和脱硫石膏均为固体粉末。本发明的河湖生态清淤底泥板框压滤脱水用助滤底泥调理剂,可有效加速泥水分离,不影响泥水的pH值,大幅降低底泥调理剂投加量,成本低,经泥水分离后的底泥可用于回填土或绿化种植土,实现河湖底泥的资源化和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3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36495.7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3 , C02F11/145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生态清淤底泥板框压滤脱水用助滤底泥调理剂,包括底泥调理剂A、底泥调理剂B和底泥调理剂C,其中所述底泥调理剂A包括氯化铝和硫酸铁,所述底泥调理剂B包括硅酸钠和硅酸钙,所述底泥调理剂C包括膨润土和脱硫石膏,所述氯化铝、硫酸铁、硅酸钠、硅酸钙、膨润土和脱硫石膏均为固体粉末。本发明的河湖生态清淤底泥板框压滤脱水用助滤底泥调理剂,可有效加速泥水分离,不影响泥水的pH值,大幅降低底泥调理剂投加量,成本低,经泥水分离后的底泥可用于回填土或绿化种植土,实现河湖底泥的资源化和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1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183538.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包括罐体、搅拌器、水流分配器、第一扰动器和第二扰动器,罐体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其下部一侧形成有物料排出口;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由一减速电机提供旋转动力;水流分配器在所述罐体的内壁圆周方向至少设置3个;第一扰动器设置在搅拌器的外端边缘处,用于加强罐体底部液体的扰动;第二扰动器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中心处,对底部堆积的固相物料进行扰动。该装置搅拌充分、清洁环保、快速高效,能够对河湖底泥和粉体药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中心无残留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6687.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7 , C02F11/12 , C02F11/00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性氟污染底泥的修复方法,包括:S1,将柠檬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三种溶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淋洗剂;S2,修复氟污染底泥:向氟污染底泥中加入S1得到的淋洗剂,在淋洗搅拌箱中持续搅拌1~2h;在淋洗过程中利用加压气泵从淋洗搅拌箱底部的多孔圆盘下泵气,利用形成微气泡对淋洗饱和的氟污染底泥进行微气泡‑淋洗联合增强修复;S3,对S2修复后的底泥进行泥水分离,完成淋洗。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淋洗效果好、淋洗药剂及微气泡装置容易获得,对氟污染底泥修复有着联合增强效果,适用于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等低渗透性底泥的氟污染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61534.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 C02F1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底泥脱水和同步发酵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理剂为颗粒状,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核、外壳和包衣,其中:内核的质量份数为1.5~2份,由椰糠压制而成,压制后的椰糠密度为0.45‑0.50g/cm3;外壳由天然砂、玉米轴粉、复合菌剂组成,三者的质量份数分别为6~8份、2~2.5份、0.5~1份,其中,天然砂细度模数为2.5‑3.0,内核和外壳的质量份数比为1:(5‑6);复合菌剂由嗜热链球菌和嗜热放线菌构成,二者的质量比为1:1;包衣由乙酸乙烯‑乙烯共聚物和聚乙烯醇组成,二者质量份数分别为0.6~0.8份、0.15~0.2份。该调整剂能显著缩短底泥脱水工期、降低底泥综合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183538.6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脱水用均化装置,包括罐体、搅拌器、水流分配器、第一扰动器和第二扰动器,罐体为上部开口的圆柱体,其下部一侧形成有物料排出口;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内,由一减速电机提供旋转动力;水流分配器在所述罐体的内壁圆周方向至少设置3个;第一扰动器设置在搅拌器的外端边缘处,用于加强罐体底部液体的扰动;第二扰动器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中心处,对底部堆积的固相物料进行扰动。该装置搅拌充分、清洁环保、快速高效,能够对河湖底泥和粉体药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中心无残留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07056.8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库塘污染底泥模块化脱水方法,依次对污染底泥进行预处理、泥浆一级浓缩、泥浆二级处理、泥浆脱水处理、缓冲收集余水、余水理化处理和余水深度处理。疏浚泥浆经除杂筛分后进行初级浓缩,泥浆质量含固率由预处理的1%‑5%提高至15‑20%,较传统沉淀池浓缩工艺,可显著提升泥浆浓度,而后再进行二级加药处理,伴随初级浓缩后泥浆浓度的提高,该环节加药量减少约20%,最后进行脱水产出固化泥土和余水,收集的泥土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匹配免烧砖工艺、绿化土工艺等资源化方式,对余水进行净化处理待达标排放要求后排放至受纳水体;通过本发明的脱水方法中的多级处理能够整体加快污染底泥的脱水速度,提高污染底泥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69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21161.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质高原河湖生态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S1,有机基质预处理;S2,配制无土质填充料:将无机基质、保水剂、步骤S1预处理后的有机基质、生物质肥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30%、4%~10%、40%~60%和13%~20%;将占所述混合物总质量0.05%~0.08%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体积比1:1000的比例稀释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所述述混合物中,得到无土质填充料;S3,制作保水层;S4,制备无土质高原河湖生态修复材料。制备的修复材料具备良好的可降解性和抗拉性,整体抗冲刷能力强、成本低,实现了高原河湖区域的快速生态修复。
-
-
-
-
-
-
-
-
-